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藝術專業大學生就業論文
時間:2022-05-29 08:33:40
導語:應用型藝術專業大學生就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藝術專業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加,就業基數變大
伴隨我國知識經濟的發展,藝術行業越發受到人們的青睞,藝術院校和藝術專業設置增加,藝術專業招考受到持續熱捧。全國有700多所高校建立了藝術專業和院系,包括一些綜合類、師范類和理工科院校,這無疑擴大了藝考生源的接收數量,并處于持續增加態勢。“藝考熱”使生源充足,而社會上的就業崗位并沒有相對增加,導致對口工作處于飽和狀態,藝術專業大學生的就業基數變大,就業壓力加大。
(二)藝術專業大學生自身特點突出,就業能力不足
藝術專業大學生在學校和專業選擇中,都以自己的興趣愛好為基礎,對專業十分熱愛,而往往忽視綜合素養和能力的提升。藝術專業大學生的優勢在于動手能力強,思維活躍,對于新生事物易于接受,但同時也存在綜合能力欠缺,難以管理,往往向往絕對自由等缺點。此外在就業觀念上,藝術專業大學生非常看重薪酬、地域、個人發展機會和專業對口程度等方面,不能正視用人單位對綜合素養、動手能力、實踐經驗等方面的要求,造成“有工作不能干”和“有工作不愿去干”的困局,最終影響就業結果,造成就業困難。
(三)藝術高等教育范式培育,就業競爭力欠缺
在目前藝術高校人才培育的運行機制上,往往以文科或理工學科的共性標準代替藝術學科的特殊標準,未能充分尊重和遵循藝術學科自身的發展規律,不能把握藝術學科建設及藝術人才的特點。部分藝術高校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有較大的盲目性,授課內容空洞,缺乏實踐性,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造成供給嚴重大于需求。
(四)藝術市場需求低迷,就業驅動力疲軟
雖然近些年來,經濟水平的提高促進人們對精神食糧的需求,但我國藝術市場需求基本上還停留在滿足基本使用和審美功能的藝術層次上,對專業藝術教育的需求還非常有限。在這些因素的限制下,藝術大學生不能夠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且在我國文化市場中,由于法治環境的建設不足,藝術類成果容易被復制或者藝術專業大學生由于缺乏法律意識,自身也存在諸多侵權行為。這些因素都影響了藝術市場對藝術專業大學生就業的接納和需求程度。
二、提升應用型藝術專業大學生就業實力的路徑探究
通過對藝術專業大學生存在就業困境的原因分析,藝術高校想找準自身辦學的立足點與著眼點,明確發展定位,充分挖掘藝術專業大學生的就業優勢,就要定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多維就業實力培育路徑。
(一)規范藝術高等教育設置,促進招生與就業掛鉤
面對持續的藝術專業辦學熱潮,應當嚴把辦學關,限制藝術專業設置的數量和招生人數,對每年就業存在嚴重問題的藝術專業和院校要限制招生人數或增設藝術專業。此外,應適當提高文化課的錄取分數線,招收綜合素養較好的青年人,打造合格的藝術人才,增強其潛在實力,為其順利就業打好基礎。
(二)合理調整就業期望值,準確進行自我定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藝術類專業投入相對較高,高投入期待的是高回報,這種思想影響了藝術類大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就業期望值,因而要引導藝術專業大學生正確地自我分析、自我定位。在面臨畢業時,藝術專業大學生一方面應當全面地評價自己,既要總結自己的長處,發揮優勢,從綜合能力與素養上縮小與崗位要求的差距,提升自我能力;另一方面還要客觀地分析面臨的就業形勢,制訂一套切實可行的就業規劃目標,及時合理地調整就業期望值。
(三)改革教育教學方式,打造應用型人才培育機制
藝術高校的應用型發展定位是其全面深度融入區域發展、產業升級等的需要,也是其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內容,凸顯其特色專業的優勢,保持其原創開發的動力。“應用型”是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一種積極回應,為藝術專業大學生順利就業提供前提和保障。因而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可實行“雙向進修制度”,使業界精英熟悉講臺,科班教師熟悉業務,才能為打造出合格藝術人才提供保障。
(四)推進學產對接,深度開展校企合作
藝術高校在辦學過程中,更要緊密把握市場導向,深化與地方政府、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國內外高校的合作,特別是與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合作,使其成為應用型藝術大學建設的參與者、合作者。同時拓展國際化發展思路,通過開展國內外校際交流、吸引和擴大留學生平臺等方式,這樣不僅能夠學習到發達國家先進的藝術教育理念,更有利于擴展國內藝術人才的視野,形成自身獨特的就業競爭優勢。
(五)加強職業規劃引導,做好就業前期準備
“凡事欲則立,不欲則廢。”職業生涯規劃就是指導大學生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并使大學生在成長成才的道路上盡可能少走彎路。通過加強就業指導,一方面使藝術專業大學生科學合理地評價自己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社會適應能力,還應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需要具備的決策、創造、社交等能力。同時還要在正確評價自己的基礎上,明確自己的需求,避免選擇的盲目性;另一方面,促進藝術專業大學生與用人單位的溝通和對接,藝術專業大學生從進校開始直到畢業應結合專業設置安排多次實習、實踐,以縮短藝術專業大學生就業初期的適應期,使他們更快地融入社會,進入社會角色。
(六)開拓創新創業培訓,充分發揮專業優勢
通過分析近年來藝術專業大學生就業狀況發現,一部分畢業生放棄了傳統的被動就業方式主動創業,自主創業成為解決就業難的有效途徑。但是問題也不容忽視,如藝術專業大學生對創業認識模糊;自身準備及經驗不足等。這就需要藝術高校在辦學過程中,加強創業教育課程的設置;搭建創業平臺;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從而拓展藝術專業大學生的就業途徑。
三、結語
藝術是整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們也意識到藝術的重要性,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合格藝術人才非常必要,只有找準問題,突出應用,多維提高,才能不斷增強藝術專業大學生的就業實力,推動國家文化的健康發展和彰顯自身的真正價值。
作者:孫穎單位:吉林動畫學院
- 上一篇:碼頭環境監理建設項目論文
- 下一篇:造船廠建設項目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