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院校班級管理模式探析

時間:2022-08-13 09:11:35

導語:中醫藥院校班級管理模式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藥院校班級管理模式探析

1.“易班”平臺的獨特優勢與功能

1.1有助于開放、平等交互模式的構建。學校師生可以在易班平臺上有效的互動,教師或者學生可以進行帖子的發表、博客的撰寫、話題的發表、群組討論等,實現彼此之間的信息交互,通過這樣的交流模式,師生能自由發表自身見解與意見,通過虛擬班級社區平臺,實現班級管理的開放性、民主性。通過易班平臺,師生之間信息的公開化程度逐漸拓展,班級成員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管理,而是自主地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重視班級管理中,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參與度,便捷、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思想,新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有助于學生主人翁意識的培養,實現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達到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1.2有助于擴大平臺的信息容量。“易班”是一種新媒體平臺,其主要集合了博客、論壇、相冊以及網盤等眾多教育信息,結合多種社交平臺的服務功能,逐漸成為高等中醫藥院校師生溝通與交流的專屬陣地。還有,“易班”平臺能結合學校師生的實際需求,進一步開辟學生學習的資料庫,這樣一來師生能對學習資料進行有效地存儲與共享。對于學生來說,“易班”平臺能提供大量的網絡存儲空間,拓寬學生的學習路徑,教師則在易班平臺上海量公告,教師與學生都能在易班平臺上上傳豐富的學習資料。高等中醫藥院校能利用易班平臺,展示學校或者班級的活動照片,在易班平臺上建立出特色的班級空間,讓學生、學生家長等能瀏覽學校豐富的活動。1.3有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高等中醫藥院校開展傳統班會與班級活動,實際班級管理形式給師生提供互動機會是有限的,通過傳統班會與班級活動,師生之間感情交流機會比較少,由此班級感情建立也是很大局限性的。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學生是不愿意主動與老師進行交流,彼此之間存在著一定鴻溝,嚴重影響了學校教育教學情況。通過“易班”平臺,師生、生生之間能得到更大的交流平臺,加上易班比較穩定的班級結構以及完善的實名認證過程,可以讓教師在班級管理中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教師與學生在易班平臺上本身就是平等的,這也有有助于良好師生關系與生生關系的構建,緩解了師生僵化的關系。

2.基于“易班”平臺的高等中醫藥院校班級管理模式的創新策略

2.1發揮易班平臺優勢,組織開展班級集體活動。高等中醫藥院校班級管理中,一般一個輔導員要負責兩個以上的班級,在班級集體活動組織之前,老師就可以利用易班平臺優勢,匯集班級學生的思想,統一成活動方案。在“易班”集體活動收集中,可以通過匿名投票的形式來進行行動方案的決定,能按照細致、全面地活動計劃逐漸推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輔導員老師可以組織開展趣味運動會,將活動方案的征集通知到易班平臺上,讓學生積極發表自身觀點,發揮學生的潛能與優勢,綜合學生的意見推出一套詳盡的實施細則。在這個歌活動期間,學生能在易班平臺上分享不同運動規則、技巧,在有效發揮易班平臺優勢的同時,還能增強班級活力,調節班級活動氛圍。2.2利用易班平臺特點,滿足師生不同交流需求。在“易班”投入使用之前,高等中醫藥院校的師生都是通過QQ、飛信以及MSN,實現師生之間有效溝通與交流。而易班平臺的信息,則更能貼近學生的生活,高校教師后臺管理工作也十分便捷。還有,易班像是一個電子教室,師生能掌握彼此聯系方式以及在線狀態等信息,融合了易班的開放性與隱蔽性,充分滿足師生之間的多種溝通需求。2.3借助易班平臺,開通心理健康教育渠道。高等中醫藥院校的班級管理借助易班平臺,開通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大學校園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有著較強的競爭性關系,復雜的人際關系,加上學生可能還面臨著一定就業壓力,學生的心理負擔也逐漸變重,因此中醫藥院校可以通過改變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開通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對學生身心健康的良性發展。高等中醫藥院校的班級管理平臺,可以建立出一定心理輔導平臺,建立出易班中的一個“私人消息”功能,讓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大的發展平臺,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有效了解與解決,發揮網絡隱蔽性、便捷性特征,及時了解學生心理問題,達到很好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易班是高等中醫藥院校班級管理模數創新的一種重要形式,其要在傳統班級管理模式基礎上,發揮出易班在班級管理中的優勢,提高易班班級管理效率,確保高等中醫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以此來保證更好地管理成效。

參考文獻:

[1]劉偉,王迅,徐光輝.“易班”網絡平臺下工科大學新生班級存在問題及管理模式構建[J].人力資源管理,2018(01):312-313.

[2]唐紅艷.運用易班進行班級管理的探索與思考[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6,31(04):103-105+108.

作者:趙樹明 單位:長春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