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大學生就業激勵機制建議
時間:2022-07-14 08:28:51
導語:民營企業大學生就業激勵機制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在民營企業的發展中,加強大學生在民營企業就業除了能夠將學校和學生的就業問題有效解決,還能夠對民營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能夠使得各個方面實現互惠互利,從而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但是在這當中由于民營企業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國企以及相關的科研事業單位線比較,加強民營企業吸納大學生就業激勵機制的問題非常有必要。
關鍵詞:民營企業;大學生就業;激勵機制;對策建議
1當前大學畢業生到民企就業的影響因素分析
1.1大學畢業生就業觀念及取向分析
現階段,大部分大學生的就業理念當中,基本上都是比較熱衷在國企單位就業或者進行公務員的考試錄用,將民營企業放在最后一位。通過有關調查可以看出,大學生在實際的就業中會遇到多方面的社會因素,比如,地域性以及薪酬和工作的實際屬性等情況,在實際的就業中存在的誤區也很多,主要表現在:一些學生首要選擇出國工作,不愿因在國內的企業做普通的員工;其次是寧可在外企做普通的員工,也不愿因在一些中小企業做骨干,甚至企業的管理者;按照相關統計數據表明,在當前的大學生當中,希望做公務員的或者在事業單位以及國企央企就職的學生占到60%;對于一些來自大城市的大學生來講,很多都不愿意去小企業或者鄉鎮企業就職,這部分學生占到總數的70%。并且,在這部分具有這種就業觀念的學生當中,能夠主動對其自身崗位或者工作實施調整的人數非常的少。現階段,隨著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增加,從本世紀初期,對于高等教育逐漸從精英化發展方向朝向大眾化的教育方向發展,造成大學生的就業人員不斷的增加。從現階段人才資源的實際發展可以看出,大學畢業生的人數不是很多,對于人才需求的缺口還是很大,因此想要有效的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就需要學生能夠認識我國綜合性發展的方向,對自身的能力客觀實際的評價,對于自身的就業觀念有效調整,將就業渠道有效擴展。
1.2大學畢業生對于中小型民營企業缺乏了解
在對于民營企業的認知當中,大部分學生只是對于一些知名的企業具有一定的信任感,但是對于其他的一些中小企業認識性非常低,這樣就在一定意義上對于學生的就業熱情產生影響,并且也會使得民營企業和學生之間的對接出現下降。近些年,政府加強對于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重視,并且在此基礎上還加強了對于其政策的有效落實,但是在實際的落實當中,各個區域的政策在實際的制定以及落實中產生一定的差異,由于這種較為分散的政策,也造成大學生在實際的就業選擇中對其他的民營企業的認知程度很低。對于很多畢業生,只有少部分學生知道有相關的優惠政策,但是不知道具體的優惠政策,甚至有一些學校的輔導員也不知道具體的優惠政策。在企業的視角可以看出,一些民營企業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對于國家來講就需要加強對于這些優惠政策的有效宣傳。
1.3大學畢業生在民企中的發展空間
按照實際的調查,高校學生有很多學生認為自身在民營企業在其中很難獲得一定的發展空間以及對于民營企業缺少相應的信心。對于這些學生認為民企自身的風險很大,例如,相關的經濟危機往往會造成企業倒閉,企業的自身理念以及人文環境之間參差不齊,競爭比較大,失業率也很大;還有一些民營企業自身的制度不是很完善。同時,因為一些民營企業本身就屬于家族式的企業,所以采人才的選擇以及發展時,往往就擔心外部所招聘的人員對于企業的忠誠度不夠,若是有這種心理,這些家族式的企業就往往很難獲得外部人才的信任,并且在實際的晉升以及培訓中對于這些機會很難做到公正公平,通常不是以人員的自身工作能力作為實際的評判標準,往往只是將外部招聘的人員看做不是自己人那樣對待以及判斷。
1.4大學畢業生在民企工作的權益保障
民營企業自身的福利待遇以及職稱晉升方面都和一些事業單位或者國企央企等單位很難比較,這樣就使得一些高校畢業生在對民營企業的選擇中存在很多顧慮。按照相關調查表明,大部分畢業生不愿意去民營企業就業的原因主要就是,薪資比較低以及工作不穩定和福利比較少等原因。總之,造成大部分學生不愿意到民營企業中進行就業,并且這也是很多民營企業在對優秀的畢業生進行選擇中很困難。
2完善民營企業吸納大學生就業激勵機制
2.1搭建大學生就業網絡公共平臺
對于不同的行業以及不同的區域,民營企業需要為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招聘信息以及全面的民營企業就業服務指導,除了能夠為畢業生提供相關的就業指導之后,企業還需要能夠和大學生在相關的網絡平臺上實施信息的交流,以此來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之前奠定良好的基礎。
2.2政府進一步細化民企財政激勵政策
加強民營企業的財政激勵,比如,在一些民營企業中若是能夠吸納畢業生人員占到總職工人員數量的三成,就鞥狗享受一定的貸款扶持政策或者在兩年內免除相關的登記費用以及管理等費用;在通過相關部門進行審核之后,相對于一些比較穩定的畢業生所對企業做出的貢獻,可以申請領取對應的社會保險優惠以及崗位的補貼等。
2.3落實并完善大學生就業保障機制和管理體系建設
不斷加強和完善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保障制度以及相關的配套服務等,以此確保符合條件的學生以及相關的用人單機位能夠對政府的相關就業扶持政策能夠有效的享受,盡可能的有針對性的加強高校畢業生在自身的發展能力以及生存條件方面的服務。在學校的角度可以加強相關就業管理體系的資金投入,對學生從入校到畢業的每個環節都能夠實現有效的監督和重視。
2.4政府加強引導民企社會責任意識
企業需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并且成為自身自愿所承擔的一種自律行為,并且政府也能夠出臺相關的制度以及法律依據來加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例如,企業的生產安全以及產品質量的安全等等。政府通過這些相關的政策來強化企業對于社會秩序穩定的責任意識,并且這也是促進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主要方式。
3結語
總之,民營企業是當前社會發展中解決就業的主要方式,并且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就需要從多方面強化監督,對相關政策的落實有序執行,以此來維護高校畢業生的相關權益,確保高校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中獲得良好的保障。
作者:孫宗魁
參考文獻:
[1]孫站穩.完善大學生就業財稅政策研究[D].鄭州大學,2014.
[2]張婷婷.基于勝任素質模型的大學生可雇傭性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
[3]李亞慧.民營企業薪酬激勵機制的對策研究——以內蒙古為例[J].生產力研究,2010,12:202-204.
- 上一篇:大學生就業能力培訓論文
- 下一篇:大學生就業創業新媒體信息服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