農村職校視頻制作教學創新探討
時間:2022-08-24 05:00:34
導語:農村職校視頻制作教學創新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農村職校電子商務專業和計算機應用專業的視頻制作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農村區域特點、專業的特點和學生的特性,融合地方特色項目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當地優質資源,就地取材,讓教學更具地方特色和真實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項目實踐內容,增強技能,優化學習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有效服務農村電子商務和區域“三農”。
在農村職校電子商務專業和計算機應用專業的視頻制作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傳統教學模式,課堂教學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夠濃厚;沒能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教學資源,很少有企業真實項目融入項目教學法,影響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迫切需要不斷研究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知識和掌握技能,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1農村職校視頻制作融合地方特色項目教學法的必然性
1.1嚴格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新時代職業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人才培養必須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在黨的報告中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1];對職業教育指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農村職業學校肩負著為區域培養人才的重擔,為地方各行業培養各種技術人才。橫縣職業教育中心位于廣西南寧市橫縣的縣城,屬于農村中職學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的重要責任。為“三農”服務,深化校企合作,主動適應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需要[2]。1.2地方特色產業鏈需要大量視頻制作人才。橫縣,沃野千里,物產豐富,享有“中國茉莉之鄉”“世界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生產中心”“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美譽。地方政府已經培育了一批茉莉花(茶)研發生產企業,品類十分豐富。地方政府正在大力推介茉莉花產業文化和電子商務,利用創新媒體宣傳方式,擴大傳播,大力推進農文旅和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必然需要大量視頻制作技術人才去制作視頻作品,才能完成推廣宣傳工作,才能有利于服務地方特色產業[3]。1.3把地方特色資源融入教學,有效促進農村職校視頻制作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在項目教學法當中,橫縣職業教育中心通過校企深度合作,把企業真實項目引入電子商務專業短視頻制作和計算機應用專業影視后期制作的課堂教學中,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當地“茉莉花”特色的企業項目。在瀏覽素材與視頻編輯時,展現在眼前的都是一朵朵美麗的茉莉花、豐富的茉莉花產品和許多當地熟悉的場面,學生覺得倍感親切,容易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高尚情操,提升了自身的茉莉情懷。容易增強學生對視頻作品的制作欲望和創作靈感,促進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項目教學法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有助于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例如:茉莉花茶的加工與制作項目(視頻制作),先由學校專業教師與企業進行前期溝通,了解視頻作品制作要求,并拿到相關視頻素材資源,然后把后期制作項目用于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項目的形式交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小組工作方式,按照影視行業實際工作的流程,最終完成視頻作品。在項目實踐中,人人參與活動,掌握電子商務專業短視頻制作或計算機應用專業影視后期制作的選材、剪輯、片頭、特效、配音、字幕、包裝、出片等知識和技能。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等。學生自己從中體驗創新的艱辛,感受親自完成視頻作品的喜悅。因此,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資源,引入真實企業項目,使得項目教學法得到進一步創新與實踐,提高了學生操作技能,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4]。
2農村職校視頻制作項目教學法應用的現狀
2.1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的影響。在農村職校視頻制作教學中,不少教師是按課本知識授課,實踐項目比較少,存在“紙上談兵”的教法,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導致教師上課沒有吸引力,學生學習枯燥無味。因此,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模式,采用科學合理的創新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項目教學中,應該讓學生了解社會,充分利用當地實際項目融入教學,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覺得知識和技能“有用”,以達到“學以致用”。因此,農村職校視頻制作教學中,教師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迫在眉睫[5]。2.2企業實踐項目的教學資源不足。在農村職校視頻制作教學中,存在項目教學資源不足現象,教學過程中通常就利用課本的案例素材作為操作練習,企業實踐項目較少或沒有,學生實踐機會少。有時由教師在網絡下載一些資源來充當項目教學,但目標不夠明確,與企業項目關系脫節,從教學方法上還是很接近任務驅動法。這樣學生就無法將所學知識技能應用到視頻制作實際工作中,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因此,學校應該充分利用區域優勢,多與當地企業深度合作,把大量真實項目投放到教學,充分發揮項目教學法的優勢,讓學生多參與企業項目實踐,提升學生的綜合技能。2.3師資素質跟不上。農村職校視頻制作項目教學法中,要求老師有一定的企業項目實踐經驗,要具有真正“雙師型”的素質,既有豐厚的理論基礎,又有一定的實踐技能。因為教師在項目教學法中不只是幫學生解答疑難,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和知識,主動去解決問題和探尋知識,指導學生正確的實踐操作。但是,在目前的農村職校還非常缺乏這樣素質的教師。在農村職校視頻制作教師隊伍中,大部分是“從大門到大門,從書本到書本”的過程,參與企業崗位實踐的經歷太少,從事視頻制作行業實踐工作經驗明顯不足。因此,視頻制作專業教師也必須參與企業項目實踐活動,明白“一桶水與一滴水”的關系,不斷學習,提升視頻制作技能和企業實踐能力,提高自身的素養與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3農村中職視頻制作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對策
3.1通過真實企業項目教學法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項目教學法是以發展學生職業能力為本位,以相關職業崗位及職業任務為導向的先進教育方式,是新時代職業教育中常用的一種實踐教學方法[6]。在視頻制作項目教學法中,把地方特色企業項目當作課堂教學資源。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合作,在做中學,學中做,共同對視頻項目進行規劃、探討和實踐。教師適當給學生介紹企業文化、理念、制度和操作規程等,教師對項目實施起到指導和監控的作用,使得項目順利開展。實踐證明,項目教學法能有效建立課堂教學與社會的聯系,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的學習有針對性,提前適應社會職業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3.2構建地方特色項目教學資源庫。在農村中職視頻制作教學中,如果只靠教師講解課本里的理論知識,只利用課本素材進行操作練習,學生實踐操作機會比較少,與實際的企業崗位脫離,知識和技能無法得到進一步拓展,技能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不夠強。因此,學校應該與企業深度合作,構建地方特色項目教學資源庫,為項目教學法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更加了解社會和當地企業需求,幫助區域培養視頻制作人才,讓教育更加有效地為“三農”服務。
4結語
在農村職校項目教學法中,還需要大量的企業項目,增加真實項目實踐,提高學生視頻制作技術和綜合實踐能力。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研究教學方法和創新教學手段,從而適應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
[2]吳健.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成就、問題及改革路徑——基于報告的解讀[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9(1):55-62.
[3]呂昕,張月云.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的高職教學資源信息化建設[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80-82.
[4]倪珺.基于分層合作模式的項目教學法初探——以中職影視后期制作課程為例[J].科技展望,2017(7):184-185.
[5]魏煒,覃家飛,李程程.項目教學法在我國教學中應用研究現狀[J].大眾科技,2018(3):95-96+62.
[6]喻馨.項目教學法在數字影視后期制作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智庫時代,2019(7):278+298.
作者:楊漢壽 單位:橫縣職業教育中心
- 上一篇:淺談高職院校生態課堂的構建
- 下一篇:課程思政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