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推行學分制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6 10:28:00

導語:成人高等教育推行學分制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成人高等教育推行學分制分析論文

一、成人高等教育推行學分制的障礙

(一)辦學指導思想的偏差

發展成人教育應該是普通高校的基本任務之一。經過多年發展,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已占有一席之地。但總的來說,高校領導大多缺乏對成人高等教育的正確認識。或認為成人高等教育層次低、質量差、不正規,其前途將被普通高等教育或高等職業教育所替代;或認為舉辦成人高教會擠占全日制高校的辦學資源,影響高校普通教育的質量;或把舉辦成人高教當成是單純的創收手段,認為舉辦成人高教只是權宜之計,迫不得已而為之。這些不正確的認識往往導致在實踐中輕視或歧視成人教育,一旦成教與普教出現矛盾時,往往犧牲成教的發展為普教讓路。

目前,在高校中還普遍存在兩種傾向:一是重點大學辦學層次明顯高移,主要精力投入在全日制本科、研究生教育和科學研究的發展上,成人教育辦學規模在擴大而地位卻在降低,規劃排不上,工作列不進,辦學資源遭貶斥、排擠,成人教育備受輕視,顯得可有可無;二是一些地方高校出于追求經濟利益的目的來對待成人教育,通過發展成人高教改善辦學條件和提高教職工的福利待遇,往往重創收、輕管理,重規模、輕培養,把成人教育作為“副業”來抓。由于辦學思想不端正、認識不到位和主要精力的明顯轉移,成人教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關懷,直接導致了成人高教改革意識的淡薄,喪失了以往以改革開辟市場、以改革求生存和發展的勁頭,因循守舊,安于現狀,缺乏與時俱進的改革精神和應有的改革熱情與力度,教學改革停滯不前。

(二)教學資源不足

學分制以選課制為基礎,因此必須開出足夠數量的、高水平的選修課和重復課,以滿足學員多樣化的選課要求,同時還要加強對學員選課的科學指導。學分制教學管理比學年制教學管理復雜得多,這就要求學校能夠提供較多的優秀教師,較完備的課程選擇體系,較強的實驗、實踐支撐能力及其開放性,有成效的后勤保證及服務系統,較新的學員管理理念、制度和方式,要求在更高層次上實行更加有序的管理。而目前,無論是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還是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教,都不同程度存在著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近年來,隨著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急劇擴張,普通高校的師資、設備及場地等教學資源普遍十分緊張。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由于“先天不足”,加之政策調整,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由主業降為副業,成人教育所能占用的教學資源更是捉襟見肘。由于教學資源匱乏,普通教育的教學科研任務已壓得教師透不過氣來,教師投入到成人教育上的精力更為不足。成人高等教育規模擴大了,工作內容增加了,成教管理隊伍卻是寥寥數人,忙里忙外,疲于應付,改革自是無暇顧及了。

(三)專業設置不均衡

成人高等教育的專業設置除了與普通高等教育有著共性外,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成人高等教育更直接地面向市場和社會,體現了社會需求的緊迫性和求學者崗位工作或轉崗、擇崗需要的急切性。成人高等教育專業設置以市場需求變化為依據,相對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成人高等教育專業設置在更貼近社會需求、更具靈活性的同時,也帶有較大盲目性。如偏重社會熱門專業,缺乏人才需求的科學預測和專業設置的長遠規劃;招生專業頻繁變化,缺乏連續性;招生規模波動大,專業間不平衡,缺乏穩定性;專業設置差異過大,使得專業間難以溝通、融合,難以形成專業群和課程群。這些因素都影響了學分制的實施。

(四)成人教育及相關教育間溝通不夠

成人高等教育內部、成人高等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之間近年來雖然加強了橫向聯系和溝通,然而“各自為政”的現象依然存在,“壁壘森嚴”的狀況仍沒有改觀。校內、校際各種類型和層次教育之間缺乏應有的溝通與銜接,校內、校際間相同要求課程的互選和成績的互認還不順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分制的實施。

二、推進成人高等教育學分制的對策

推行學分制是成人高教由封閉走向開放的必然演進趨勢,也是新時期成人高教自身與時俱進的迫切需要。盡管成人高教推行學分制障礙重重,但是只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正視所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大膽探索,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就能推進成人高教學分制的穩步實施。

(一)轉變教育觀念,端正辦學思想

實行學分制,不僅是教學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而且也是教育思想和觀念的一次重要轉變。對于成人高等教育來講,推行學分制根本問題不在于學分的計算和教學管理操作程序的設計,而在于對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以及成人高等教育地位、作用等深層問題的重新審視。要真正認識到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成人教育是高等院校的基本任務,是高等院校更積極、更主動、更有效地服務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要確立成人高等教育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的教育觀,樹立尊重個人發展的教育價值觀,把學員個人的和諧、自由發展作為人才培養規格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人才培養上,必須從以知識傳授為主轉向為培養學生的技能和能力,特別是創新意識、創造才能和創造個性的培養。要充分意識到,推行學分制是成人高等教育適應社會轉型的需要,有利于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有利于多樣性人才的培養,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有利于發揮成人高等教育自身活力和辦學特色。只有全校上下統一認識,增強改革意識,齊心協力,才能推進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管理由學年制向學分制的平穩過渡。

(二)加大投入,優化配置教育資源

實行學分制需要有一個支撐體系,需要有較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及各方面的支持和參與。當前,迫切需要改變成人教育長期以來低標準收費的狀況,逐步提高成人高教收費標準,同時對成人教育學費中用于日常教學的經費比例也要作出明確要求。學校要切實做到對普通教育與成人教育一視同仁,使成教與普教協調發展,資源共享。同時,學校成人教育也應不斷拓展發展空間,使學校成人教育繼續向社會延伸,大力開展聯合辦學,使社會資源與學校資源溝通有無。教育部新出臺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鼓勵高校間開展師資共享以及聘請企業和社會著名人士到高校兼職和任課。”學校成人教育應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依托社會,建立相對穩定的校外辦學基地,建設校內外專兼職相結合的高素質成人高教師資隊伍。

推行學分制后,教學管理工作更為復雜,需要教學管理人員既熟悉業務,又有較強的服務意識,懂得科學管理原理,并能掌握計算機信息處理等現代化管理手段。這就要求成人高校和舉辦成人高教的普通高校要高度重視成教管理隊伍建設,確保人員編制,加強業務培訓,重視現代化手段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熟練操作和運營學分制的管理過程。

(三)建立相互溝通、相互銜接的教育體系

推行學分制,必須打破目前“條塊分割”的格局。早在1988年,原國家教委就在《關于促進成人高等教育聯合辦學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對廣播電視高等教育、普通高校函授教育和高等自學考試這三類教育,應在教學計劃、教學內容進行改革、互相溝通的基礎上,改革這三類教育的學籍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同一專業范圍內的學生,在不改變學籍的前提下,自由選擇學習形式,所讀課程考試、考核成績(學分),三類教育相互承認。這樣可以增進各類成人教育的活力,減少學員對已掌握的某些知識和某門課程不必要的重復學習,使他們空出時間用于其他課程的學習和工作。”當前,條件具備的成人高校,可用互相承認學分的辦法推行校際間和學校內部的聯合,挖掘資源配置潛力,促進傳統函授教育改革,加速推進成人高教現代化進程,使函授教育融入現代遠程教育行列,發揮規模優勢,為學員提供優質教育服務。從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化社會的目標出發,建立起成人高等教育電大、函授、夜大、自學考試等不同形式相同層次之間銜接的人才培養機制,以及學員的相互選課和學分通用的運行機制,實現不同類型和層次教育之間的溝通與銜接,為學員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更加靈活的學習方式。

(四)實行先試點、后推廣的辦法

成人高等教育推行學分制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諸多因素,其中學校內部條件和社會外部條件是實行學分制的前提,條件的變化是漸進的過程,這就決定了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盡管學分制有其利,但執行得不好亦可導致其弊。這就要求在推進學分制的過程中,采用分階段實施的方案,循序漸進,注意抓好試點工作。可鼓勵一部分有積極性且學校內部具備條件的專業先行試點。如普通高校可先在夜大學中試點。夜大學生主要來自于本市,可利用晚上和雙休日授課,在時間安排上比函授生便利,待夜大學在管理上取得一定經驗后,再推廣到函授教育。亦可先試行學年學分制,待條件成熟再逐步向學分制過渡。在試點中注意積累經驗,逐步由點及面加以推廣,切忌不顧條件一哄而上或按同一模式推行學分制。

摘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推行學分制已是大勢所趨,但在實際推行過程中卻障礙重重,舉步維艱。因此,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如端正辦學思想、優化教學資源配置、建立相互溝通銜接的教育體系,實行先試點后推廣等,積極推進成人高教學分制的穩步實施。

關鍵詞:成人高等教育;學分制;障礙;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