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思考

時間:2022-02-26 02:46:10

導語: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思考

1要抓好常規(guī)教育,這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關鍵

《綱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規(guī),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要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一個班級如果沒有良好的常規(guī),幼兒就無法形成良好的習慣,這也直接會影響教師的管理工作。小班幼兒剛入園時,面對陌生的一切,難免會產生種種不適。這時候教師首先要努力創(chuàng)設溫馨愉悅家庭式的班級氛圍,用一顆愛心去呵護幼兒,用心營造一個“愛”的環(huán)境。通過游戲、親密的肢體接觸等方式,讓孩子走近老師,親近老師,感受到老師的愛,從而使他們慢慢融入集體生活。當孩子適應園內生活后,教師就要著手開始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guī)。從幼兒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從細小處開始,從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培養(yǎng)幼兒各種良好的習慣,如衛(wèi)生習慣、學習習慣、在園的生活習慣、集體規(guī)則意識等。如學習禮貌用語,增強文明意識;學習按要求找到自己的物品;活動、游戲時有秩序地排隊,不推不擠等,在班級能有秩序地洗手、喝水、如廁;培養(yǎng)良好的進餐、睡眠習慣,不灑飯粒,不浪費糧食;午睡時學習穿脫衣服,疊好擺放好;活動后能自己收拾好玩具及其他用品等。進行常規(guī)教育要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豐富多樣的形式來進行。如以兒歌來引導幼兒遵守活動的規(guī)則,以聽音樂的方式來開始或結束活動,以餐前故事來教育幼兒不亂灑飯粒,不浪費糧食,以貼小花的形式來激勵幼兒遵守常規(guī),在幼兒游戲中融入常規(guī)教育等等。總之,要根據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的內容,有內容、有計劃的開展常規(guī)各項管理工作。

2班級教師之間要快樂、和諧,齊心協(xié)力管理班級

班級教師之間的關系是否順暢、和諧是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直接關系到班級工作的好壞。而建立一個祥和快樂的班集體則需要班級三位老師通力協(xié)作。在平時的工作中,三位老師要利用碎片時間多溝通、交流,哪個幼兒最近又出現什么問題和狀況,誰又進步了,誰這兩天情緒怎么不對了,班級工作中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等。這樣的交流既有利于教師之間的關系融洽,又有利于幼兒教育與班級管理。主班教師在處理班級工作時應多與其他老師商量,聽從有益的建議和好的做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把別人的成功經驗運用到教育活動中去,和孩子共同成長,共同進步。我們幼兒園配備的是兩教一保,三位教師是班級一切事務的承擔者,所以教師之間要做到“小分工,大合作”。即既要分工,又要配合,有序地承擔起自己的一份責任。無論在哪一個活動環(huán)節(jié),各司其責,配合默契,才能形成一定的秩序,避免不必要的繁亂而導致班級管理工作的無序。而在平時工作中,三位教師團結、有愛,互相學習,彼此尊重的工作態(tài)度也會感染幼兒。3歲的孩子正處在行為模仿期,他們耳濡目染也會做個謙虛、好學,互相尊重的孩子,在溫馨和諧的班集體中快樂地生活學習。

3家長理解支持與配合,這是做好班級工作的保障

家長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想要管理好本班幼兒,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幫助。開學初我們確定了班級管理中家園結合的幾點方法:轉變家長觀念、行為,引導家長參與管理;提高家長教育方法,向家長宣傳教育目標,以便形成家園教育合力。小班幼兒年齡小,不太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與家長的溝通顯得十分重要,我們利用點滴時間與家長交流,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育目標。通過召開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園內生活,教育活動安排,家園合作的重要性等。我園地處農村,留守兒童比較多,遠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媽媽們與留守在園內的孩子互相思念。我們感同身受,建立微信群,把所有在外地的家長拉到群里,及時班級動態(tài),把寶貝們在園的生活圖片、活動視頻、手工作品及時上傳,我們還設置一個專門的區(qū)域“我和爸爸媽媽打電話”,在這里寶貝們能一機會和爸爸媽媽視頻,講話,這種情感上的支持法得到家長們的認同。他們非常支持我們的班級工作,有些年紀大的爺爺奶奶的工作都是由年輕的爸爸媽媽來做的,為此,保證了我們班級管理的順利進行。通過這些做法,我們認識到,只有家長親自參與,才能促使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也只有這樣,才能把班級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每當我們把在園的一些要求發(fā)到群里時,家長們都會積極參與。如我們布置區(qū)域活動時,需要家長自己利用廢舊材料做一些時裝放在表演區(qū)。任務一發(fā)出去,家長們立即行動起來,不出兩天,一件件漂亮、時尚的時裝就帶到了幼兒園,做工精細,看得出是用心一針針縫補起來的,令我們非常感動。我們還經常指導家長,應順應孩子的發(fā)展變化,滿足孩子的獨立要求,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試,去做,家長只是在一邊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讓孩子慢慢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學習技能。孩子的能力就這樣在動手的過程中慢慢獲得了。看到孩子的進步,家長看也由衷地感到高興。慢慢地家長放手讓孩子干的事更多了,孩子們也變得禮貌、乖巧。吃飯時主動搬凳子,長輩下班回來主動幫忙拿東西,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吃一口,累了給爺爺奶奶捶捶背。家里的新玩具、故事書也樂意帶到幼兒園與小伙伴一同分享……一些良好的品質習慣漸漸養(yǎng)成。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需要我們教師的智慧引領。做好小班班級管理工作絕非一日之功,我們一線教師要在《綱要》和《指南》指導下,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班級管理新思路,爭取把班級管理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作者:周紅利 單位:江蘇省盱眙縣鐵佛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