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教育及就業競爭力的策略研究

時間:2022-01-02 03:19:27

導語:創業教育及就業競爭力的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業教育及就業競爭力的策略研究

一、創業教育內涵及意義

開展創業教育,無論對于大學畢業生、高校教育本身還是對國家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第一,開展創業教育,更新大學生的就業和擇業觀念,是解決我國大學生就業難題的有效途徑;第二,開展創業教育,營造和諧的創業環境,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素質和創業技能;第三,開展創業教育,是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第四,開展創業教育,大力進行人力資源開發,將我國巨大的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是構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促進我國高校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二、創業教育及其提升商科學生就業競爭力的策略研究

1.加強自主創業教育,營造創業文化氛圍。高校適時開設創業教育課程(KAB)和學生創業實踐活動,系統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基本的創業技能以及正確地選擇創業項目同時,通過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的策劃,鼓勵成熟的創業計劃進行創業實踐活動,最后,高校針對創業意向進行一對一個性化輔導、開業跟蹤扶持、過程輔導和政府、社會扶持等一條龍服務,解決創業過程中的相關難題,提高自主創業的成功率。同時,要大力營造創業文化氛圍。創業文化是指敢于開創事業的思想意識以及相應的價值觀念和鼓勵創業的社會心理的總和。要依托學生社團建設,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把創業教育和社團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構建以社團組織及其成員為“磁場中心”,帶動和輻射學生創業教育的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三線培養”。“五點運作”的學生社團模式。“三線培養”是形成學校、教學系、學生三個層面相結合的社團結構模式。學校制定指導性的政策和管理規章,形成整體上的社團活動規劃,開展高層次的素質教育活動;系組建特色社團組織,重基礎、強素質、提能力.開展有專業特點的活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與興趣愛好相同或相近的同學的交流進行知識傳遞和能力提高。“五點運作”是形成以校園文化為內核。活動基地為舞臺,社團活動為載體,信息化建設為手段,能力提高為目標的社團運作模式。高校實施創業教育,應重視創業文化的培育,營造濃厚的創業文化氛圍。

2.注重創新觀念引導。在加強自主創業教育的同時要注重創新觀念的引導,因此要實現教育觀念的三大轉變:一是轉變傳統的因襲式傳習教育觀,改革以教師、課堂、教材“三中心”為基本特征的培養善于守業而缺乏創業精神的不利于創造性人才培養的因素,注重學生獨立思維和強烈的創造意識的培養.突出人才素質構成的創造性元素;二是轉變培養“專家型”人才的教育觀,調整專業設置,改革課程結構,實行學分制、雙專業制等,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和能力結構,增強學生適應性和競爭力,突出素質教育對人才的綜合性需求;三是轉變“知行分離”的教育觀,重視教育的實踐性,強化學生動手能力,推動產、學、研相結合,突出人才素質培養的實踐性環節。

3.創新就業指導課形式,幫助畢業生成功就業。創新就業指導課形式,形成商科成功學長案例教學、考研輔導、職業規劃、就業指導及技能培訓的一體化就業指導課程內容,應深入開展創業教育理論研究,建設創業型師資隊伍。深入開展創業教育理論研究,并注重對創業教育實踐進行總結,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的理論體系來指導創業實踐;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鼓勵支持教師通過創業體驗,或通過定期參加創業組織、創業協會的活動以及同企業家交流創業經驗,獲取創業教育鮮活材料和信息,培養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經驗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要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讓學生接受全方位的知識、技能、素質培訓。還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特點,一個一個幫助同學解決就業問題。使就業指導課教學更多地貼近企業,貼近行業,進入市場,真正幫助畢業生成功就業。

4.實行精英校友收徒計劃。通過每年一次聘學校已畢業的、在各個各業有一定成就的商科精英校友為實踐導師,以一年為限,對學生的課外實踐進行指導。內容包括現場面試、對話高層、職業培訓、參觀學習、就業推薦、綜合鑒定等方面。通過這樣豐富的內容,加強校友與在校生之間的互動,通過校友的指導與幫助,提升優秀大學生的實踐能力。5.加強校企合作,嘗試高校和企業聯合辦學。高校可以為商科畢業生與用人單位搭建交流平臺,將實踐教學納入學院人才培養整體體系中,可以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建立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強化實踐教學環節;也可以通過校辦產業、研究所、科技開發公司等途徑籌集資金,建立創業基金會、創業協會等組織機構,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場所。實行專兼職教師互動、實踐教學學分認證、菜單式課程結構、案例教學和直接面對真實問題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配套與之相適應的創新型應用人才管理與指導制度,努力培養面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基礎能力,核心能力,專業能力和環境能力”的創新型人才。

三、結語

現代社會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大學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從而衍生出“大學生就業難”這一短時間內無法避免的難題。開展創業教育,進行系統全面的大學生就業指導,提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是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有力舉措。同時,開展創業教育能夠培養符合國家戰略需要、具有國際視野、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新型創業人才,對于提高國家軟實力、增強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作者:王怡欣工作單位:西交利物浦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