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學實踐研究
時間:2022-07-23 11:23:14
導語:中職教學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交互平臺的建立,為中職教育教學創造良好交流環境,為師生多向教學交流創造良好條件。中職學生具有使用網絡交互的主動意識和物質條件,只要我們給出正確的引導,為廣大師生搭建適宜交互平臺,勢必能夠為學校教育教學帶來重要成長契機。學校組織構建同學科、跨學科交互平臺,可以為更多師生帶來交流便利,也能夠極大提升教學交流品質,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成長。
一、師師互動,促進學科多向交流
中職教學有自身特點,同學科教師需要展開集體備課,跨學科教師需要展開多向互動,及時交流教育信息,對網絡互動的需求是顯而易見的。1.同學科備課互動。同學科教師集體備課時,需要信息共享,統一教材、統一教法、統一進度,傳統教學操作需要學科負責人召集大家一起研究,有了網絡交互平臺之后,教師集體備課可以利用交互平臺展開。教師利用網絡搜索引擎,查找教材、教案、視頻、實驗等信息,并展開專業交流,可以極大提升備課效果。如果能夠做到分工明確,教師分頭整合教學資源,其信息獲取量會更為巨大。同學科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交互平臺交流教育教學心得,以及教法學法探究,通過交流教學經驗,也能夠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網絡信息交互平臺可以為教師提供豐富信息資源,如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材料,都能夠為教師提供備課支持。借助特定的軟件技術,也可以為學生創設“虛擬教室”,將語音、視頻、幻燈、白板等信息技術設備功能進行合理整合,延伸課堂教學長度,拓展學生學習思維。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多前沿理念,對促進教學成長也有特殊促進意義。2.跨學科多點交流。不同學科教師也需要有一些交流,利用網絡交互平臺展開多向討論,符合中職教育教學實踐需求。學校教育教學是一盤棋,每一個學科的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成為其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在教育教學中展開跨學科交流,對全面提升教育教學效率,塑造學生思想品德,都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跨學科交流討論內容更為廣闊,教學經驗、教學實踐、重點學生教育管理、教學實驗、教育理論、教科研等,都能夠產生交流契機。跨學科教學交流成為常態需求,不同學科教師需要相互借鑒和學習。學校每學年都要組織多種教育教學活動,有些活動是跨學科的,在組織、操作、執行過程中,教師之前需要更多的交流。學校教科研活動啟動后,教師更需要展開多向交流互動,對教研課題、教學實踐、實驗操作、案例分析等進行處置時,要集合集體智慧才能給出更科學預案。跨學科交流越來越迫切,網絡交互平臺應用就會越來越廣泛,學校有意識組織教師展開跨學科交流,可以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帶來豐富教育成果。
二、師生互動,提升翻轉課堂品質
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有互動,在課下也需要互動,借助網絡交互平臺展開交流,成為自然選項。特別是翻轉課堂的正式啟動,為師生互動創造良好契機。1.創建學科交互平臺。同學科教學交流可以分為兩個階段:課堂教學交流和課文互動交流。課堂教學交流時,教師口語利用網絡媒體,通過多媒體和白板信息技術展開,也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教室進行操作,特別是網絡信息技術教室的實際運用,為學科教學創造良好交互條件。學生一手一機,因為都能夠鏈接網絡,自然可以展開人機對話、師生一對一和一對多的互動。而課外網絡交互,則需要利用網絡交互平臺展開,學生利用智能手機展開師生互動,教師為學生設計學習研究任務,或者是展開翻轉課堂教學,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進行多重學習交流。課堂教學是中職教育的主渠道,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介入,為教師教學創造更多選項,也為學生學習帶來全新感知。如何科學利用信息教學資源,最大限度提升教學效率,應該引起我們的廣泛關注。因為有了網絡交互平臺,師生互動更為頻繁,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缺陷,教與學達成更多契合,對全面打造高效課堂發揮重要助力作用。2.啟動翻轉課堂程序。翻轉課堂是網絡信息技術成熟運用的產物,已經成為現代教育教學的重要選擇手段。所謂翻轉課堂,是指教師利用微視頻傳遞方式,給學生針對性講解某一教學知識,學生利用網絡終端觀看微視頻,進而掌握相關學理的一種教學互動形式。中職各個專業教學中,教師不可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不妨利用微視頻進行課外教學操作,教師將微視頻投放到學科交互平臺,學生觀察微視頻展開學習,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效果。翻轉課堂教學讓教學隨時隨地發生,這自然受到師生的青睞和歡迎。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如何有機結合,這是現代中職教育教學面臨的重要課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滲透,全面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成為發展大勢。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最佳結合方式,無疑就是網絡信息交互平臺的正式啟動,這樣可以發揮網絡教學的最大功能,拓寬學生學習視野,提升了教學效度。
三、生生互動,塑造學科核心素養
中職學生運用網絡交互平臺早已成為生活常態,學校針對性創建學習交互平臺,給學生互動創造機會,自然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研究主動性。1.創新研究學習環境。網絡交互平臺為教學提供交流便利,同樣也能夠為學生學習交流創造條件。學生平時網絡交流大多利用QQ、微信等公共交互平臺,其隨意性特征非常明顯,如果我們能夠為學生提供專業學習交流平臺,可以有力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因為專業學習交流平臺具有學術性、專業性,這個定位屬性本身就是一種學習促進,學生進入這個平臺,自然能夠感受到濃濃的研究學習味道,接受學習感染成為可能。如果教師能夠適時加入其中,與學生展開互動交流,對學生學習成長會帶來更多動力支持。教學互動核心是學生,網絡交互平臺的順利構建,突破了課堂教學的現實束縛,拓展了學習時空。如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已經成為當下課堂教學的首選形式,而在課外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能夠運用網絡交互平臺,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機會,讓學生以網絡平臺展開專業研究,其可行性更高,操作效果更值得期待。2.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中職學生大多有獨立的愛好和追求,網絡交互平臺可以為興趣志向相投的學生提供交流機會,讓其形成學習成長團隊,這無疑是積極而富有正能量的事情。在專業色彩濃重的交互平臺上展開學習交流,對個性追求的學生來說是難得機遇。如果能夠吸引專業教師和相關技術人才的關注,其交互活動會更有價值,對學生專業支持也會更有力。學生大多有自主學習的愿望,對有專業愛好的學生來說,網絡交互平臺的順利啟動,對學生形成的專業支持會更為強大。
中職學生思想趨于成熟,其自控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利用網絡交互平臺展開學術交流,其理性學習屬性更加突出。如果能夠接觸到高端專業人士,這對學生形成的學習幫助會更為顯著。網絡交互已經成為中職學生日常生活常態需求,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將網絡交互平臺引入中職教學,已經成為歷史發展大勢。微課教學、翻轉課堂、多媒體展示、白板互動等,都屬于網絡信息技術教學應用,其互動性特征更為突出,我們要從教學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網絡互動運用特點,為師生提供更多網絡互動機會,自然能夠有效提升學科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沈立心:網絡互動教學在職業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4年第17期.
[2]熊少云:基于網絡課堂互動教學模型的探究[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年第4期.
[3]李紅艷:基于開放式網絡互動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通訊世界,2015年第5期.
作者:游靜 楊海波 單位:浙江省東陽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中職護理職業能力提升研究
- 下一篇:中職經濟法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