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物理實驗課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

時間:2022-10-22 08:32:22

導語:探究物理實驗課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物理實驗課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

物理教學從空間論角度而言就是一個“三維空間體”的問題,教師是知識傳授的導體,學生知識的接收體,教學內容則成為客體。一般而言,學生從現象出發認識客體,一般要經過兩次飛躍。首先是對實驗現象的感性認識,進而上升到對內在規律的理性把握。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思維飛躍既源于外界活生生物理實驗情境,又聚于學生已有的理論知識沉淀。最后在實驗深度認知中糾正膚淺的感知錯覺,完成物理新知識結構的重新組合,最終促使學生從理性層面回歸到實踐探索層面。如何有效改進實驗教學方法,提高實驗教學效度和維度,真正實現創新教育呢?我認為可運用以下策略:

一、認真備課,刻苦鉆研,提高自身的理論功底

大部分物理教師對實驗課認識上存在嚴重的誤區,往往認為實驗課拈手即來,根本不用備課,只要通過演示只要讓學生明白其中緣由就算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其實不然,要上好一節實驗課,首先教師必須仔細研讀課標,深挖教材、掌握實驗步驟,掌控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現象等方面內在邏輯聯系。教師以課標基本要求為依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知道學生達到何種程度才能實現理論貫通,知識上手。其次教師對學校現有實驗儀器正常使用情況必須了如指掌,一旦實驗過程中出現故障,應如何進行有效補救或替換,從而確保實驗順利進行。最后是教師課前必須進行實驗演練,只有在實驗演練中才能發現可能會出現問題,了解實驗中的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這樣方能進行有針對性的實驗指導。教師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要積極參加校級之間的教學交流和業務培訓,實現教學經驗的二次分享和借鑒,為自己業務能力提升提供智力支撐。

二、創新構建活生生的實驗情景———完成認識的飛躍

物理演示實驗是指以密切配合物理課堂教學內容為基點,由教師操作并引領學生參與、觀察、總結的一種教學方式。它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加深知識理解與記憶、促進學生深度思考、培養學生物理綜合素養,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實驗是理論的源泉,又是理論最終的法官。理論是在實踐檢驗的基礎上經過概況、總結出來的實驗現象的高度概況和總結。實驗教學中存在許多具體、形象、生動的邏輯關系生成現象,這可為學生實驗操作提供真實的感性材料,從而強化學生認知的深度和廣度,達到學生牢固掌握物理實驗操作的目的。

1.操作前詳細講解、明確實驗課題目的在學生閱讀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必須對實驗原理、實驗操作步驟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的講解,讓每一位學生明白儀器如何使用,發生故障如何排除,并重點強調實驗的關健點。這樣既能減少因學生盲目操作而造成實驗儀器損壞,又能使教師完全掌控實驗操作主動權,從而確保實驗操作科學、規范,實現實驗的預定目標。

2.重視實驗演示,引領學生積極參與物理演示實驗以自身富有的實踐性、直觀性、趣味性深受學生青睞。所以,演示實驗能吸引學生的雙眸,有助于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簡單理解,為學生用物理理論解答生活中物理現象提供理論依據。學習時,我們通過細管可直視水中石塊,但用竹簽穿過細管卻碰不到石塊,改用激光筆通過細管照射時,石塊可以被照亮,通過這個實驗充分說明了光發生了折射。同時教師以光的折射原理為依據,創造性的引領學生用呈直線狀竹簽比對方式繪制光路傳播圖,這樣更易于學生觀察和感受光路發生偏折的事實。學生如果積極自主參與實驗操作,那么往往會產生超乎想象的情感體驗和參與快感。可見,實驗課的首要的任務是學生通過豐富奇妙的物理現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觀察,總結現象背后原理和規律。

三、發揮實驗和手工制作示范引領作用,利用身邊素材進行課外實驗

物理教材設置了許多小實驗和手工制作,這些活動取材容易,又貼近生活實際,便于學生操作。如果學生圍繞小實驗和手工制作進行實踐操作,那么可以增強對教材內容的深層次理解和記憶,更有助于物理知識回歸社會生活本源。因此,教學中教師應依據課標,借助教材藍本,積極開展小實驗和手工制作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用實驗檢驗物理理論,這不僅能極大的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也能增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促進每個學生智力的梯度發展。但對于一些實驗設施不齊全的學校,教師不能用傳統的知識講解替代實驗教學,而是要就地取材,自制實驗教具,這往往會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經常自制教具,那么教師會給學生樹立學習的典范,學生智慧的雙眼會如影隨形,跟隨你前進的腳步。

四、充分發揮實驗報告單功效,分類進行梯度綜合評估

每次實驗操作完成之后,教師及時指導學生依據過程數據如實填寫實驗報告單。在填寫過程中一旦發現實驗數據與事實存在偏差或錯誤,應立即查找出現失誤的原因,或進行二次實驗數據檢驗,嚴禁進行數據修改和數據湊單。學生填寫完實驗報告單后,教師應依據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綜合評估,點擊普遍問題,以達到防微杜漸的效果。針對對實驗操作規范,數據準確的學生給予及時表揚的同時進行實驗評估,為其他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樣板;而對于實驗操作不規范,數據錯誤較多的學生,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析失誤的原因,以問題為導向使其他學生要引以為戒。可見,這種有梯度的綜合評價有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實驗教學是理論與實踐緊密融合統一體,要想使實驗教學有滋有味,這要求教師不僅要有精湛的教學技能,而且應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加強物理實驗與信息技術學科之間的知識整合,實現跨越式思維創新,促進物理實驗教學縱深延伸與發展,努力為物理實驗教學開拓一片新天地。

作者:王超群 單位: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大荊鎮西荊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