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對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淺析論文

時間:2022-07-05 05:44:00

導語:輔導員對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淺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輔導員對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淺析論文

摘要:大學新生思想教育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關鍵,學習環境和心理的變化會引起大學新生的不適應,作為高校輔導員應及時深入地了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特征,有針對新地做好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導大學生快步,健康的適應大學生活。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特點;新生思想教育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領軍者和指導者,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的高中學生,對美好的大學生活存在著新鮮與好奇,對自己的未來都充滿著憧憬與幻想。大學一年級是高中向大學的轉變期,是幻想向成熟的蛻變期,人生發展的萌芽期,是學生走向成熟的關鍵環節,那么正確引導他們未成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思想教育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根據新生入學后的表現特征,準確掌握其思想行為特點,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加以教育和引導,是輔導員做好新生管理工作的重點。

一、大學新生的思想特點

作為新時代的輔導員,應細致的分析掌握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各種特點。包括學習、心理、生理上的變化。剛剛走進大學校園的大學生,常常可能出現如下心理特征:

1.家庭生活中的依賴與學校生活的獨立出現矛盾,高中生的活動范圍是有限的,一般只限于家庭和學校,大多數學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切由家長包辦。來到大學,環境變了,一切都要自己動手,困難不少。因此,他們常有孤獨感,大部分學生自理能力、獨立生活能力普遍弱。這就需要他們擺脫對家庭的依賴,開始獨立生活。

2.理想中的大學與現實的落差,新生易感到失落。經過激烈的競爭考入大學,新生大都對大學充滿了無限的向往與期望。然而部分新生在進入大學后發現現實中的大學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部分新生看到大學里人才薈萃,而自己的文體、藝術、社交等方面與別人存在差距,不再是中學時期的“佼佼者”,都極易產生失落感。

3.學習目標的迷失,新生易感到空虛。高中的目標就是考上大學,但一旦考入大學,有的學生便認為進了“保險箱”,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讓緊張疲憊的身心放松。有的學生則是因高考成績不理想,對學校或專業不滿意,因而情緒低落,精神空虛,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便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打撲克、玩游戲、談情說愛上,甚至酗酒、打架斗毆,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4.學習環境及管理方式改變,使新生感到不適應。高中階段是應試教育,課上滿堂灌,課下題海戰,一切有老師抱著走、趕著走,老師和家長管得嚴。進入大學之后無論在課程安排、教學方式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上課,同學與老師很少見面,學習完全靠自覺。一些不能適應此種學習方式的同學會產生自由自在無所事事的輕松感,不知道如何運用時間高校學習,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下滑,加之長期處于順境,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弱,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這部分學生極易感到彷徨,以致于不思進取,荒廢學業。這就需要學生改變學習模式,增強自己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5.人際交往不適應,新生易感到孤獨。高中時他們的社會活動基本上是封閉的,進入大學后,新生需要學會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由于同一寢室或同一班級的同學分別來自不同的地方,生活習慣、興趣愛好、處事方式各不相同,并且現在新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都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對家庭的依賴性較強,事事以自我為中心,缺乏人際交往的技巧與能力,因此,在交往過程中,常因互不了解,溝通不足,而導致同學間的沖突和矛盾時有發生。但他們內心又渴望理解,尋求友誼,如果在現實中不能得到滿足,便會感到孤獨和壓抑。

6.受經濟拮據困擾,新生易感到自卑。新生中有的學生來自偏遠的農村,或因家庭出現變故,家庭經濟負擔過重,入校后與部分條件優越的同齡人相比,家庭貧困的新生極容易產生自卑。他們常因交不起學費,思想壓力過大,認為自己拖累父母而感到內疚,甚至產生休學、輟學的想法。

二、瞄準細節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

1.閱讀新生檔案

輔導員是大學生成長發展的指引者,新生檔案信息是輔導員最初了解學生基本情況的重要途徑。新生報道后,輔導員要認真閱讀新生檔案,了解掌握學生高中時期的思想政治素質、學習成績、個人特長、家庭等各方面情況,掌握一手資料,做到心中有數,針對每位學生的不同特點,做好新生入學后的教育管理。

2.對新生進行良好的入學教育

入學以來的思想教育是要慢慢的滲透的,“嚴厲”不再是大學管理的代名詞,管與教的結合是適應時展的需要。了解學校、了解學校規章制度、了解所學專業及將來就業形式是學生必須要了解、遵守和思考的。入學教育可以從一下三方面進行,一是加強對新生的人生觀教育。人生觀是把握人生方向,選擇人生道路的指南。可以通過開展專題講座、主題團活、主題班會等形式,幫助新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習動力,增強學習積極性。二是加強校紀校規教育。幫助學生培養自立自律的能力。還可以組織專題的法律知識講座,讓學生增加法律意識,為維護正常的教學紀生活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加強專業教育。讓新生對所學專業的課程設置、研究內容、發展方向及就業前景有一個初步的了解。3.關心新生中的貧困生

貧困生是新生中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他們總普遍存在這一種自卑感和孤獨感,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對新生整體的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貧困生,一方面要加強他們與整體的融合,讓他們得到整個班集體的認同;另一方面要鼓勵他們增強自信心,讓他們正確認識問題,明確努力的目標。

4.加強班風、學風建設

班風、學風是一個班級學生精神狀態的重要指標。一是通過組織各種比賽、競賽等形式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二是幫助新生樹立奮斗目標。三是搭建全方位的溝通橋梁。輔導員及時向任課老師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現代社會中的企業需要的是團隊合作,在校期間就要全面努力培養大學生的合作意識,才能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5.抓好文明寢室建設

熱愛、關系學生,了解學生,幫助、指導學生,是老師的職責。只有從大一學生剛入校就深入到學生中去,才能從認識學生大熟悉學生進而了解學生,從而,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學生。輔導員要想看到學生生活最真實的一面,那就要主動走進學生寢室。寢室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陣地。我們知道,環境對人的影響作用有時是無法估量的。搞好寢室的管理和建設,對校風、系風、班集體的建設和新生的健康成長都有重要意義,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小群體。寢室還是新生入學后,學生間認識最早,接觸最多,交往、談心最直接的地方。要立足于抓早,注意抓細,引導他們建設和管理好寢室,以減輕他們的孤獨感,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在健康的、有愛的、整潔文明的寢室里愉快的生活。

6.健全班委會,發揮小干部的大作用

積極進取、團結協作好的班干部隊伍,是班級的領導核心,他們是班級各項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橋梁,為了選拔那些愿意為班級服務,又有一定組織管理能力品學兼優的學生擔任班干部,不妨采取毛遂自薦、競選演講、再投票選舉的辦法產生首屆班委會和團支部。讓更多學生有參與和展現自己的機會。班團干一旦確定下(下轉208頁)(上接207頁)來,要及時進行思想教育和個別思想教育,使其端正動機,明確各自的職責,樹立為班級服務的思想和奉獻精神,使他們成為輔導員臂膀的延伸,搞好班級日常管理工作。

7.與家庭配合,發揮教育的合力作用。

大學階段,多數家長對學生的成長進步是關心的。但也有部分家長,認為子女考上了大學是卸掉了包袱,只關心物質上的需求,忽視了思想上的幫助,放松了要求。因此,我們應主動地爭取家長的配合,建立經常的聯系。可通過致家長信,通報學生的學習、思想品德、獎懲情況,重視家長的來電、來信和來訪,通力合作,把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教育的合力作用,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

細節決定成敗,輔導員的工作要具有真實性、前瞻性、可行性和實效性。大一新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可塑性時期,做好大一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大學生培養的關鍵,新生的健康成長是循序漸進的,輔導員一定要準確的分析,有前瞻性的理念,針對學生不同階段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為社會培養出急需的復合型的綜合人才。

參考文獻

[1].于淼鄭華平,加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探討,中國醫藥導報,20085(24)

[2].翟廣運盧振起楊小朋,試論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內涵及創新,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07(9)

[3].周維利,民辦高等教育質量監控體系研究,湖南大學:高等教育學,2007

[4].曹雨平,對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憂與思,中國高教研究,2001(4)

[5].周濟,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高校理論戰線,2006(1)

[6].李莉,高校輔導員如何做好新生思想教育工作,文教資料,2007年2月下旬刊

[7].蓋麗娜彭亞寧劉穎超,大學新生思想教育工作地有效途徑探微,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3月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