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法制教育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05-30 10:32:26
導語:大學生法制教育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期的高校教育重視專業知識的提升和人才培養,但是在提升學生法制意識上還有明顯的缺陷,本文在分析當代大學教育中法制教育開展的現狀同時,依據黨中央關于進一步依法治國的總體思路有針對性的提出改善高校法制教育現狀的解決辦法和應對策略,為強化公民法制意識形態提供寶貴思路。
一、當代大學教育中法制教育開展的重要意義
依法治國理念的提出為當下大學教育提出了嶄新的課題,為高校德育教育創設了新的教育內容和思路。在現今的學校教育中,以大學生為教育主體的教學內容中多以職業教育為主,以健康心理養成和能力培養為輔,用多種教育手段加以強化。但是隨著依法治國理念的深入研討,依法治校工作的有序開展,就要求大學生在強化職業意識的同時,強化法律精神,增加法制意識,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在大學生在學習狀態最佳時期和人格養成的最重要時期,讓法律意識深入內心,形成影響其人生軌跡的重要理念和精神。這對學生身心發展會形成重要意義,對強化依法治國理念的養成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在當下大學教育中的法制教育開展明顯滯后,大學生因為不懂法、不知法而產生的違法惡性事件屢見不鮮。這其中犯罪的不乏高材生,更有高學歷的碩士、博士,他們在注重學業成績的同時,缺乏法律意識,有的殘忍傷害野生動物,有的向同學投毒,更有的將屠刀伸向了自己的父母。這種學生從一定層面上暴露了我國教育過度強化應試,追求學習成績的片面性,更加暴露了高校教育中法制教育的缺失,學生法制意識的淡薄。
二、大學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問題
教育主體對大學生法制教育關注不夠,投入不足。大學教育中整體課程設置偏重于專業課程,僅有一門與法制教育有關的課程是《法律基礎》,這門課程側重的是對中國現行法律的了解,但是對如何強化學生形成法律意識卻探討不夠深入,也沒有將其作為主體內容來加以講解,自然也不能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事實上,大學教育在專業素質培養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的人格養成,提升人才的綜合素質,形成正確的法律意識是良好人格養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一個環節。大學教育中整體施教主體對法律意識養成的忽視是不正常的,這需要我們在大學教育中加以探索。法制教育結構不足,內容單一,缺乏時效性。在現行大學教育的課程中,除法律專業學生會系統學習到法律知識外,其他專業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僅僅是個皮毛。講解中更多的偏重于對現行法律的認識,這是知識層面的認知,教學形式上也僅僅停留于課堂。事實上,法制意識養成教育應該是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過程,需要受教育者的主動參與,教育實踐環節在教育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如何讓學生更加深入,更加真切的了解到法律這把利刃的作用,必須讓他們切身的感受到法律的威嚴,體會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真正要義,最終促成其法律意識的逐步養成。
三、大學創新法制教育的探索
(一)改善法制教學模式,強化學生主體性
改善當先單一的法制教學模式,將法制教育按照學生年齡階段、年級層次,逐步深入到大學生的各個階段教育中。同時結合學生在各個階段行為意識的養成,讓法制意識成為自身行為養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教育,讓正確的法制觀念在潛移默化中初步形成。如將校風校級學習與憲法常識相結合,將消防演練與消防法規相結合,將疾病防控、安全教育與物權法、人權法相結合,將軍訓和兵役法相結合等等,讓法制教育深入到大學生各階段學習的整體層面,讓學生能夠充分意識到法律意識的形成對一個健康人格的形成是至關重要的。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認知標準,行為意識,讓學生在學習中自由體會,深入思考,從課堂單純由老師說教改為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自學為輔的教育理念,貫穿活動訓練,真實案件再現等教學模式,讓學生重視理論知識,又對新型的法制教育不產生逆反,調動其在課下的積極準備,課上的積極參與與配合,讓學生能在潛意識中強化法律意識,并不斷進行自我構建。
(二)拓寬法制教育內容,強化實踐性
一是現場體驗。在有條件的大學可以組織部分學生參觀法律機構或參與法院庭審,參觀監獄或戒毒所。學生在參觀或參與的過程中,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嚴重危害,提高認識。二是專題講座。邀請法學專家到校為大學生開展法律專題知識講座,將與學生學習和未來工作有關的法律知識深入淺出的教給學生,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一個健康人格的形成一定要注重兩個素質的提升,一個是個人道德修養,一個是法律意識,將提升個人法律意識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上。三是法律援助。由法學系學生組成法律援助社團,讓學生在教中得到鍛煉、提升,讓被援助的學生在學中得到陶冶和收獲。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是目前學生學習探索的新途徑,互助的過程也是自我提升的過程,讓法律為學生插上一雙翅膀。四是組織活動。組織豐富多彩的以法律為主題的活動,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加以宣傳,用小品、手抄報、戲劇等多種形式將學生感興趣的法律專題凸顯出來,宣傳法律意識形成的重要意義。
(三)增加法制教育渠道,充分發揮新型多媒體優勢
充分運用校園網絡的重要作用,利用多媒體廣泛的宣傳法制教育,建立網絡推廣宣傳機制,用QQ、微信等多媒體,讓學生跟親近的感受到法律就在我身邊,讓他們更自然的接受法律,知法、懂法。高校可以以院系為單位,建立公眾號,定期推出法律知識和社會法律問題熱點分析,潛移默化的學習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法制教育進校園,讓法制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讓法制教育走進校園的方方面面,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利用畫廊、櫥窗、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將法律知識隨時隨處的展現在上面。用主題班會的形式對專題法律常識加以理解,總結,進而提升學校依法治校的水平,讓依法治國的理念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促使大學生整體人格修養的提升,促使大學教育培養出更加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
作者:孫越 單位:北華大學師范分院
- 上一篇: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關聯性研究
- 下一篇:高等職業院校法制教育的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