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創業教育改革論文

時間:2022-06-08 09:45:39

導語:高職創業教育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創業教育改革論文

[摘要]國內一些高職院校在創業教育探索中,發展課程替代模式并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成效。本文在對課程替代模式發展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從課程體系、教學方式、評價方式三個方面對其改革舉措進行探討,再從學生參與創業活動的積極性、實踐中的可操作性、考核時的可量化性三個維度分析其內在優勢,以期對高職院校發展創業教育提供啟示意義。

[關鍵詞]高職;創業教育;課程替代;創業能力

在開展創業教育時,一些院校對學生創業成果進行認定,并將學生的創業業績進行課程替代。在課程替代的產業教育模式下,一些高職院校在創業教育方面采取積極的探索,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成效。

一、課程替代的發展

根據已有相關資料,最早提出課程替代的院校為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該校在2005年電商創業發展初期,就有學生在電商平臺上進行各種創業嘗試。在實踐活動中,一些學生在創業上取得較好成績,能以創業人才(學生老板)的身份畢業,但由于其忙于創業實踐活動,正常的教學活動會受到干擾,而成為創業表現優秀、學業表現不佳的“另類學生”。雖然這類學生不但能解決自身就業,還能解決社會就業問題,社會對其評價頗高;但在校內卻面臨著因掛科,而不能畢業的處境。隨著創業實踐活動不斷深入,創業表現優異、完成學業存在一定困難,成為校園創業學生的一種常態現象。高校與社會對創業學生的評價出現難以協調的雙重標準時,如何對創業學生進行合理評價,成為影響創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對創業學生進行充分調研后,該校提出“創業業績可替代課程學分”的教育理念,在評價學生學業時,創業業績成為評價學業的另一個標準。為深化創業教育開展,該校隨后還開出了創業班,在創業班,學生學業評價的一個主要標準是創業業績;而在非創業班,學生的創業業績也能申請替代課程學分。在課程替代導向下,該校創業實踐取得了較好成效,其在校學生創業率、畢業生創業率、學生創業成功率、校園創業氛圍、培養的創業人才(學生老板)等均位居全國高職院校前列。在該校的帶動下,潮汕職業技術學院、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等十余所高職院校也以課程替代來推動創業教育的發展。雖然各校在課程替代上的具體舉措不同,但其核心理念均為“創業業績可替代課程學分”。在各高職院校的實踐過程中,課程替代也逐漸完善。

二、課程替代的改革舉措

(一)課程體系上,從預設性課程到形成性課程轉變。當前教育體系下,高校大多數課程基本上都在學期之初就安排好,具有一整套完整的授課計劃,在哪個階段上什么課程都有明確規定,且通常情況下不會作修改。但在課程替念下,課程體系相對較靈活,會根據學生實際創業需求作相應的調整。課程改革與建設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課程開發的理念應該是基于生成性的課程理念,而不是預設性的課程理念。在生成性課程理念下,課程替代更強調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更強調課程的開放性、體驗性和生成性。(二)教學方式上,從校內封閉性向校外開放性轉變傳統的課程教學其主體特征是封閉性,大多在課程內完成所有教學過程。課程替代的教學是開放性的,鼓勵學生從事各種形式的創業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充分了解市場、融入市場,取得較好的實踐成效。課程安排上,不局限于理論課程。若理論教學只是為強化學生的應試能力做準備,則其對學生所起作用非常局限。作為一種新型教育理念,課程替代強調隱性知識,注重實踐教學,倡導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三)評價方式上,從單一性評價向多元化評價轉變。課程替代將創業視為學生學業評價的一部分,提出“創業業績是學生評價體系一部分”的教育理念,創業學生可申請創業業績來替代課程學分。在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課程替代初期,淘寶信譽可用來替代課程學分。與傳統的教學注重理論學習不同,課程替代鼓勵對創業學生施行“業績評價導向”,這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創業實踐與學業學習間的矛盾。從評價維度而言,課程替代評價體系除理論教學外,還綜合考慮學生創業情況。在各試點院校的探索下,課程替代取得了進一步發展與完善。在課程替代初始階段,學生淘寶信譽是課程替代的主要標準,隨后,各大電商平臺的創業業績均被納入評價體系,開始由單一的淘寶信譽認定方式發展到多電商平臺的營業額與利潤等多元認定。

三、課程替代的內在優勢

(一)“以生為本”。理念調動學生參與創業活動的積極性課程替代充分考慮了高職學生不擅長應試教育的特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具有可行性。課程替代鼓勵學生投身創業實踐,極大地調動了高職學生創業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由從前的散漫無序到如今的忙碌充實,實現了學生的被動就業到主動創業。課程替代肯定大學生創業行為,讓其“名正言順”。目前,很多高校的管理制度不是在點燃學生創業熱情,而是在打壓大學生的創業激情,高校甚至有時成為創業者的絆腳石。不參與創業實踐,學生的創業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培養;“模擬”的創業實踐教學有其局限性,高職創業教育要產生實際成效,必須鼓勵大學生從事“實戰性”的創業實踐。課程替代模式下,學生參與創業實踐積極性得以加強。在采用課程替代的某高校,學生參與創業實踐比例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根據課題組調研,某試點院校首先在某專業采用課程替代后,該專業約有30%的同學主動積極參與創業實踐活動。該校隨后在全校范圍內推出課程替代,全校學生踴躍參與創業實踐活動。在課程替代模式下,學生的創業意愿被激發,能主動參與創業。課程替代模式下,高職學生內部動機得以提升;在創業實踐中獲取的物質財富則進一步提升學生參與創業實踐的外部動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創業的積極性,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業能力。(二)“創學結合”。模式在高職創業教育實踐中具有可操作性在當前的高等教育制度下,學業與創業兩者存在難以協調的矛盾。隨著時展,學業的涵義和方式已發生變化,學習知識不一定要在課堂內、在教室里才能進行。創業是創辦和經營企業的“實戰”,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實習實訓,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在實際操作層面,開設過多的理論課程,實踐教學地位勢必會被削弱。在學業考核上,課程替代以“業績評價導向”來評價學生,緩解了創業學生在學業上的困擾。除理論學習之外,課程替代綜合考慮學生的創業情況。創業需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課程替代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有足夠時間去從事真實的創業實踐,為高職開展創業教育提供比較可行的實踐模式。(三)“業績導向”。考核使創業教育成效在實際教學中能被考核當前,大多數創業教育在目標中都表達模糊,成效難以量化。根據對國內十余所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人才培養計劃分析顯示,大多數高校都將創業精神培養作為創業教育重要目標,但創業精神評價指標較模糊,在實際工作中難以予以衡量。課程替代以創業業績出發,將創業教育考核量化,能夠看到現實指標。課程替代改變了創業教育的評價模式,體現了一種突破。當前,創業教育普遍倡導培養創業精神與創業意識,但創業精神與創業意識卻很難予以衡量。當前,我們對學生進行考核時,主要采用理論考核,通過修滿課程學分、理論考試成績等來予以體現,課程替代嘗試認可學生在創業實踐中獲得的創業成績。創業成績如何界定,應將學生在創業中產生的經濟效益(如營業額、個人收入等)和社會效益(解決他人就業、發揮創業示范作用等)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價維度。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將創業人才培養寄希望于創業課程的開設,但只依賴于理論課程的創業教育其成效不高。開設過多的理論課程,會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沒有膽量創業,也沒有創業能力去從事創業實踐活動。因此,在課程替代模式下,教師很明確地知道自己所需教的內容,學生也明確知道自己所需學的內容,師生之間的創業教育能有一個良好的互動。創業實踐需要時間與精力,課程替代鼓勵學生去從事創業實踐活動,為高職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模式。

四、結語

根據筆者對各試點課程替代院校的創業學生群體(包括在校學生與畢業生)的調研顯示:課程替代普遍被創業學生認可,認為其能解決學業上的困擾;能采取課程替代的學生,其綜合能力較強,從統計學角度而言,這部分學生在目標規劃、時間統籌、團隊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明顯優于非創業學生。在教學模式設計上,課程替代以實踐教學作為主導,突出學生的創業成果。在管理創新上,課程替代拓寬“學習成果”外延,增強創業教育可評價性。其對當前的教學方法和考核觀念進行了突破,體現了彈性的教育思想與能力導向的教學理念,雖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成效,但其在實踐中也面臨著很多新挑戰。在一些人看來,課程替代功利化傾向嚴重,過于看重學生的創業業績;課程替代側重于結果導向的評價結果,教學的過程難以監控;課程替代只是提前將教室變成了商場,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值得關注等。為了促進創業教育發展,課程替代自身需不斷完善,以適應創業教育的發展需求。

作者:余雅晶 徐玉成 單位: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戴婷.高職創業教育“分層模式”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5(15):56-57.

[2]張婷.高職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5(6):112-113.

[3]徐玉成.高職創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18-21.

[4]王智平,李建民.大學文化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160.

[5]PolanyiM.TheStudyofMan[M].London:Routledge&KeganPaul,1957:12.

[6]席升陽.我國大學創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2007:165.

[7]肖龍海.創業教育的價值取向及實踐路徑———兼論企業家精神教育[J].教育研究,2011(4):56-59.

[8]張志達.高校創業大賽低效,原因何在[J].教育與職業,2014(6):146-147.

[9]盛莉莉.高職創業大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