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類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對策
時間:2022-08-26 03:22:57
導語:音樂類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類大學生在面臨就業和創業的選擇時往往會同時面對各種各樣的來自于社會外部及自身內部的問題,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與當前我國高校音樂類專業的教學現狀緊密相連。
(一)學生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在我國的高等藝術院校及高校藝術院系的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著重視專業教學而輕視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重“技”輕“藝”。這種教學現狀的直接影響就是導致音樂類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不高。這種教學理念也使得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改變,不少音樂類大學生在面對紛繁多樣的大學課程時往往有著“學好專業課就行”的意識,對于其他發展自身綜合素質的課程興趣不高、關注不夠、參與不足。
(二)學生社會競爭能力差。社會競爭能力是在日益復雜的社會競爭中所必備的包括團隊配合能力、自主創新能力、抗壓能力等在內的綜合能力。音樂類大學生在這方面的表現經常不能令人滿意。由于音樂類大學生大都有著較為鮮明的個性和相對獨立的個體意識與自我表現能力,因而在團隊配合精神與合作意識等方面的表現往往比其他專業的大學生差,再加上音樂課程的專業授課大都是小班教學形式,學生相互間交流溝通機會較少,甚至與教師也缺乏合理的互動溝通,更不用提對學生集體主義和合作精神的培養了。
(三)就業期望錯位。很多學生在選擇工作時存在著“挑肥揀瘦”、“拈輕怕重”的問題,歸根結底是由于其對于自身的定位不準確,在選擇就業方向時存在著期望值錯位的現象。有些學生專注于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外資企業等,甚至“非編制不進”,因而高不成低不就,自己反而滿腹牢騷。應該客觀地看到,包括政府機關在內的事業單位在招聘普通文職人員時,音樂類的大學生本身并不具備什么優勢。私營企業、私立學校乃至培訓機構都需要大量的有專業技能的音樂類大學生,然而由于學生的期望值過高,他們往往不加考慮就直接拒絕這些工作,寧愿待業也不愿意接受眼前現成的工作,因此加劇了音樂類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二、推進音樂類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的對策
(一)結合社會需要深化教學改革。在高校人才的培養工作中需要將社會對于音樂類人才的實際需要特別是對于職業技能與綜合素質的要求充分考慮進來,通過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優化音樂類大學生的課程內容設置,提高專業課程與社會就業崗位的匹配程度,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綜合技能。同時要特別重視學校所在地區的人才需求,根據該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結合社會需求的市場導向,進一步優化高校音樂類大學生的培養目標和教學過程。
(二)鼓勵音樂類大學生自主創業。音樂類大學生有著活躍的思維和張揚的個性,這些特點在自主創業中均能發揮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黨和國家不斷加大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扶持力度,通過了一系列包括小額貸款、稅費減免等在內的政策,因此要不斷鼓勵音樂類大學生在畢業后開展自主創業活動。實踐表明,音樂類大學生在畢業后以自主創業的形式開設藝術培訓班、開辦樂器行乃至演藝公司等方式能夠更好地將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與所從事工作結合起來。隨著當前家長對于孩子藝術技能的逐漸重視,音樂培訓和樂器行的市場也漸趨好轉,這就為音樂類大學生的自主創業提供了更好的社會環境。
(三)提高學生的社會崗位適應能力。隨著社會企業對于人才需求的數量漸趨飽和,人才的綜合素質越來越成為社會用人單位考量的主要標準,很多用人單位反映音樂類大學生在處理問題能力、抗壓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現不足以滿足要求,從根本上來說這與高校音樂專業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有很大關系。因此在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必須不斷提升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對未來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強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通過增加實踐活動的學分和教學時間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作者:李男 單位:通化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 上一篇:財政干部踐行三嚴三實工作匯報
- 下一篇:抓好四項重點工作動員會領導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