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管類大學生就業指導探討

時間:2022-04-08 11:34:31

導語:經管類大學生就業指導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管類大學生就業指導探討

提要:在當下經濟增長不斷下行,諸多企業面臨停產甚至破產的社會大背景下,經濟管理類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空前嚴峻。因此,高校應在經管類大學生中進行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培養其適應新形勢的就業意識和就業能力,使他們能夠順利實現自己的就業目標。

關鍵詞:經管類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建設

據“央視財經”公布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5)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有本科及以上畢業生759萬人。據估計,2016年將超過770萬人,所有畢業生將面臨“史上最難就業季”。而我國500多所本科院校中的80%都開設了經濟管理類專業,畢業生的供給非常充足,但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經管類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卻不容樂觀。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與經管類大學生就業現狀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概述。大學生就業指導是指幫助大學生在分析自身個性傾向、興趣愛好和專業素養的前提下,引導其確定自己的職業志向,并指導大學生通過提升相關知識和技能實現人職相配,并完成其就業目標的過程。因此,就業指導首先是一個就業理念教育的過程,應突出大學生就業品質的塑造,使其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堅韌剛毅的意念,在求職就業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能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努力實現就業目標;其次就業指導還是培養大學生提升綜合素質的過程,要使其既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又具備求職就業過程中克服實際困難的能力。

(二)經管類大學生就業現狀。當前,我國的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世界工廠地位逐漸衰落,大量外資陸續撤出,金融危機不斷侵襲。作為經管類大學畢業生就業單位的主體,諸多企業面臨著現實的生存困境,許多企業被迫縮減規模、停產甚至破產,由此導致國內經管領域的人才及勞動力市場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經管類大學畢業生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就業問題,由于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越來越多的經管類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二、經管類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存在的不足

(一)就業指導與經管類專業課程教學聯系不緊密。雖然經管類各專業普遍開設了就業指導課,但都只是獨立課程或選修課程。經管類專業課程的設置沒能將就業指導融入體系中,沒有發揮“嵌入式”就業指導課的優勢,就業指導課體系架構與其他專業課之間的關系沒有得到相應的厘清。在對就業指導課的理解與接納上,部分學生將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及求職簡歷制作大賽等混淆起來,就業指導課修讀質量不夠理想,引發了好似是“空殼教育”的突出問題。

(二)教師求職就業實踐性缺乏導致就業指導效果不佳。從事經管類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教師大多都僅具有從學生時代直接跨入教師職業狀態的單一就業經歷,自身缺乏在經管領域求職就業的經歷和經驗。許多高校將輔導員聘為開設就業指導課的專職教師,但高校專門針對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提升培訓的計劃與實施卻是微乎其微。部分高校嘗試開設選修課程來開展就業指導,但學生的讀修率不高,且選修學生具有不同的專業背景,因此選修課的指導形式對經管類學生就業指導的作用及效果明顯不佳。有些高校邀請經管領域的行業精英及人事負責人通過舉辦講座等開展就業指導,但這種指導方式沒有系統規劃與整體設計,更沒有融入就業指導課程體系中,指導過程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和泛化性。現實的情況是,既擁有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又具有經管領域求職就業經歷的“實踐性教師”匱乏,這必然在經管類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課程結構的調整、實訓實踐的實施等環節缺乏就業指導與專業教育相促進的體系性規劃。

(三)專業實習與社會實踐過程流于形式。專業實習與社會實踐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有著極其關鍵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教師指導下參加的專業實習是提升學生求職就業能力的重要路徑。但復雜的現實狀況卻與理想的目標大相徑庭,所有學生雖然迫于獲得相應學分的壓力都參加了專業實習,但絕大多數的實習崗位都是學生自行聯系和確定,專業指導教師無法對其實習全程予以嚴格監控和實時指導,學生的專業實習過程往往只圖于考核任務的完成,對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沒能起到關鍵性利好作用。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與的諸多社會實踐,絕大多數都是學生自發組織的,缺乏資金的支持、平臺的搭建及專業的指導,因此學生參與的多數社會實踐都是走馬觀花式的,無法真正觸及與就業能力提升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三、加強經管類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思考

(一)與專業課程結合,建立具有經管專業特點的就業指導體系

首先,要強化學生專業入門指導課程的就業指導作用,利用針對新生設置的“專業導論”課程,使學生在大學生涯之初便認識到所學專業在經管領域的地位及其將來在求職就業過程中的作用,幫助其分析和確立未來擇業的目標。其次,在開展專業教育的同時應突顯專業課程在求職就業中的指導作用。在進行專業課教授的同時,應不時地將相關求職擇業的策略與技巧引入專業課學習過程中,一是能指導學生將專業知識的獲取與以后的就業方向相契合;二是能使學生涉獵具體的專業技能應用領域,對學生將來在擇業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起到較好的啟發作用。最后,圍繞學生求職能力提升的具體目標,緊密結合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教授,開設諸如“求職簡歷設計與制作”、“求職面試技巧”及“就業心理”等輔導內容,指導學生研習與駕馭求職就業的技巧與途徑,增強學生的就業自信。

(二)構建專兼職相結合的就業指導教師隊伍體系

首先,努力實現校內培育,使現有在校專業教師成長為具有經管專業知識和求職就業實踐指導能力的“雙師”。要適時激發教師內在的積極性,鼓勵其經常參與企業的現場招聘及就業培訓等活動,使教師成為專業教授、就業服務及就業指導的“多面化”人才,從而為實現對學生開展有效地就業實踐性指導打下堅實的根基;其次,聘任經管領域職場領袖及企業人事精英等擔任學生就業指導課的教學與輔導老師,使學生有機會接受更具求職就業實踐性的學習和培訓;最后,規范兼職教師的管理細則,建立兼職導師智庫化體系,使就業指導人才的流動化服務成為現實,使大學生就業指導得到制度化保障。

(三)建立復合式結構的就業指導實踐平臺

1、深化就業實踐化輔導,使求職就業指導形式更結合學生實際。凸顯“案例”輔導的重要性,通過剖析成功與失敗的典型事例提高學生實現滿意就業的條件辨析能力及求職失利的預見性認知能力;通過剖析身邊人的典型事例強化學生的理想信念及其迫切感;通過剖析校友類典型事例提升學生的榮譽感和責任心。同時,將求職就業經驗交流嵌入輔導體系,通過“求職+”等形式,共享杰出校友求職就業的成功經驗,使指導內容更具激勵性和效仿性。通過制定系統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要求學生明確就業志向并制定具體的奮斗目標,同時努力匯集各類就業信息,通過模擬求職就業過程掌握相關的就業政策法規;通過激勵和幫助學生參與諸如省市的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引導學生增加求職就業的知識儲備并樹立競爭意識;通過引導學生報考相關專業從業資格證書,提升學生的相關專業技能,實現學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的較高成功率。

2、深化經管類實習實踐基地建設,與企業共同構建人職匹配的雙向培養機制。就業指導最直接有效的途徑是讓學生擁有在實際工作崗位上得到有效鍛煉的機會。于是,推進高校與企業的共同努力,融合各自的人才培養優勢,共同致力于構建畢業生與就業崗位人職匹配的雙向培養機制已成為現實的必要。此外,“頂崗實習”也是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有效方式,通過在差異化實習崗位上的專業性錘煉,學生能直觀體驗求職就業的流程,感受企業對學生就業能力的具體要求。同時“,頂崗實習”還可以檢驗學生的發展潛質,為學生未來的擇業提供參考依據,減少學生求職就業時的隨意性。

3、建立模擬實踐就業指導平臺。隨著模擬求職就業軟件、網絡化通訊和遠程遙感等技術在就業指導中的應用,求職就業具有了在線模擬化的操作功能,這不僅能使經管類大學生快速熟知相關業務的具體運行流程,同時還能引導學生作為“應聘者”和“企業員工”去感知和體驗求職及工作的全過程。

作者:殷清 單位:淮陰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吳薇.就業指導[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