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究

時間:2022-12-21 03:23:53

導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究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治國理政新的實踐中,站在為黨和人民事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多次就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以新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挑戰為邏輯起點,重視和了解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把握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新應遵循的原則,探索適應時展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對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學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路徑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治國理政新的實踐中,站在為黨和人民事業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多次就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新時代背景下,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實肩負起新時代賦予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歷史使命是現階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

(一)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更復雜。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適應大環境的變化,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環境主要由國際和國內兩個方面組成。首先,從國際形勢上看,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外國文化全領域輸出,都為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問題和挑戰。西方思想通過電影、動漫、網絡更加直接地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反映到校園內是更多老師看到學生對于所謂的西方民主思想的推崇和對于危險思想如藍鯨自殺文化的困擾。其次,國內環境也有許多復雜的變化。大學生在基本物質條件滿足的情況下追求更高甚至是不切實際的物質欲求,因而衍生出許多針對大學生的錯誤思想。傳銷、校園貸、網絡詐騙、賣卵問題的出現反映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生觀、價值觀方面教育的不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復雜化要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二)新時代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更高。新時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思想的引領者和實踐的行動者。首先,新時代大學生個性鮮明、有主見、對教師的敬畏程度低。教育一線工作者普遍反映當代大學生不再是與教師正面沖突,而大多選擇表面服從,實際依然不改正問題。因此更加考驗思想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其次,新時代大學生在互聯網環境下成長起來,獲取信息的方式更方便、快捷。思政教育者如不能有豐富的多元知識、不能跟進多元文化,一方面無法融入學生群體,另一方面會因知識匱乏難以建立威信。傳統意義上的師生不再是簡單的對應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傳統意義中的受教育者(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接受教育,因此更加考驗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知識水平。(三)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靈活。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入融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現了育人主體多元化和育人場域多樣化的特點。首先,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育人主體更多元,思想政治理論課、輔導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校園網絡、大學生社團、社會實踐教育等,要加強各思政教育領域的溝通和合作,積極促進大學生從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參與。[1]其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場域更多樣。課堂和實踐教學、第二、第三和網絡課堂等,要打造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體的多元育人場域,積極發揮社團、實踐、班級、宿舍、網絡等環境中的強大育人功能。

二、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新應遵循的原則

(一)思政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教育相結合。強調:“要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一和互動中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彼枷胝谓逃匾暲碚撔耘c實踐性的統一,因此創新大學生思政教育路徑要遵循理論與社會實踐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主戰場在課堂,但我們要充分認識社會實踐教學的優勢和重要性,并在開展過程中遵循以下原則:第一,開展實踐教學時要結合大學生的學科背景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科實踐教學,讓學生的專業能力在實踐中有所提高。第二,開展實踐教學前應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安排實際的教學內容,教學后讓學生吃透思政實踐教育要傳達的理念。第三,開展實踐教學讓學生真正學會知行合一,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讓學生能在實踐過程中感悟社會、理解專業、提升思想。(二)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大學生思政教育長期以來著重于對大學生思想狀況的建設,因此在指導解決實際問題方面會存在重視問題之初的教育而忽視對解決問題之中以及最終解決結果的重視。新時代大學生具有精致的利己主義和實用主義的特征,對簡單的說教存在排斥,他們更看重解決問題的最終結果。因此對于新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發展應該遵循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原則,對學生提出理論問題和生活問題時能從思想上給予意見和建議,在行動上給予具體方法,同時注意保持對問題的關注度,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對出現的問題能及時干預,最終引導事情出現好的結果,以此滿足新時代大學生的實際需求,讓他們看到思政教育的優勢和重要性。(三)繼承優良傳統與改進創新相結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繼承優良傳統就是要把過去的好傳統好做法與新時代思政教育的傳播需要和傳播方式相結合,使之適應新時代需要。[2]改進創新新辦法就是要及時抓住時展的高科技、新亮點更新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模式和手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對新時代的環境和具有新時代特征的學生,應該時刻謹記“與時俱進,與生成長”的原則,在繼承長期以來思政教育優良傳統的同時,不斷在新時代融媒體的優勢下,積極改進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三、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路徑選擇

(一)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和傳播。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思政素養的發展、有利于高校思政目標的實現、有利于推動大學生思政教育方式方法的多元化。通過在學科教學中、在日常管理中、在校園文化中、在課外實踐中以改編中華優秀傳統故事、中華文化線上線下解讀、中華文化知識競賽、中華文化藝術節等方式把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普及和灌輸給當代大學生,為學生打造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校園環境,增強學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二)建立興趣朋輩型自我管理。當代大學生個人水平高低普遍受自控力因素影響,特別是對手機使用的控制和紛繁復雜的外來誘惑的抵制。學校教師在很多課程中對學生的管理受人數眾多的限制已經鞭長莫及,越來越多的教師反應后三排失控現象。同時,大學生離家在外接受教育過群體宿舍也并不在家長的管控范圍,很多學生在宿舍沉迷游戲熬夜,造成遲到、身體素質差、學習成績差等問題。生活社會各界包括大學生個人都期待能夠提高當代大學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建立興趣朋輩型自我管理是大思政教育接受主體和客體的交互性轉化,使客體(學生)從被動接受實現主動參與。輔導員等教師引導學生建立興趣朋輩型自我管理小組,小組共同制定目標后,建立小組成員互相鼓勵、互相監督機制,以此提高學生自我控制水平,從而形成主客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中的交互作用。(三)構建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數據時代可以對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載體進行數據統計,進而實現思政系統要素、功能、機制的數據化描述。根據數據反映結果,可以總結出思政教育系統的運行規律,通過歷史數據預測未來思政教育對象的思想和行為,通過反饋調整思政教育者的內容和教育手段,進而更加有效的實現思政教育立德樹人的目標。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高校大數據尤其是學生大數據是高校的財富。構建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促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關鍵,不僅有助于教育引導活動的順利進行,更有利于增強學生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四)依托融媒體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3]新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功能,開放和創新網絡思政教育的思路和路徑,努力構建多元化的QQ、微信、微博、微視頻、客戶端等傳播格局,將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綜合應用于思政教育實踐中,用接受理論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形成新時代網絡思政教育模式。融媒體時代開展大學生思政工作要遵循“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路徑,工作過程中要不斷調整工作方式,結合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實際,使思政教育更符合客觀規律、更具親和力、更富實效性。黨的報告指出:“中國夢既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大學生是社會的寶貴人才資源,是實現中國夢的青春力量,今后的大學生思政工作應以新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挑戰為邏輯起點,分析時代環境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辯證關系,探索更多適應時展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參考文獻]

[1]馮剛.在時展進程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熱點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6).

[2]鄭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7,(1).

[3]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善用新媒體新技術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N].人民日報,2019-05-20.

作者:李杰 單位: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機電技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