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大學生就業的思考
時間:2022-10-30 08:42:03
導語: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大學生就業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改革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密切關注,高度重視,一直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持續穩定發展作為深化農村改革,創新農村經營體制的重要內容,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農民專業合作社集合資源,尋找渠道,讓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戶可以享受到合作社為他們帶來的產前、產中、產后的系列化服務,在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擴大生產規模,增加收入方面有著明顯的改善。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覆蓋鄉村、農戶的范圍不斷擴大,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超過70萬家。這種種現象表明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未來的發展途徑會更加廣闊,尤其是隨著近年來“五村并一村”政策的實行,但是整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當家作主的還是農民,農民的文化水平有限,所能看到的東西和接觸到的東西也是存在局限性的,所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目前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類似產品包裝不新穎,銷售渠道過窄,運作機制老化,管理不規范等問題,而當代畢業大學生完全可以利用他們在高校內學習到的知識和理論解決這些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不斷擴大,對高素質人才的大量需求為當前大學畢業生提供了一個廣闊而良好的就業平臺。
二、大學生就業現狀
“就業難,難就業”。隨著近年來大學生數量的普遍增多,大學生就業問題越來越鮮明,尤其是最近幾年隨著各大高校的“擴招”政策以及金融危機留下的后遺癥,大學生就業問題已不再單單只是關系到大學生本身的問題,它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眾所周知在現在這個年代,一個家庭培養出一個大學生是多么的不容易,更何況現在的中國家庭結構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居多,一個大學生也許就代表著一個家庭,所以大學生就業問題決不能再只是一個簡單的就業問題,它是一個民生問題,更是我國民生問題中一個戰略性的問題。過去大學生們常常用來自嘲的“畢業即失業”的論斷已不再是危言聳聽,由于現在社會經濟的不景氣,大學生就業觀念的不成熟,往往會造成更多的失業問題。而如何找出造成大學生失業的原因并切實加以改善,提高大學生就業率,是我們國家政府、各大高校應當直面的切實問題。在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在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建設的優勢下,高校畢業生應當改變自己的就業觀念,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到中小企業、城鄉基層、到中西部就業,尤其是在農民專業合作社蓬勃發展的情形下,走到農村,到合作社就業或者創業也無疑是一個十分應景和對口的選擇。
三、大學生利用農民合作社創業的前景
2011年2月25日由農業部印發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輔導員工作規程》進一步指出到農村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等人員可以直接擔任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的輔導員等職位。而且,隨著近年來,我國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畢業大學生到農村基層工作甚至創業有許多優惠政策。另外,畢業大學生可以直接到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也可以成立鏈接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市場的提供諸如產品包裝,銷售,財務等類型的中介公司,當然也可以利用農村的大自然環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開展鄉村旅店,餐飲服務,農村游樂等項目。最近幾年,特別火的“農家樂”形式告訴我們這些創業項目的可行性。近年來,在食品安全頻發的情況下,食品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食用綠色食品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主旋律,而農民專業合作社由于自身大規模的生產基地、綠色無機的生產流程、質優價廉的品質服務,與許多實行“農超對接”的超市,零售商、飯店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使得合作社的農副產品得到了群眾的支持。2009年8月27日,平陰遍地紅玫瑰專業合作社在平陰玫瑰鎮正式成立。這是首個在當代大學生的帶領下創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以“80后”大學生盧海峰為中心的大批大學生的科學領導下,當地農戶的團結互助下,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遍地紅玫瑰專業合作社發展迅速。目前主要進行玫瑰種植、玫瑰生產加工與銷售等經營,計劃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進行玫瑰產業資源整合,真正實現集玫瑰種植、生產加工、產品開發、玫瑰旅游、休閑、餐飲于一體的綜合性合作組織。以上兩例告訴我們,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和大學生在合作社就業創業的美好前景。
四、大學生基層工作的阻礙及其對策
雖然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當代畢業大學生就業提供了許多機會,但面對回歸農村工作,許多畢業大學生還是存在著顧慮。有關調查顯示,就業觀念和體制成為制約畢業大學生在農村就業的兩大主要問題。大部分畢業生認為到農村工作又苦又累,而且將來升職的空間很小,沒有什么工作前景,還有些人認為農村在居住環境、交通、薪酬等方面完全沒有辦法和大城市相提并論,甚至有的畢業生認為自己的父母就是農民,父母辛辛苦苦一輩子供自己讀大學就是為了讓自己走出農村,如果自己再回農村不就辜負了父母的期望了嗎?有的畢業生更是直接表示,農村生活單調乏味,完全就沒有辦法在農村呆下去。總之,雖然畢業大學生到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是一項互惠互利的雙贏選擇,但現實中的顧慮還是讓眾多的畢業大學生望而卻步。面對這種情況,政府部門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都應該作出適當的努力。一是政府部門應該率先出臺一些優惠政策,例如給予畢業大學生適當的生活補貼和保險金額,像鼓勵大學生當村官、“三支一扶”一樣,鼓勵畢業大學生到合作社就業。在政府的補貼資助下,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投入更少的成本獲得大量的人才,而畢業生在解決了這些生活顧慮后,也能輕裝上陣,更專心地在農民專業合作社中將自己的所學施展出來,也能更好地為農村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政府還應該鼓勵農業銀行、農商銀行、農村合作銀行、郵政儲蓄等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加對合作社開展農業基礎設施、農田水利建設、大型農機采購的信貸資金,大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合理安排農村用地,在規劃生產用地之外,也要在農民合作社周圍建立一些集娛樂、休閑、健身、飲食于一體的配套設施,更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交通體制,為在農村工作的大學生提供一個較好的生活環境,能讓大學生能夠長期留在農村工作。另外,在政府各種優惠政策的支持下,農民合作社也應該在促進大學生來農村就業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農民專業合作社應該與各大目標高校建立良好有效的雙向溝通機制,在合作社的支持下,學校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業協會,定期組織會員學習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相關的法律法規及相關的農業知識,鼓勵即將畢業的在校大學生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到合作社實習,積累相關的工作經驗,為以后在農民合作社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可以通過資助相關專業的貧困生或基層生源中有意愿到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的學生,將他們作為定向培養對象,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協議,農民合作社為他們提供學費,他們應允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一定的時間。另外,鼓勵大學生利用自身所學的知識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方面的研究課題,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
作者:紀晶華 賈亞寧 李雪琴 單位:長春工業大學
- 上一篇: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策略
- 下一篇: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