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論文

時間:2022-05-22 08:40:12

導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論文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現今社會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可促進人才就業的積極主動性,進而更好地培養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使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再上一個新臺階,提高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水平,所培養出來的人才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為高校的人才培養奠定基礎,為社會帶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基于此,筆者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以期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參考。

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背景

對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國家非常重視,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與措施,如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旨在深化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促進高校學生的畢業質量和就業率,提升高校所培養人才的能力與創新思維,進而使人才全面發展,能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需求與市場的人才需求,更好地服務社會與人民。另外,在2014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總理提出,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勢態。可見,創新創業已經是大勢所趨,社會也需要擁有創新、創業的人才,高校是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基于此,高校也有責任和義務為社會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造福社會。

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在高校中都不同程度地進行了創新創業教育,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致使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只是浮于表面,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教出來的學生創新能力、創業能力不足,動手操作能力不夠強,缺乏創新創業的勇氣,教師的教學方式較單一,學生的創業動力不足,并且高校缺乏實踐的平臺,致使學生在創新創業中害怕遇到問題,一旦遇到問題創業就要終止,甚至失敗。可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完善,需要不斷地實踐和探索,進而總結經驗教訓,多方面努力,構建完善的高校創新創業體系,使人才培養更加系統、科學,人才步入社會后對人才的滿意度較高,人才也能順利就業,為社會作出貢獻。

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對策

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較普遍的問題,也是比較常見的,針對這些問題,應切實根據高校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措施,進而使學生在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的時候更能積極主動,教師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時候將更有責任感,高校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時候更加有使命感,從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使高校與人才的發展方向更加明確且有針對性。1.加強統籌協調,完善協調機制。高校對于創新創業教育應重點突出,成立專門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小組,并任命專職人員,使這項工作人員各司其職,齊抓共建,制定一系列的規章與制度,確定學校要培養的人才方向,以明確的目標更好地培養人才。另外,高校的各部門之間要相互協作、團結一心,在探索中前行,在創新中發展,緊跟社會的發展方向,加快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速度,加大力度,使創新創業教育在探索中發展,在發展中更好地前行。2.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應立足社會與市場的需求,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并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使創新創業教育融合,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創業精神,轉變過去高校培養理論型人才的觀念為需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高校可適當聽取學生與家長的意見進行特色的教育,設置多樣化的教學模塊,使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個性與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學習。3.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對培養創新創業人才非常重要,其能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學習中積累創新創業知識,進而應用到實際的創新創業中,對課程理論的學習也更加深刻,并且能聯系自身實際,在學習中進步,在進步中發展,為自身步入社會的創新創業奠定基礎。另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可促進高校單一課程模式的改革,使高校的課程設置更加符合現今人才培養的需求與方向,彰顯學校人性化的培養理念,充實高校創新創業課程的資源,開闊學生的視野,發散學生的思維,學生創新創業的氛圍將更加濃厚,創新創業勁頭更足。4.健全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體系。現今高校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體系還不夠完善,許多學生想進行創新創業卻不知道如何下手,面對問題束手無策,而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體系的構建卻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使學生在創業中切實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發散創新思維,通過實踐平臺的鍛煉能及時查漏補缺,向優秀的人看齊,進而得到更好的發展,如學校可組織一系列的創新創業大賽,使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與水平,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全方面多角度地促進高校的人才培養與發展。5.加強多方合作,有效利用社會創新創業孵化資源。高校在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過程中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與合作,以多樣化的人才培養目標為方向,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可采取定向培養的方式,讓學生在企業實習,以企業提供的實習機會為平臺,在實踐中進步。另外,高校還要借鑒國外成功的創新創業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培養國際化的創新人才,使人才的培養趨于國家化、社會化,提升學生的就業效率與就業滿意度。6.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建設。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的建設,可構建全方位為學生服務的平臺,使學生在基地中可將自己的作品從構思開發到創新發展再到最后推廣市場有一系列的過程,身體力行地進行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服務,學生可在基地中尋找到優秀的資源,進而利用這些資源拓展自己的創業空間,學校也能為社會輸送更多高質量的創新人才,使自身的創新創業教育更加富有特色,打造自己品牌,為早日成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奠定基礎。另外,高校在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基地時,可先借鑒較成熟或已經在運作的教育基地的經驗,有針對性地建設本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基地。7.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高校應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提高教師的創新教學意識,引導教師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與案例的研究,使教師加強學習的能力與創新意識,變之前傳統的教學方式為現代化的教育方式,聘請一些創業成功的人士或創新創業領域的專家到學習開展講座,或派遣教師到企業中鍛煉學習,將所講授的知識與企業學到的經驗結合,不斷探索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促進教師教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8.建設校內創新創業信息服務網絡平臺。高校校內創新創業信息服務網絡平臺的建立可以實現信息化的廣泛傳播,使學生在這個平臺上汲取更多的創業知識,加強與外界的聯系,如門戶網站的建立、微信公眾號的開通,都能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可實時獲取創業大賽的信息或創新創業的最新動向,也可以推廣自己的產品或創新理念,使創新創業的觀念深入人心,深入每位學生的學習教育中去。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現階段高校必須要做的事情,對于高校而言創新創業教育可為高校人才培養建設指明方向,使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適合社會的市場需求,進而督促高校教師加強自身創新創業知識的學習,師生間產生良好的溝通與合作,在互幫互助中發展。對于學生而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可使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在創新中發展,通過學習不同的創新知識,準確定位自己,使自己對創新創業更有信心,步入社會后能迅速適應社會,可依靠自己的力量貢獻社會、服務社會。對于教師而言,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可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模式,使教師在課程創新與科研項目研究中獲得更多的進步,使自己能更好地教書育人。

作者:李彬 單位: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