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學生就業因素分析
時間:2022-02-06 02:45:11
導語:高校大學生就業因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大學生是高校為社會建設所培養的人才資源,對社會建設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但是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現狀不理想,就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嚴重限制了大學生的個人成長。本文就對高校大學生就業因素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并嘗試提出了合理的應對方式,希望能夠有效改善大學生就業現狀,為大學生順利就業提供一定的支持。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就業因素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發展以及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趨勢愈加明顯,高校畢業生人數急劇增多,并且高校畢業生個人能力與社會人才需求的契合性相對偏低,導致大量畢業生無法順利就業,就業形勢愈加嚴峻。因此高校在發展過程中要想改善這一現狀,就應該對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進行充分分析,在全面把握就業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對人才培養工作實施科學的調整,逐步增強本校畢業生的社會競爭優勢,促使學校所培養的人才能夠滿足社會人才需求,為畢業生順利就業提供相應的保障。
一、高校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
現階段,對高校大學生就業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影響高校大學生順利就業的因素相對較多,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其一,大學生數量與就業崗位的需求存在不平衡現象。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多,社會所提供的就業崗位不足,高校畢業生就業方向選擇機會相對較少。其二,社會對高校畢業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隨著畢業生供大于求現象的出現,企業在具有多重選擇的情況下對畢業生的要求逐漸增多,不僅要求學生的畢業學校、學歷等,還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心理素質、職業道德素質以及團隊精神等等,極大增加了畢業生就業難度。其三,人才市場機制建設不完善。我國人才市場人事制度改革效果相對較差,就業市場存在機制性缺陷,大學生就業渠道不暢通,也對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產生不良影響。其四,高校人才培養工作與社會人才需求的契合性相對較低[1]。高校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建設人才,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人才需求出現了結構性調整,高校教育改革沒有緊隨時代的步伐,導致所培養的人才與社會人才需求契合度偏低,所培養的人才得不到社會的認同,嚴重限制了學生的順利就業。其五,學生自身發展期望與社會需求存在距離。部分學生沒有形成合理的自我定位,在就業過程中對就業崗位存在過高的要求,但學生的本身能力無法滿足這些崗位的需要,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就業。其六,高校就業指導不完善,學生就業準備不充分。部分高校所開設的就業指導工作流于形式,沒有充分發揮出就業指導的作用,造成學生就業準備不夠充分、就業競爭力不足,也嚴重限制了學生的順利就業。
二、全面促進高校大學生就業的主要措施
基于上述高校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的分析,高校要想改善本校畢業生就業現狀,就應該在綜合分析各項影響因素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探索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切實增強本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優勢,為本校畢業生的良性就業提供相應的保障。
(一)進一步完善高校大學生就業市場體制建設
現階段,我國人事部門已經逐漸開始認識到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并且自己探索了相應的人事制度改革措施,希望能夠為高校畢業生就業矛盾的緩解提供一定的支持。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人事制度改革還不夠深入,人才市場機制建設也缺乏完善性,大學生就業市場存在較為明顯的不規范現象,嚴重限制了大學生的順利就業。因此高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培養工作的重視,結合市場需求對人才培養工作進行適當的調整,增強學生與市場需求的契合性[2]。在此基礎上,國家應該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對人才市場體制加以完善,切實加強市場機制的建設,逐步解決學生就業工作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并積極制定科學的政策支持措施,將大學生就業工作納入到高校體制化和專業化建設工作中,進而借助高校與社會的配合逐步改善大學生就業環境,提升大學生就業質量,為大學生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二)積極轉變高校畢業生就業觀念
學生的就業觀念對學生順利就業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只有學生在畢業后能夠順利定位自己,明確自身價值,并結合實際情況探索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才能夠真正發揮自身優勢,實現順利就業[3]?;诖耍咝T诮虒W改革過程中應該對學生實施系統的就業指導教育,促使學生在科學的指導下逐步轉變個人就業觀念和擇業觀念,在畢業后盡量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促使學生與社會人才需求的契合性得到進一步提升,為大學生順利就業提供相應的保障。唯有如此,高校畢業生才能夠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進而在新時期獲得新的發展,實現人生價值。
(三)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加學生就業競爭優勢
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學生實踐能力已經逐漸轉變為新的就業競爭點,只有學生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甚至掌握相應的工作經驗,才能夠具備較高的就業競爭力,在就業競爭中獲勝。因此學校在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加強與社會企業的聯系,借助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和實訓機會,促使學生在完成專業知識的學習后借助實踐教育能夠逐步將知識轉變為自身專業技能,為未來畢業后順利就業提供相應的保障。只有這樣,高校才能夠逐步轉變本校大學生就業現狀,促使大學生畢業后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影響因素相對較多,嚴重限制了學生的順利就業,因此高校要想改善這一現狀,就應該對自身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優化調整,結合社會需求開展人才培養工作,對學生實施科學的教育和培養,促使人才培養質量得到顯著的提升,進而有效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解決學生就業困難的問題,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
作者:張立潤 單位:河南省南陽市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臨床醫學系
參考文獻:
[1]任義,李欣鴻,王世茹等.多因素影響的高校就業內在關聯解析[J].考試周刊,2015(94):156.
[2]周長群,趙洪斌,王北一等.黑龍江省高校大學生就業環境分析與戰略選擇[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5):119-122.
[3]石振香,王輝.應用技術型高校大學生就業障礙因素分析及政策改進[J].經濟師,2016(7):210-210.
- 上一篇:大學生就業分析及有效策略
- 下一篇:返鄉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創業探討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