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存在的困難及建議
時間:2022-06-17 11:25:23
導語:大學生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存在的困難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大學生基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幾種創業模式。通過調研分析指出大學生的跨境電商創業模式所存在的問題,從而探析出解決對應問題的建議。本文的創新點在于,通過深入企業實際操作,對跨境電商的幾種熱門創業平臺進行了綜合比較分析,從而針對大學生的創業作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跨境電商;大學生創業;物流;支付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我國電子商務總體保持一個迅猛發展的態勢,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借助“低成本,低門檻,回報快”的電子商務平臺實現創業就業。當前,國內電子商務發展趨于平穩,傳統的C2C網店經營模式也逐漸被B2C的零售模式所趕上并超過,一些具有相關優勢的大學生開始涉獵跨境電子商務創業,探索出不同于傳統電子商務創業的新模式。本文試圖通過對跨境電商實體企業的調查,分析當前大學生跨境電子商務創業的幾種模式,在堅持問題導向的基礎上,研究提出助推大學生跨境電子商務創業的對策建議。
1、大學生跨境電子商務創業概述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進而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跨境電子商務作為對外貿易發展的新趨勢,無形當中成為了中國電子商務的下一個風向目標。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2014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2014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4.2萬億,同比增長33.3%。伴隨著國家對跨境電子商務一系列政策的傾力支持,當前跨境電子商務的環境初具平穩發展,大學生的跨境電子商務創業也將如雨后春筍般的崛起,為當今時代下的大學生提供了創業商機。
1.1大學生跨境電子商務創業的優勢
1.1.1語言基礎優勢
在跨境電子商務中,跨境交流的工具最普遍的是英語,在校的大學生或者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在這個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從當前的跨境市場來看,多語言小語種人才優勢凸顯。大學生在語言方面能夠實現流利表達,反應迅速等優勢。
1.1.2專業知識優勢
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人才的挖掘顯得尤其的重要。而大學生在這個專業方面有著獨到的優勢。其一是由于大學生在校期間受到經濟、外語文化、網絡技術等綜合知識的熏陶,其二是越來越多的高校在著力培養著一批能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應用型人才,把人才教育和創業引導相結合,培養大學生成為跨境電子商務所要求的平臺運營、客戶管理等復合應用型人才,使得大學生在校期間就有了實踐機會。這些都為以后大學生畢業在跨境電子商務的創業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1.1.3時代環境優勢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國家從2012年開始推出一系列對跨境電商發展的政策支持。比較有標志性的是以下兩個文件,分別是2013年8月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八部門的《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該《意見》為跨境電商指出了發展方向,提出解決在跨境電商中的海關、檢驗檢疫、稅務和收付匯等問題的具體措施,重點扶持B2C跨境電商模式。2015年5月,國務院在《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中要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在大學生創業的層面上,國家也相繼出臺一系列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2015年5月,教育部舉辦為期6個月的首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旨在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和能力。2011年國家出臺《大學生自主創業優惠政策》,明確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從畢業年度起可享受三年稅收減免的優惠政策。各級政府在近幾年來逐步加大大學生自主創業綠色通道的構建。這些無疑表明,大學生是當前時代環境下的“時代寵兒”。
1.1.4個性優勢
創新和富有激情是大學生群體的個性優勢。大學生本身的特點是教育水平較高,善于學習,思維活躍,敢于創新。另外,大學生還有一個家庭負擔小的優勢,在創業的問題上可以勇敢一拼,放手一搏。
1.2大學生跨境電子商務創業的基本模式分析
當前,跨境電子商務的運營模式主要分為三大類。分別是B2B模式、B2C模式和自建電子商務平臺模式。B2B模式指的是出口企業與進口企業之間通過第三方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的信息或信息搜索完成交易的服務,經典的代表有阿里巴巴國際站和環球資源網。B2C模式指出口企業與境外最終消費者之間通過第三方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信息或信息搜索完成交易的服務,代表平臺有亞馬遜、速賣通、Wish和eBay、敦煌網等。自建電子商務平臺模式指的是生產制造企業通過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直接與國外市場消費者進行出口電子商務貿易,比如蘭亭集勢。由于資本、資源和經驗的限制,目前大學生的創業基本上是借助于以上前兩種模式下的平臺來完成跨境出口創業的。蘭亭集勢作為公司自己的商城,自己整合供應鏈,不作為個人或者公司入駐的交易平臺。下面,從表1和表2對大學生創業的主要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一個分析:
2、大學生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2.1缺乏風險意識
跨境電子商務的新興性,使得很多大學生在創業之初就順利搭上了這個通往成功的高速“班車”。但是,由于在創業過程中卻缺乏對電商產品的調研和分析,盲目進入市場,沒有對市場進行調研,脫離市場的“大數據”背景,最終造成了經驗不足而導致失敗的案例還是存在的。
2.2融資問題
從以上大學生跨境電子商務創業模式分析中可以看出,當前的跨境電子商務創業都需要一定的成本費用。這些成本費對于在校的大學生或者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值得面對的問題。雖然一些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在創業者入門之初無需太多的入門費用,但是產品銷售過程中從廠家的進貨成本、平臺產品推廣、以及成交額時所需要支付的傭金,這些都是創業者要面對的一個基礎資金的問題。
2.3支付問題
根據對創業公司的實地調研發現,目前跨境支付存在以下的訴求:安全、方便、碎片化。安全方面的問題,比如網絡詐騙,在中國十分普遍,因而消費者對財產安全十分看重。目前相關的一些跨境電商平臺已支持銀聯和國際支付寶,但從行業的數據來看,西聯等國外支付工具仍然是各國消費者所青睞的。但是創業者往往對這些支付方式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于是在收款的時候便出現了各種不明的被詐騙事件。另外,隨著移動跨境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移動端支付的安全也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
2.4物流問題
跨境購物的快遞充滿不確定性。眾所周知,網上購物時糟糕的快遞不僅杜絕了回頭客,還為購物平臺的品牌形象蒙上了陰影。而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遞更加充滿了不確定性,其一是跨境的運送時間無法預知;其二跨境運輸可能需要購買者到海關辦理清關支付等相應費用而導致發貨慢。一般來說,跨境發貨需要訂單達到一定數量后成批發貨,買家下單需等待1-5工作日商家才能將商品遞交給運輸公司,這就更加延長了貨物運輸的時間。據調查統計,通往日本或者北美的快件通常需要1-2周,而通往歐洲的快件需要2-3周方能到達對方手中,這無疑延長了消費者等待貨物的時間。除此之外,跨境運費也較高。幾乎所有的平臺都要求買家來承擔不菲的國際快遞費,這就會增加商品的成本,從而使得賣家的競爭力下降。
2.5產品問題
產品的問題主要涉及的是產品的選擇問題。大學生創業初期必須考慮到如何選擇產品成為市場中暢銷的產品,以及考慮所選擇的產品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問題。目前,各大創業者在創業初期不知道如何選擇產品,都抱著對平臺大趨勢跟風的習慣,將沒有自主產權的產品直接搬到平臺上去銷售。而當國外相關企業發起維權意識,提起訴訟的時候,賣家所面臨的就是所銷售的產品馬上被平臺責令下架,或者甚至是被封閉店鋪的風險。
3、大學生跨境電子商務創業的建議
3.1提高在校大學生自我實踐綜合能力由于跨境電子商務對大學生的綜合知識結構要求較高,所以在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前,最好能夠經歷跨境電子商務實操的實習演練,從而能夠降低未來創業時候的風險。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和外語專業學生充分利用電子商務的優勢,結合福建省沿海城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猛的優勢,提升團隊合作意識,組建創業團隊,進行跨境電商創業實習,走進生產第一線。從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實踐來看,構建創業團隊的時候可以按照“電商七人組”的模式。“七人組”的角色分別是主管,產品經理,數據引流人員,跟單人員,網站美工人員,外語客服(小語種),QC質檢人員。
3.2政府完善推動大學生跨境電子商務創業的政策支持
從當前來看,雖然各種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的政策在不斷地完善,但是在大學生跨境電子商務方面的創業并沒有實施針對性的政策。政府在加強這個政策扶持的時候,可以積極改變大學生在運作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創業的商業資本瓶頸。積極探索并解決大學生在跨境電子商務創業過程所需要的融資問題,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和大學生創業基金對接,建立相應的融資“綠色通道”。
3.3建議促進第三方支付平臺對接國際支付公司
從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當前國際支付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作為創業者最為擔心的是這筆已經發出去的貨對應的貨款沒有收回來,另外在提現的時候也需要支付對應的手續費。建議促進第三方支付平臺結合跨境客戶的需求,與國外知名支付企業(比如Paypal,Mastercard等)進行對接合作,從而形成自己的支付形式。這就能夠一定程度上避免安全隱患。與此同時,創業者在提現時候也能夠更加快捷、便利。
3.4建議考慮借助大型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優化配送時間
在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中,物流服務主要分為三個環節,國際物流、倉儲服務和配送上門。創業之際可以考慮借助大型企業,可以是大型生產企業,或者是第三方融資信貸擔保企業,亦或者是大型物流企業(如中國郵政,UPS,DHL等)的融資來進行資源整合。通過這種資源整合有針對性地在海外試點建立自己的倉儲基地,更加有效的提高訂單處理效率,快速將自己的產品送達消費者手中,為跨境消費者更優質、更便捷的服務。
3.5用大數據分析來定位產品,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同時也是大數據時代,數據對市場的定位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之際,要把握各大平臺的發展趨勢,利用后臺的數據進行市場定位確定投放產品的種類。另外,每個創業者必須考慮到上架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市場對產權的維護是個大趨勢。山寨產品或者仿制品出現在國際市場上,不僅產品很難被消費者認可,同時也會給跨境電商平臺帶來負面影響。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建立自主品牌,申請相應國際市場的專利保護,讓產品真正的走出去。
作者:葉秀琪 單位:仰恩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俞盛楠.中國小額跨境電子商務模式比較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5,(04):246-250
[2]2012-2013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研究報告[R].艾瑞咨詢,2013
[3]徐艷.跨境電子商務模式研究[J].中國市場,2015,(04):144-146
[4]龐東升.大學生跨境零售電子商務創業研究.人才[J],2015,(04):91-92)
[5]黃騫.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實踐研究.[J]2012(04):21-22
[6]李明.我國近五年大學生創業政策回顧與展望[J].理論觀察,2014,(11):120-121
[7]鄂立彬,黃永穩.國際貿易新方式:跨境電子商務的最新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02):22-31
- 上一篇:職業生涯規劃視野下大學生創業教育探討
- 下一篇:大學生創業實踐風險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