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大學法制教育成效研究

時間:2022-02-26 12:31:00

導語:加強大學法制教育成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大學法制教育成效研究

為適應經濟社會和基礎教育發展的需要,江蘇三年制中師經過重組整合已升格為五年制高等師范學校,客觀上提高了師范教育發展層次,助推了基礎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同時,隨著小學生源的減少、本科師范院校的擴招,五年制師范學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隨之而來的是生源素質下降。高師學生面對不斷加大的就業壓力、家庭生活壓力、學習壓力、人際關系不和諧壓力,以及受不良影視作品、書籍和社會不良人員影響,部分學生產生心理困惑,部分學生出現拉幫結派、逃學上網等違反校紀現象,甚至出現偷盜師生財物、打架斗毆等違法現象。針對新的辦學形勢,加強法制教育已成為建設和諧校園,促進高師院校健康穩定發展的現實需要。江蘇高等師范學校發展現狀在一定程度上是全國高師院校發展的縮影,在一定層面上代表高師院校發展的基本狀況,加強法制教育已成為保障高師院校和諧發展的現實選擇。

高師院校作為教育系統的“工作母機”,其學生是基礎教育師資的主要來源,未來的老師既要具備高尚師德素質、扎實的專業理論、較強的專業技能,在社會法治進程不斷加快的新形勢下,又要具備較高的法律素質,加強法制教育,在長遠層面上更要通過未來老師的言傳身教培養廣大中小學生法律意識,促進整個社會法制建設的需要。因此,加強高師院校法制教育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必須不斷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緊緊圍繞“如何正確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問題,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健全法制宣傳教育長效工作機制,增強青年學生的法律意識,提高其運用法律能力,積極探索富有高師院校特色的法制教育新方法、新途徑、新模式。

一、健全管理體系,明確法制教育職責

院校領導思想上要高度重視法制教育,把此項工作列為學校主要工作,并進入學校考核體系。宿遷高師成立了由黨委書記、校長任組長的法制教育領導小組,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學校聯系社會公、檢、法力量,用好社會法制教育資源,聘請市公安局法制處處長為學校法制校長,定期請駐地公安分局領導來校檢查指導法制教育。學校制定并實施了《法制宣傳教育五年規劃》《法制教育工作方案》,細致明確了各部門法制教育職責,形成了組織嚴密,職責明確的法制教育管理體系。

二、實施規范管理,形成學生守法習慣

法制教育成效要通過學生良好的遵守法紀習慣體現和實現,宿遷高師針對五年制學生年齡跨度大,認知結構復雜,生源素質差異較大的情況,實施嚴格規范的常規管理,積極推動依法治校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學校將學生管理制度匯集,編印出《學生手冊》下發至每個學生,各系各班分別開展了學習《學生手冊》活動。每年都開展教學質量月、行為規范月和后勤保障服務月活動。在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和后勤保障服務的同時,通過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周、“兩室文化”建設周、文明禮儀規范周加強高師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通過學生會、校團委及班委會、團支部等學生組織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把貫徹學校制度與遵守法律法規有機統一,促進學生形成嚴守校規校紀、嚴守社會法制的良好習慣。

三、加強法律教學,增加學生法制學識

宿遷高師結合學生實際,進一步增加法制教育載體,對學生進行正規而系統的法制專項教育。

1.認真抓好法律課程教學與輔導。在教學計劃中根據學生成長和專業設置需要,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倫理常識》等相關課程,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教學手段,增強法制類課程的教學成效;專門制訂并實施了法制教育教學計劃,開展了“法律伴隨我成長”專題作文競賽。

2.組織學習單行法律文本。對五年制中前三年學生系統組織學習《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勞動法》等單行法。充分利用校內廣播站、電視臺等媒體,定期推出法制宣傳專題、專刊和專欄,形成全體學生學法的良好局面。

3.積極開設各種法律知識講座。為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學習與應用,學校邀請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同志為同學們做交通安全專題報告,舉行了“文明交通,從我做起”簽名活動;為加強《消防法》的學習與應用,學校邀請市安全消防咨詢服務部教員為同學們開設“珍惜生命、遠離火災”消防安全知識講座,向學生家長寄發《創建平安校園告家長書》,動員家長參與學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為宣傳普及《禁止傳銷條例》,邀請市工商局經檢支隊支隊長為同學們開設了《認識傳銷,抵制傳銷》知識講座;為有效防范電信詐騙犯罪,向學生及家長印發了《防范電信詐騙犯罪警方提示》和《告學生家長的公開信》;為實施《治安管理處罰法》,根據學校女生較多的實際,邀請市公安局警官開設了《女子自我防范知識講座》,開展了全校管制刀具清查活動,聯系市公安局、工商局對周邊的旅館、網吧進行了清查和整頓。通過系統的法律教與學,促進學生知曉法律,自覺守法。

四、開展德育活動,營造普法良好氛圍

宿遷高師把法制教育與德育工作有機結合,在德育活動中有機融入法制因素,做到兩者統一謀劃、統一實施。

1.加強生命教育。打架斗毆、自殺自殘、暴力傾向等現象與學生生命教育缺乏關聯極大。學校通過班主任、輔導員的積極引導,創建良好班集體,開展專題生命教育,凈化社會文化空間,組織學生到社會最底層體驗生活,到醫院感受生命殘缺的不幸,到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等活動,讓學生懂得人生寶貴、生命珍貴,教育學生學會調整心理,正確處理危機,增強抗挫折能力。

2.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學校開展了每月一個系列的德育主題教育活動;在每個系列活動中有機滲透法制教育內容。在全校學生中開展了誦讀《弟子規》及書寫《弟子規》毛筆、粉筆、硬筆三筆字比賽,利用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學生知書達理、遵章守紀,促進校園和諧。

五、關愛特殊群體,消除法制教育盲區

高師院校學生素質不同,發展狀況各異,有品學兼優學生、貧困生、學困生,還有一部分心理一時有障礙的學生,以及經常違紀的學生。對他們要注重教育公平,堅持思想教育不放松,持之以恒地開展針對性幫助,做到愛生如子,耐心施教,積極引導,促進成長。

1.關注學困生成長。學習成績一時下降或長期不理想的同學很容易自暴自棄,放棄努力,從而成為經常違紀,甚至是違法的學生。我校組織黨員、入黨積子、學干、團干、優秀團員對學習困難、成績不理想的同學結成學習幫扶對子,幫助他們盡快樹立信心,優化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

2.關注貧困生成長。貧困生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如果受到不良暗示,受到不公正看待,容易放棄學業,部分法紀觀念較弱同學可能因攀比而偷盜。我校通過“獎、勤、減、免、補、緩”等綜合措施,對貧困生提供各種幫助。我校每年評選并頒發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達60余萬元,每年資助學生達3000余人次,資助總金額達近500萬元,組織師生對貧困生談心,幫助他們戰勝困難,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輟學。

3.關愛心理問題學生成長。部分學生因為性格孤僻、早戀中被異性拒絕、家庭矛盾、父母離異、就業壓力、教育不當等因素成為具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引導不好就會成為違紀違法多發群體。我校通過緊密聯系家庭和社會,加強教育引導;通過加強專轉本工作,拓寬就業渠道;通過開展專業技能訓練及比賽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通過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異性交往,樹立良好戀愛觀;通過心理咨詢室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給予學生真心實意的關懷關愛,幫助一時有心理障礙的同學能夠走出心理陰霾,健康成長。

我校緊密結合校情、生情、學情,通過多措并舉加強法制教育,促進學生形成正確法制觀念,從“知法”、“守法”到“懂法”、“用法”,廣大同學主動學法、自覺守法已蔚然成風,逐漸形成了富有高師院校特色的法制教育新模式。學校教育教學井然有序,和諧文明校園正在形成。因德育、法制教育等工作成效卓著,我校先后被評為江蘇省文明校園”、“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黨建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藝術教育特色單位”、“市黨建工作先進集體”、“市文明校園”。法制教育有力促進了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