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

時間:2022-03-03 08:50:16

導語: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

摘要:隨著高校擴招的延續,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嚴峻。大學生就業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文通過梳理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對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能力進行分析,提出對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措施。

關鍵詞: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就業

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高校的擴招,畢業生人數逐年的增加,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尤其作為民族院校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已經引起國家、社會和學校的高度重視。怎樣提高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也成為民族院校就業工作的重點。

1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能力現狀

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生的就業競爭日趨激烈,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民族院校各專業招收的少數民族學生素質參差不齊,民族院校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大多來自中西部的民族地區和貧困家庭,由于身處民族地區,落后的基礎教育限制了少數民族學生潛能的發揮,加上少數民族大學生接觸面窄,民族地區的信息交流面也窄,不利于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發揮。從進入大學校園后與城鎮的同齡其它學生相比,民族地區和貧困家庭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專業知識、實踐能力、應變能力、適應能力等方面不占優勢,導致就業過程中出現就業能力弱的現象。民族院校的少數民族大學生缺乏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缺乏自信心、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入校后沒有正確樹立就業觀和擇業觀,在就業過程中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少數民族學生的就業能力不足,在校期間沒有對自己的就業能力進行提升。

2民族院校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措施

2.1樹立就業意識,制訂和落實個人職業發展規劃

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若想成功的實現就業,必須從入校開始,需要正確的認識自我,樹立職業意識,根據自身的興趣、特長、環境等因素,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制定自己的生涯發展規劃,盡可能利用自己的一切有利因素,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自身的就業能力,為成功就業做好準備。同時作為民族院校,學校應該提倡學生進校后制定自己的發展規劃,有針對性的進行就業能力的培養,做好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成長檔案,為以后單位招聘作參考。

2.2民族院校應把就業能力培養納入教學計劃,促進教學改革

民族院校作為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主體單位,不應注重就業率,而應注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把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能力的培養作為民族院校的就業工作重點。從整體看,各民族院校對于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還是相當重視,成立了專門的就業指導機構,開設了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把學生的就業能力納入教學計劃,讓少數民族大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社會接軌,從而促進教學改革。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民族院校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從而讓少數民族大學生畢業后能順利地與社會接軌,企事業單位也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給畢業生進行培訓,畢業后能直接上崗。

2.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現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能力全程指導

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學生的就業能力離不開一支好的就業師資隊伍。首先要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從而形成人人關心少數民族學生就業的良好局面;其次通過開展就業形勢、政策、法規、求職技巧、溝通技巧、創業意識培訓等活動積極地引導少數民族學生提升就業能力;再就是積極引進專業教師或對教師進行專業化培訓,加快民族院校就業師資隊伍建設,規范政策,加強宣傳,引進高層次師資,針對不同結構的學生群體,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進行個性化指導。

2.4實現校企合作機制,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順利的實現就業。只有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才能體現出學生的就業能力。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邀請用人單位共同制定課程計劃,通過這種方式,有利于民族院校了解用人單位需要的人才類型,從而使少數民族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更有針對性。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邀請用人單位的管理人員作為客座教師任教,給少數民族學生有針對性的提供幫助。與用人單位合作,讓少數民族學生通過實習或見習的方式給學生搭建實踐平臺,這樣將他們所學的知識與實踐很好的結合,調動他們就業能力培養的積極性。另外,用人單位也可以通過實習或見習的方式了解學生的能力和潛力。這樣既給用人單位節約了招聘成本,又讓這些學生有了實踐的平臺,就業競爭實力也得到了加強。

2.5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的培養

創業能力是就業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加強少數民族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加強學生的自身素質。加強少數民族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要以市場為導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實踐能力。民族院校可以通過邀請成功人士或邀請成功創業的優秀畢業生到校進行講座,讓少數民族學生對創業進行了解。同時也可以設立創業機構,由專任教師進行指導,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從學生創業的可行性著手,支持學生社團從事各種營利性經營活動,從而讓學生獲得經驗支持。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與大學生就業是密不可分的,這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要靠國家、社會、學校以及少數民族大學生本人相互合作、共同努力。

作者:肖萬武 單位:四川民族學院

參考文獻:

[1]常彥君.河北體育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探析[J].教育評論,2012,(3).

[2]朱繼光.英國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模式及其啟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