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發展途徑新論

時間:2022-10-25 10:17:11

導語:高等教育發展途徑新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教育發展途徑新論

當前,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如何實現二者的平衡與協調,實現自身的發展,是亟須得到解決的問題。本文對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對其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提出了思考,并結合我國教育發展的方向,就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新途徑提出了建議。教育的發展需要活力,民辦高等教育作為一股新鮮的血液,為我國教育體制帶來了新的氣息,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使我國教育制度煥發出新的活力。國家為了促進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鼓勵政策。與此同時,也對其進行了一定的限制,防止民辦教育的發展偏離原有的發展方向。

一、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特點探析

(一)多樣化發展

發展方式的多樣性,是民辦高校的顯著性特點,也是人們對于民辦高校的最為直觀的感受。從不同的層面來看,體現出辦學內容的多樣、辦學主體的多種選擇、辦學層次的不同方式及學生培養方式的創新。從辦學內容來看,民辦高校辦學初期主要針對于文科辦學,其投資成本相對理科較低,且效益高。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理工科學生的需求增加,民辦高校逐漸開始向綜合性教學方向轉變,增加了許多的理工學科,既適應了社會對學生的需求,也使其競爭能力得到了提高。從辦學主體來看,民辦高校較多與事業單位或企業進行合作辦學,并在學校內部建立了相應的董事會、理事會制度,采用校長負責制。通過合作的方式進行辦學,既能保證民辦高校資金的流通,也有利于形成規?;霓k學方式。從辦學層次來看,既有短期的培訓模式,又有高教自考助學模式,還有高教學歷文憑考試等方式,為處于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學習基礎以及不同的職業的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二)數量不斷增加

建國時期,我國民辦高校占全國高校比例的39%,然而在1952年,民辦高校經國家統一改制后,全部變為公立學校。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加深,我國民辦高校也迎來了其發展的大好時光。自1978年以來,民辦高校數量不斷增加,并受到了國家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從那時候開始,我國民辦高等教育進入了自由發展的時期,民辦高校的數量逐年增多,其辦學由受國家限制到受國家鼓勵和支持發展,在這樣的基礎,僅從2000到2004年,我國民辦高校的數量上升了約五倍,從2005到2010年,民辦高校的數量在原來的基礎上又上升了約四倍。據有關統計,2010年我國民辦高校的學生數量達到了我國總體高校學生數量的33.2%,民辦高校迎來了其發展的春天。

二、民辦高等教育發展面臨的困境

(一)社會承認度不高

誠然,我國民辦高校正面臨著蓬勃發展的時期,受到多方面的支持。然而,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不能避免地遇到一個問題,即社會承認度的問題。民辦高校受到社會經濟力量的支持是一個層面的要素,其是否受到社會的承認是另一個層面的要素,不能因為其受到經濟力量支持則直接認為其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造成民辦高校社會承認度不高的直接原因在于其在我國高等教育體制中學校整體能力不強,許多民辦高校僅位于我國本科二類院校中,進入我國本科一類院校或重點本科院校范圍的民辦高校寥寥可數??梢娖鋵W校整體能力仍比不上我國公立學校,在師資力量、學校資源、學生質量方面都需要得到提高。許多民辦高等學校學生在就業時面臨的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那就是許多位于行業龍頭的企業,在進行校園招聘時,都明確要求要985高?;?11高校的學生,而民辦高校能進入這兩類學校的也屈指可數,使得學生在面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處于劣勢。

(二)內部管理仍需加強

與我國公立學校不同,民辦高校內部管理缺乏統一的管理方式,這是由于不同的學校投資人不同、辦學風格不同等因素造成的。師資力量是影響學校整體教學的重要因素。我國許多公立高校都對教師的學歷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要求碩士以上學歷方可擔任相關課程的任課老師,甚至碩士學歷也僅能擔任學生的輔導員,這是由于公立高校有較多的資源,因此其對教師可以提出較高的要求。而民辦高校則囿于其學校資源有限、資金有限,不能提供公立高校所提供的優越待遇,其對教師的要求也會有所降低,使得教師的整體素質仍需要不斷地提高。穩定的資金保障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前提。由于民辦高校主要是通過合作的方式辦立,其資金是否運用妥當、是否適合學校發展、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等都需要有統一的管理制度進行規制。而當前僅有部分高校建立了專門的資金管理制度,部分高校對資金的管理仍然較為混亂,不利于學校的發展。先進的教育觀念是高校發展的理論指導。誠然,許多民辦高校的管理者都吸收了先進的教學觀念,及時把握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緊跟時代與社會的需求。然而,仍然存在著部分高校的管理者對我國教育現狀不了解、對先進的教學觀念不熟悉等情況,影響了學校教學方針的制定,最終將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及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三)經費不足

在當前,一些民辦學校的經費來源仍然比較單一,進而使得經費短缺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一方面,我國的民辦高校要滿足國家關于高等院校的相關規定,在硬件設施以及軟件設施方面都要滿足國家所規定的指標。這些大量的建筑、教學設備、圖書館以及師資力量建設等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另一方面,民辦高校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依靠單方面的企業投資,資金嚴重不足。再者,我國的民辦院校與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在相關建設的物價上,其成本都要高于普通院校,建設物價以及維護物價基本上是普通高等院校的兩倍。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民辦院校的資金更為短缺,對于成就高質量的民辦學校極為不利。要解決民辦學校經費不足的問題必須依賴多元化的資金渠道,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一些民辦高等院校解決資金不足的主要途徑是增加入學學費,這也是目前我國民辦院校學費普遍較高的主要原因。雖然這不失為解決資金問題的一種方法,但是其社會效益性與長期發展性不容樂觀。

三、民辦高等教育發展新途徑

(一)把握發展契機,實現規?;幏痘l展

當前,民辦高校的發展不僅得到了國家的重視,也受到了社會的極大關注,為了實現更好的發展,應當通過規?;c規范化的方式促進自身發展。規模化發展是指告別過去以文科或理科作為發展重點的教學思路,應當走全面發展的教學道路。當前,社會對高校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難以區分文科學生還是理科學生更受到社會的青睞。因此,民辦高校應當綜合發展,全面地提高其教學質量。規范化發展指的是民辦高校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必須以我國的法律法規的規定為基礎和前提,在法律規定的框架下進行學校的發展。首先,民辦高校中的非學歷的高等教育機構,應當力圖升格,進入高職院校的范圍,提高其教學質量及社會知名度。其次,把握國家的政策。當前,我國對職業教育投入了較大的支持力度,給予了許多的政策鼓勵及政策優惠,且我國社會對職業院校的學生需求較大。部分非學歷高?;谄渥陨碣Y金來源、教學現狀等考慮,可以降格,進入中等職業教育院校的范疇,也是規范化發展的一種方式。

(二)提高教學質量,爭取獲得社會認可

要想獲得社會認可,民辦高等教育應當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使學生成為綜合性發展的人才,才能真正讓社會對民辦高等教育刮目相看。當前,隨著經濟競爭的進一步激烈,許多高校畢業的優秀學生也面臨著找工作的巨大壓力。民辦高校可以利用這一機遇,為剛畢業的高學歷學生提供進入學校教學的機會,吸引年輕教師進入教師隊伍,既能使教師隊伍煥發活力,也能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更避免了高薪聘請有經驗的知名教授的壓力。除了對教師的素質提出高要求外,還應當對學生的整體素質提出新的要求。學生的整體素質是學校的代表,部分民辦高校由于對學生采取較為寬松的政策,使得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也導致了社會對民辦高校的認可度不高。因此,學生的培養就顯得格外重要。除了在教材選取上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外,還應當著力于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自我發展、自我展現的機會。與此同時,民辦高校之間也應當盡可能多地進行交流,就如何更好地實現學生的全方位培養進行探討與分享。

(三)加強內部管理,完善管理體制

統一規范的制度是進行內部管理的基礎,因此民辦高校應當建立統一的學校管理制度,在對學校進行統一管理的基礎上,加強對學校資金的管理。民辦高校的資金來源于其投資者,因此在進行資金管理時,不僅需要考慮學校教學的需要,還應當考慮資金投入的投資效益與最終產生的社會效益。與公立高校相比,民辦高校的管理體制具有簡潔性與靈活性的特點,因此可以將高校內部的組織管理結構、人員管理方式、教師管理結構、生源結構等進行統一的管理,形成學校管理制度,進行體系化的管理。

(四)擴大投資渠道

民辦高等院校的長遠健康發展,必須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而解決資金問題最長遠的辦法就是增加投資渠道。除了增加學生繳費和單一的投資之外,學校應該積極發展多方面的投資。比如集體和個人的投資,引進教育貸款和政府資助,發展企業投資和捐款等,以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同時,高校應該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民辦院校不能一味增加學生的學費,而應該與政府進行合作,要求政府給予資助,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按照國家相關規定享有資助權益等。綜上可知,當前是民辦高校發展的不可多得的黃金時期,必須牢牢把握;另一方面,不同的時代對民辦高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隨著時間的發展,社會將對其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要求,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民辦高校應當不斷改革,改變現有不足,吸收先進的教育方式及辦學方式,實現更好的發展。

作者:黃兢 單位:東莞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