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音樂課堂如何落實創新教育
時間:2022-10-16 10:32:24
導語:淺談音樂課堂如何落實創新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小學音樂課堂落實創新教育模式,既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也符合當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給音樂課堂教學注入活力,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音樂學習中獲得成長。結合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談一談創新教育的具體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創新教育;教學方法
創新教育的核心就是提升學生的能力素質,體現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課堂教學服務,激活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保護小學生的個性特征。另外,創新教育轉變了傳統的被動式學習方法,學生能主動融入課堂,他們在開放的教學過程中擁有更多創造與探索的機會。
一、創新小學音樂教學理念
落實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目標的重要前提就是轉變觀念,在創新性教學理念的指引下,顛覆傳統音樂課堂的弊端,重新思考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轉變教師與學生在課堂的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主觀能動性。音樂作為一門以實踐活動為主的學科,教師除了單純講解理論知識以外,更要從視覺、聽覺、感覺等多個方面刺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在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中形成學習音樂的興趣,對創新性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充滿好奇心,集中注意力聽講。另外,小學音樂課堂還適宜采取分層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創設差異性的課堂教學情境與教學模式,采取由淺入深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融入音樂課堂,潛移默化中培養他們的音樂感知力,探索更豐富、更深刻的音樂知識。
二、營造濃厚的音樂課堂氛圍
為了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落實創新教育的目標,教師要始終把握音樂學科獨特的藝術性和審美性特征,營造濃厚的音樂學習情境,將學生帶入音樂氛圍中,熏陶積極的情感。通過美化教室的環境,讓學生進入音樂的海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鑒賞或音樂理論知識學習中,從而產生身臨其境的學習感受,使得原本枯燥的課堂教學充滿活力。例如,平時上課時教室的桌椅為橫排數列擺放形式,規規矩矩的桌椅擺放無形中帶給學生壓力感。考慮音樂教學內容的活躍性與藝術性要求,筆者嘗試創新桌椅擺放形式,有時擺成圓形、有時擺成方形,這樣不僅增強了教室布局的美感,也讓學生能放松情緒,對音樂課程充滿期待。再如,除了桌椅排列以外,教室墻面環境裝飾也很重要,教師可根據教學主題的不同,在教室懸掛各種教學圖片,包括山水畫、風景畫、音樂家介紹等,學生進入教室仿佛走進了音樂殿堂,從而獲得創新教育的熏陶與引導。
三、豐富小學音樂教學形式
音樂課堂的教學手段應豐富多樣,才能吸引小學生的關注。遵循創新性音樂教育的要求,教師除了傳授基本的樂理知識、音樂作品知識、介紹作曲家以外,還可教給學生幾樣簡單的樂器,培養學生的音樂愛好,激活他們的創新思維。教師可通過演示教學、講故事教學、歷史背景教學等多種方法,讓學生了解每個音樂作品背后的故事,牢固把握音樂知識。例如小學生在語文課上學完《月光》之后,音樂教師可以借機帶領學生鑒賞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整合不同學科的教學資源,讓學生體驗學習音樂的重要性,也可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熟悉的樂器演奏月光曲,促使他們參與到音樂學習過程中,培養音樂表演能力與音樂創新能力。另外,音樂課堂活動還要遵守教學相長原則,注重師生互動與溝通,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動態性地完成學習任務,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四、激活小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小學生正處于認知能力初步成長階段,也是培養智力水平、思維水平與創新能力的關鍵時期。小學生往往對各種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因此建議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上抓住小學生的性格特征,調動他們的創造力與創新力。分析傳統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教師多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或者跟著老師演唱歌曲,學習過程非常乏味。在創新教育的倡導下,教師要重新整合教材的內容,引入創新性的教學手段,將音樂知識以更加獨特、更加有趣的形式呈現出來,給學生創造想象與創新的機會。例如學習《軍隊進行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歌曲的背景,激發積極情感,筆者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軍隊訓練的視頻資料,激起學生的斗志,他們憑借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理解軍隊的生活,帶著飽滿的情緒演唱歌曲,教學活動非常成功,學生反響熱烈。
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將自己的想象力轉為抽象思維,培養理性思考能力,也能更好地把握音樂作品內涵。由上可見,小學音樂課程是學生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落實創新教育,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體驗,在學習中領悟音樂的魅力。
作者:湯銀華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賓山小
參考文獻:
[1]郭冬娜.淺談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創新與師生互動[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180.
[2]謝翠娟.創新教學,揮動音樂課堂的魔術棒:初探小學音樂課堂創新教學[J].華夏教師,2015(6):60-61.
- 上一篇:計算機教學如何實施創新教育
- 下一篇:高校鋼琴審美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