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法制教育理性思考

時間:2022-10-17 03:35:49

導語:職業院校法制教育理性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院校法制教育理性思考

摘要:隨著當前社會法制建設的不斷發展,法制教育已在各個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職業院校作為培養合格職業人才、提高學生法律素養的主要力量,是最為基礎的教育。然而,職業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卻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重視程度欠缺;教育內容缺乏實用性;教育方法單一;缺少教育的評價。基于此,要利用各種手段優化職業院校的法制教育:提高對法制教育的認識;突出法制教育的實用性;豐富法制教育的教學方法;拓寬法制教育的傳播渠道;完善法制教育的評價機制。

關鍵詞:職業院校;法制教育;途徑

加強民主與法制教育是新時期基礎教育內容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當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法制教育越來越彰顯出它作為基礎教育內容之一的重要位置。從國家層面來看,要培養合格公民,需要深入普法。職業院校作為培養未來職業人才的主力軍,理應使學生知法、守法,減少犯罪。

一、職業院校開展法制教育的價值考量

(一)國家:培養合格公民要求職業院校開展法制教育。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法制教育作為提高全民素質的基礎教育內容之一,承擔著培養合格社會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學生作為社會公民的一部分,既是小康社會的建設者,也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建設者和實踐者。學校有義務為學生提供提高其法律素質的基本法律知識和法律教育,使其能夠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能夠認識自我與社會,能夠理解和履行公民的責任與義務,能夠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等。(二)社會:未來職業發展亟需職業院校開展法制教育。職業院校是培養我國未來職業人才的重要基地。未來職業人才對相關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其法律素養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的實現與否。社會現代化程度越高,職業分工就越細,對職業人才的要求也就越高,學校如果缺乏對學生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的培養,他們就很難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由此,在職業院校開展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三)個人:自身需要要求職業院校學生具備法律素養。職業院校開展法制教育,可以使學生在學法、懂法的基礎上,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勇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自覺維護法律尊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民終身教育”思想中明確將人的發展看成是教育的核心,特別強調發展教育不能只限于滿足升學和就業需要等外在的工具價值,應從“國家”和“社會”的視角來看待職業院校的法制教育,這一思想為職業院校法制教育功能的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職業院校的法制教育應追求其內在的價值,要關注學生的發展需求。

二、職業院校開展法制教育的現實追問

職業院校法制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眾多問題,導致其效果不容樂觀,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一)職業院校對法制教育的重視程度欠缺。職業院校對法制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表現在缺少對法制教育的明確定位。從教育主體中的教師方面來看,法制教育授課教師多為輔導員及思想政治課教師,他們并非專業的法律教師。從教材方面看,職業法律法規不完善,造成職業院校教學素材缺乏,從而使職業院校的職業法律法規教育、高素質職業人才培養受到了極大制約。此外,法制教育課時量不足,難以為學生傳授系統、連貫的法律知識。從受教育者方面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學校難以通過法制教育使學生掌握法律知識,難以培養學生的法律觀念及法律意識,規范其法律的行為。綜上所述,這些因素直接導致沒能賦予法制教育其應有地位的結果。(二)職業院校法制教育內容缺乏實用性。法制教育是一項綜合性的教育,需要對學生進行知、情、意、行的培養。目前的法制教育,只是停留在讓學生知法的層面上,并將法制教育歸類于德育教育之中。法制教育的內容也都是統一的法律知識,缺少對不同專業學生的觀照,缺乏針對性,同時也缺少對學生法律情感、法律行為及法律素養的培養。這種做法,大大降低了法制教育的效果,限制了學生法律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三)職業院校開展法制教育的方法單一。職業院校開展法制教育的方法以單一的知識傳授為主,導致學生對法制教育的學習缺乏興趣,缺少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動力。單一的教育方法,難以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難以提升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難以實現學生個人的突破和發展。(四)職業院校法制教育教授的渠道狹窄。職業院校法制教育教授的渠道,只有學校的課堂教學。學生法律觀念的確立,法律意識的培養,法律行為的規范,除了要接受學校的正規教育外,還需要在家庭和社會中加以引導和規范。憑借學校的單一力量,很難完成對學生法制教育的系統培養。只有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培養出法律意識強烈、法律行為規范的高素質職業人才。(五)缺少對職業院校法制教育的評價。法制教育是一項培養學生法律知識、法律情感、法律意志、法律行為,最終使學生形成法律素養的教育活動。目前,對法治教育的評價只有期末考試成績,缺乏對法制教育的過程性評價,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評價體系,法制教育自然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三、優化職業院校法制教育實施途徑的建議

(一)提高對法制教育的認識。首先,作為職業院校應該對法制教育給予明確的定位,并制定法制教育的目標和課程標準。法制教育課程中,基本的法律知識是所有學生都必須要掌握的,同時,還應兼顧不同專業的特點,制定與該專業相關的法律知識,讓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其次,把法制教育移植于思想道德教育之中,難以達到法制教育的目的,應該將思想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分離開來,形成獨立的法制教育目標及課程標準,建立專業的教師隊伍,賦予法制教育應有的地位。(二)突出法制教育的實用性。職業院校的法制教育主要是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和完成的,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需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渠道作用的同時,突出法制教育的實用性。法制教育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密切聯系的課程,在注重其理論性的同時更應該突出其實踐性。首先,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教學內容的不同,安排不同的實踐活動,突出其實用性;其次,教學內容應該有所傾向,法制教育的內容應該與所學專業密切相關,真正意義上發揮法制教育的育人功能,突出其實用價值。(三)豐富法制教育的教學方法。法制教育內容本身枯燥無味,如果教師一味地運用講授式方法教學,會降低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學生對法制教育的錯誤認識,可能導致其對法制教育的片面理解,進而影響法制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法制教育授課教師應該豐富法制教育教學方法,實施全方位深入細致的法制教育。教師可以通過對相關案例的分析組織教學,進行課堂法律事件模擬,開展法律知識競賽,舉辦相關的法制講座,采用課堂討論及公開課等方式優化法制教育途徑,使學生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對法律知識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四)拓寬法制教育的傳播渠道。法制教育是一個系統的、綜合的課程,僅通過一堂課,幾課時的教學,很難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法制意識、法制行為。這些觀念和行為都是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積累的,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的共同努力。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建立法律社團,在社團里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及身邊有關法律方面的問題進行探討,組織不同專業的學生開展法律知識競賽等;教師可以通過召開主題班會的形式開展法制教育,在整個校園中形成濃厚的法制氛圍。學校密切聯系社會,組織不同專業的學生旁聽與自己專業相關案件的審理,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法律與我們密切相關,讓學生對法律有更加直觀的感受。每年的憲法宣傳日、維權日可以讓學生走出校園,參與守法維權的過程。(五)完善法制教育的評價機制。要想把法制教育落到實處,必須賦予法制教育完善的評價機制,這是優化職業院校法制教育途徑的有利保障。用教育的過程性評價代替期末考試的結果性評價,因為僅憑一門課的期末考試分數很難準確、真實地考察到學生法制教育的學習成果。要讓法制教育深入學生內心,培養學生不但要知法,還要守法和用法,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作者:葛媛媛 洪 峻 單位: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任波.終身教育視域下中高職課程銜接的對策探析[J].遼寧教育,2014,(11):39-41.

[2]宋世杰,高紅梅.國外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啟示和借鑒[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12):7-8.

[3]邱莉芝,張娟娟.高職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高教論壇,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