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技工學校法制教育
時間:2022-07-13 10:40:50
導語:淺談技工學校法制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制定和頒布,是加強青少年德育建設的一個重大舉措。學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陣地,需切實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及法制教育,提高學校德育管理的實效性。長期以來,在技工學校,經常會將德育教育與政治教育混為一談,甚至以政治教育取代德育教育,造成學校德育教育的弱化。筆者所在學校雖然培養出了第44屆世界技能比賽的冠軍,但早期的德育教育也被弱化了。目前,很多技工學校重技能、輕德育,將技能培訓放在第一位。筆者認為,要將學生培養成一流的技工,必須使學生具備兩方面的能力,即在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法制觀念的前提條件下,達到專業過硬、技術一流。有人曾經這樣說:“如果學校是一個工廠,那么它將生產出四類產品:第一類是合格產品,即學生離開學校后,成為專業技術好、完全學會全部專業知識,并能恰如其分地運用專業知識的人;第二類是瑕疵產品,即學生離開學校時,存在一定的技術缺陷,例如,一個汽修專業的學生可能在汽車底盤、發動機方面的技術相當精湛,但卻對汽車電路一知半解;第三類是假冒偽劣產品,即學生在學校時混日子,其技術學習完全趨向于零,更有甚者,離開學校時和剛來到學校時沒有多大的改變;第四類是危險品,即學生離開學校后,對社會、對他人來說都會帶來危險。”這里提到的前面三類都是專業教師開展專業技術教育的結果,而第四類就是德育工作的結果。目前,很多學校無論是技工學校,還是本科院校、高職高專院校,都只注重前三個方面的培養,而忽略了法制教育。藥家鑫案、劉海洋案……就是最好的反例。劉海洋曾說:“我曾經在書中讀到熊的嗅覺很敏感,分辨東西的能力特別強。但人們又總說‘笨狗熊’。究竟哪個說法對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我想驗證一下狗熊到底笨不笨。”從案件中不難看出,劉海洋是高中政治教育的合格產品,“準確”地運用了政治學觀點,但這個“準確”讓人無不感到學校教育的失敗,凸顯出法制教育在現實生活中的淡薄和缺失。在技工學校也有類似的案件,例如,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越過校園網防火墻,進入內網修改學生成績,這些學生都是專業上的合格品,行為上卻是危險品。另外,一些學校的許多做法流于形式,只為完成任務。例如,實行的德育量化考核評比,要求學生不曠課、不早退,不違反校紀校規,但沒有從行為上去引導學生,疏于管理和教育,甚至放任自流,只對違紀的學生給予處分,動輒采取勸退、開除等簡單而不負責任的做法,使這些學生流入社會后,極易成為失足青少年。也有部分技工學校的德育教學停留在表面,只注重表面功夫。法制教育工作同樣如此,教師僅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傳授法律條文為重點。我國技工學校普遍安排20學時左右的法律基礎課堂教學,教師教學停留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層面,部分學校甚至安排非專業教師教學。這些與德育教育中的法制教育要求相差甚遠。
二、對技工學校德育教育中法制教育工作的認識和建議
法制教育是德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通過加強法制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和法制觀念,使他們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在學生中進行法制教育,傳播法律知識,對于增強學生法制觀念和提高學法、用法、知法、守法的自覺性,確保學生健康成長,促進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和建設法治國家,意義重大。技工學校的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一,學生理論學習能力和動力不足,素質有待提高。目前,普通高等學校招生主要通過高考,而技工學校的學生則大多是普通高校的“落榜生”,技工學校被世人誤解成“收容所”,是學生逃避現實的場所。社會也普遍認為技工學校學生的能力遠遠低于普通高校,導致技工學校的畢業生缺少繼續深造的后勁,也造成其心理不平衡、自信心不足,習慣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生活。第二,心理問題普遍存在。長期以來,技工學校的學生在中學階段一直受到忽視,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被視為“問題學生”,是“異常人”,所以在這種環境下生活成長的孩子,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自卑心理、放任心理、逆反心理、仇恨心理等在技工學校的學生身上非常常見。有些技工學校的教師經常感嘆:“我的那些學生簡直是無藥可救了。”教育者不能正視自己的教育對象,也是現實中存在的現象。馬加爵案就是一個很有力的證明,極端個人主義、心理極度扭曲是最后導致他親手殺害四名室友的根本原因。第三,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較差,自由散漫習性較重。一些技工學校的學生太過于自由自在、我行我素,沒有遵守規章制度的習慣。例如,對學校的正規作息時間不滿意,破壞路燈及寢室用品,踢壞寢室門窗,在熄燈后制造噪音、起哄,亂扔雜物,毀壞公物等,更有甚者造成傷人事故、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等。第四,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專業性、適應性強。技工學校是學生進入社會前的最后一站,他們渴望融入社會,所以學習專業技能、適應環境相當迅速,但也因為思想活躍、對社會好奇,不免沖動、盲從。例如,向往新生事物,但卻比較盲目,不能完全自我控制。第五,技工學校的學生出現違法違紀行為多因金錢而起,受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技工學校多發生偷盜案件,甚至某校發現數十名學生集體在外租房看黃色電影事件。技工學校的學生不守法源于其缺少法律知識,欠缺法律意識。技工學校的學生是一群彷徨于少年和成年之間的特殊群體,少年的稚氣、青年人的朝氣,在他們身上都有體現,他們在躁動不安的青春中不斷發展成熟。針對技工學校學生的現狀及身心特點,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如下方式在德育過程中開展法制教育。第一,將法制教育與法律知識的普及相結合,以法律知識為基礎。有知識打底,意識才得以產生;沒有法律知識做底蘊,是很難形成法律意識的。要改變思想政治教育的觀念,筆者學校以法律基礎、道德法律與經濟常識等課程教學為主渠道,倡導學生學法、知法、懂法、守法。法律精神的確立不是靠短暫的法律基礎課的學習就能培養出來的,但法律基礎課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基本目的是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使他們掌握法學的基本觀點、概念和原理,以學法為核心,做到知法、懂法、守法,養成法律習慣和法律評價能力。另外,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開展教學,以法律基礎內容為主,從培養學生的內在驅動力、自信心以及興趣入手。第二,法制教育的內容要緊跟形勢發展,隨著社會而發展,教學不完全依賴教材,而是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入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啟發學生分析基本的法律現象和法律問題。例如,筆者所在學校出現了學生偷拍女生穿著較少的裝扮,在學校貼吧、論壇廣泛傳播,就此教師開設文明網絡傳播、保護隱私權等專題法制教育,讓學生從身邊的案件出發感受到法律的存在,分析法律問題,培養法制思維。第三,法制教育與價值觀的培養必須同時進行,既教授學生相關的法律知識,又要激發學生的法律意識,還要注重學生法治觀念、權利和義務意識、程序意識等的培養。在實施法治教育的同時,還可以開展一些法制活動,例如“3•15”校園維權、模擬法庭等。第四,培養和提升教師的素養。學校是教書育人的機構,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雙邊活動的場所。在教育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學校法制教育工作的具體實施者。教師要教會學生學法、懂法、守法,要在教育學生時,依法進行管理。要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必須先提高教師的法律觀念,杜絕教師濫竽充數,以完成任務為目標而進行教學。第五,學校應加大德育教育硬件設施的投入,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充分利用主題班會、板報等開展法律活動。
總之,技工學校必須讓法律的警鐘在校園內長鳴,要讓技工學校的學生走向社會后做一個合格的技術型人才,懂法、守法,并勇于同違法亂紀行為做斗爭。只有這樣,才能使技工學校學生的法律素質得以提高,才能達到德育、法育的教學目標,從而整體提升技工學校的綜合競爭能力,提升整個中華民族的競爭力和法制觀念,貫徹法制思想,達到法治的目的。
作者:李志華 單位:廣東省機械高級技工學校
- 上一篇:藝術教育的缺失及影響
- 下一篇:淺析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