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安全教育論文

時間:2022-01-11 08:47:05

導語:護理安全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安全教育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該院神經內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的患者110例,男59例,女51例;年齡38~79歲,平均(50.3±6.1)歲;疾病類型:腦梗死57例,腦出血23例,腦供血不足15例,帕金森病8例,中樞神經系統感染7例;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21例,大專14例,高中及中專26例,初中27例,小學及以下22例。納入標準:①無意識障礙,理解能力正常;②生命體征穩定;③患者及家屬均對該研究知情;④排除伴有精神疾病、重要臟器功能嚴重不全患者。隨機抽取55例作為對照組,另55例作為觀察組,兩組患者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包含評估安全因素、健康教育、遵醫囑服藥等。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患者加用強化安全教育,具體措施如下。1.2.1評估危險因素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立即評估患者存在的威脅其安全的相關因素,按照評估結果將患者分類,將具有相同危險因素的患者歸為一類,針對其危險因素實施強化安全教育。1.2.2實施強化安全教育措施①行動不便患者:對患者跌倒危險程度做出評估,依據評估結果,給予患者個體化的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到自身存在的跌倒風險,并講解自我防范的方法,增強其防范意識及能力;將扶手設置在高風險地段,如廁所、走廊、病室,并鋪設防滑墊,障礙物及時清理,嚴格按照規定擺放物品,清掃地面后,保證地面上不存在水漬,預防患者滑倒;設計醒目標識,放置在各個危險地段中,起到提示患者的作用[1]。②躁動不安患者:夜間時,要安裝上床欄,避免患者發生墜床,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約束帶使用的意義,提升其依從性,并將正確使用約束帶的方法講解給患者家屬,必要時,制動肢體,預防不安全事件的發生;患者前往檢查或轉運時,防護措施積極做好,對患者行為密切觀察。③感知障礙患者:護理人員要預防發生燙傷,將熱水袋正確使用方法詳細的講解給患者及家屬,并囑咐患者家屬準確掌握熱水袋溫度,避免燙傷患者,在較為安全的地方統一放置熱水壺[2]。④認知障礙患者:腕帶必須佩帶,將患者姓名、聯系方式等準確的標記在腕帶上,以備患者走失時使用,告知患者家屬陪護要24h不間斷進行,必要時,可告知護士陪伴,避免患者單獨相處[3]。⑤感覺運動障礙患者:要加強營養供給,積極開展飲食指導,將強化營養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增加患者的認識,提升患者飲食依從性;囑咐咐患者及家屬定時翻身,避免長期壓迫同一部位造成壓瘡,護理人員將正確的翻身方法、適當的翻身間隔時間詳細地講解給患者家屬,便于其實施。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情況,包含跌倒、墜床、燙傷、走失、壓瘡;利用自制問卷調查患者安全知識的掌握情況,總分100分,分數越高,安全知識掌握程度越高;患者出院前,利用自制問卷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包含服務態度、健康教育、護理操作、安全管理4項,每項100分,分數越高,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越好。1.4統計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統計分析,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利用t檢驗,[n(%)]表示計數資料,利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情況比較實施強化安全教育后,觀察組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安全知識評分、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安全知識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與其他臨床科室相比,神經內科患者具有較強的特殊性,多數患者腦組織器官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降低其理解能力、判斷能力及注意力,再加上多方面障礙的存在,導致患者住院期間較易發生不安全事件,如跌倒、墜床、燙傷等,降低住院安全,影響患者的康復[4]。神經內科護理安全管理中實施強化安全教育后,優勢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5-6]:①促進患者及家屬安全意識的增強,盡管護理管理活動的實施者為護理人員,但也需要患者參與其中,通過積極的配合與支持,保證管理措施順利的實施,如果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缺乏正確的疾病認知,會導致不良心理的出現;住院期間,患者依從性會受到自身疾病認知情況、家屬及社會支持情況等因素的直接影響,若依從性較差,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風險提高;患者入院后,危險因素評估工作立即開展,并根據具體的危險因素實施安全教育,強化與患者及家屬的交流、溝通,讓患者及家屬對安全隱患形成全面的認知,增強其安全意識,進而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安全管理。②提高患者及家屬安全防范能力,縮短住院時間,在安全教育作用下,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增多,使患者及家屬進一步了解安全防范措施,明確目標,突出重點,更易于掌握安全知識,提升患者及家屬的防范能力,保證患者安全,減少不安全事件的發生,促進患者康復速度的加快,縮短住院時間,減少治療費用,提高患者及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程度。③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安全教育內容中包含患者居家時的自我管理方法,使患者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并在居家康復護理時良好的應用,促進康復效果的提升,同時,患者家屬可掌握正確的照護方法,進一步的增強康復效果,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該研究結果顯示,神經內科護理安全管理中應用強化安全教育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安全知識評分與護理滿意度評分則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7]。

綜上所述,神經內科患者護理安全管理中應用強化安全教育后,有利于增強護理人員、患者及家屬的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防范效果,減少不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患者住院安全,促使患者盡早康復出院,提升其生活質量,并提高患者及家屬都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參考文獻]

[1]武婷,吳桂蓮.神經內科患者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對策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3(4):101-102.

[2]王林青.護理風險評估與干預管理對神經內科患者的影響[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2(13):50-51.

[3]劉莉.綜合護理對神經內科老年病人跌倒的干預作用[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5(1):161-162.

[4]顧麗芳.安全管理在神經內科優質護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1(20):121-122.

[5]邱文莉,宋潤珞,王蕭逸,等.風險管理提高神經內科監護病房安全質量[J].護理學雜志,2014,18(23):20-22.

[6]楊洋.神經內科患者住院期間常見的安全問題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4,22(28):338-339.

[7]倪斐琳,祝亞男.6S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中醫急癥,2014,16(4):778-779.

作者:李芳 單位:保定市第二中心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