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高等教育現狀與發展趨勢

時間:2022-02-22 10:19:41

導語:“一帶一路”高等教育現狀與發展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帶一路”高等教育現狀與發展趨勢

摘要:土耳其是“一帶一路”重要的支點國家,是與中國進行人文交流發展的重要伙伴。從中土雙邊關系來看,加強兩國高等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有利于促進雙方更好的發展。文章通過分析土耳其的高等教育發展概況,總結中土雙方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合作經驗,探索中土高等教育領域的合作契合點。文章系“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等教育現狀發展趨勢研究成果之一,此為第十九部分。

關鍵詞:“一帶一路”;高等教育;現狀;發展趨勢;土耳其

一、土耳其的高等教育發展概況

(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指標。表1是2007-2015年土耳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和男女生具體的毛入學率,可以看出:2007-2015年,土耳其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呈逐年增長趨勢,且自2010年起毛入學率均在50%以上,說明土耳其高等教育已進入普及化階段。但從男女生的入學率來看,差距仍在加大。由此,逐步縮小男女生的入學差距,真正做到教育公平,仍是土耳其教育發展的重要議題。(二)高等教育支出。教育支出在各個國家財政支出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了解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的教育支出情況有利于該國更好地發展教育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培養優秀人才。表2是土耳其2011-2016年的高等教育支出情況,可以看出:公共支出占土耳其教育支出的比重很大,可見公共支出占土耳其教育支出的比重較大,其中中央對教育支出較多,私人支出中的家庭教育支出較多。由此可見,土耳其的父母傾向于增加對子女的教育投資,以獲得未來收益。(三)高等教育國際化。土耳其的高等教育國際化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國際流動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13年開始,赴土留學的人數大幅增長,盡管2014年赴土留學人數有所回落,但仍超過土耳其的出國留學人數(見圖1)。這與土耳其的高等教育改革息息相關,尤其是成為博洛尼亞進程簽署國之后,土耳其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涉及學位結構、流動性與學歷互認、質量保證、終身學習等方面[3],促進其高等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學生赴土求學。此外,在2018年10月公布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WorldReport)全球大學排名中,土耳其共有30所大學進入榜單[4],其中排名較前的有海峽大學(BogˇaziciUniversity)、中東技術大學(MiddleEastTechnicalUniversity)、伊斯坦布爾技術大學(IstanbulTechnicalUniver-sity),大學排名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校的教育質量與聲望,排名的上升有利于吸引國際學生。

二、中土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

(一)孔子學院的設立。孔子學院是中土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的重要體現。目前,土耳其共建有4所孔子學院,分別是中東技術大學孔子學院(合作機構為廈門大學)、海峽大學孔子學院(合作機構為上海大學)、奧坎大學孔子學院(合作機構為北京語言大學)、曄迪特派大學孔子學院(合作機構為南開大學),開設有2個佳笛學校孔子課堂[6],是目前中東地區設立孔子學院最多的國家。中東技術大學孔子學院作為土耳其第一所孔院[7],以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為宗旨,致力于滿足土耳其人民對于漢語學習的需要,增進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促進中國與土耳表22011-2016年土耳其高等教育支出(單位:百萬土耳其里拉)[2]教育支出年份公共支出私人支出總支出(Totalpublic)中央(Central)地方(Local)總支出(Totalprivate)家庭(Household)私人實體(Privateentities)201121880218265469524094285820122423624176609320618131392013276282755177101266084404120143170431669341051964074112201534705346634211111618349292016433004329911173364155318圖12012-2017年土耳其學生國際流動情況(單位:人)[5](注:2017年赴土留學人數缺失。)“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建設35其的友好關系。2015年,“中國文化體驗夏令營”活動在土耳其中東技術大學孔子學院成功舉辦,營員們學習了漢語、書法、中國畫、剪紙等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也體驗了中國的象棋、茶道、中華飲食、樂器和歌舞等中華傳統文化藝術[8]。2018年10月,中東技術大學校長穆斯塔法•考克(MustafaVer鬤anK魻K)訪問中國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時,充分肯定了中東技術大學孔子學院在傳播中華文化、深化中土友誼上的貢獻以及在溝通中土人文交流上的橋梁作用。[9](二)語言文化的融合。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中土雙方對于漢語和土耳其語言的學習充滿熱情,加快了雙方的交流與合作。2013年,第三屆土耳其本土漢語教師培訓大會在土耳其中東技術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中土兩國漢語教師、漢學系專家及眾多漢語愛好者出席了本次大會,共同探討漢語教學的現狀和未來。[10]在中東技術大學,中文教學已被納入學校選修課體系,課程分平日班和周末班,累計教學人數已達2000人[11],土耳其總理在孔子學院開展漢語學習交流以及舉辦“共度端午節”等精品文化活動,邀請土耳其各院校、中小學漢語愛好者,以及中資企業代表進行中土文化交流。此外,第十七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土耳其賽區預選賽在曄迪特派大學的舉行[12]及第七屆全土耳其漢語教師論壇在安卡拉的舉辦[13],均體現出土耳其人民對于漢語學習的熱情和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中國的土耳其語教學也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不斷發展。當前,已有10多所高校開設了土耳其語專業,招生人數較之前有顯著提升。[14](三)學術會議、研討會的召開2015年,在土耳其本土漢語教師發展論壇上,中國駐土耳其大使夫人趙玫玫與有關專家及漢語教師,對教學方法、跨文化交際等專題的講座,以及優秀漢語教師代表交流的專業論文,進行了熱烈討論。此次文化交流論壇有利于推動土耳其漢語教學的發展,增進中土兩國人民友誼,促進中土兩國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15]。2017年4月,“一帶一路”中土合作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學會議在安卡拉召開[16],來自土耳其智庫、高校的22位學者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李綿繡等4位專家就各自研究領域發表了精彩演講,論壇主要包括“土耳其與中國的共同文化遺產暨文化方面的相互影響”“土耳其歷史研究中的中國典籍史料源考和作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土文化合作的機遇和挑戰”“新形勢下的中土政治、經貿合作”四個板塊,此次會議的召開促進了土耳其漢學研究的發展,有利于增進相互了解,促進中土兩國民心相通。同年5月,中國駐土耳其使館同當地知名智庫聯合舉辦“一帶一路”研討會[17],土耳其經濟部副次長及中國駐土中資機構等圍繞“一帶一路”主題暢所欲言,積極為進一步挖掘兩國合作潛力、提升各領域合作水平、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出謀劃策,雙方表示愿加強人文交流,牢牢抓住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歷史發展機遇,實現優勢互補、聯動發展,推進中土戰略合作關系全面深入發展。

三、“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土合作與交流

首先,《土耳其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合作協議2017-2020年執行計劃》的簽署為深化兩國間文化、教育領域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在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中土雙方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土耳其共和國政府關于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18],中土雙方的教育發展又向前邁進了一步。但由于兩國教育體系的差異,對于學歷互認問題尚未達成一致,但這并不影響校際合作,中國政府重視對土教育合作,兩國正積極推動簽訂《中土相互承認學歷認證協議》。其次,文化交流活動的開展極大地促進了中土雙方的交流合作。2010年,中國外文局向土耳其國際戰略研究組織(USAK)捐贈圖書,希望能幫助USAK的學者全面地認識和研究中國,進而為雙邊關系的發展提出更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2012年,中國與土耳其首次啟動互辦文化年活動,中國率先在土耳其舉辦“中國文化年”活動,2013年,“土耳其文化年”在中國舉辦。2015年,土耳其社會福利院兒童體驗中華文化,孩子們學習了漢語、書法、中國畫、剪紙、手工和兒歌,體驗了中國的象棋、茶道、中華飲食、樂器及歌舞等中華傳統文化與藝術。2016年,郁紅陽大使夫婦出席土中婦女文化友好協會舉辦的新春晚宴[19],土中婦女友好協會為中土婦女合作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該協會旨在增進兩國婦女間的相互了解和互幫互助,充分發揮中土婦女交流和民間友好往來的橋梁作用,進一步推進中土人文交流與合作。最后,合作項目亟待推進。雖然近年來中土雙方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但在合作深度與廣度上仍需要不斷完善和加強。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平臺顯示,我國與土耳其至今尚未建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在培養留學生方面仍存在不足。中土雙方應順應“一帶一路”倡議,抓住新時期的機遇,在此基礎上加強文化交流,擴大互派留學生規模,在獎學金政策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努力推進赴土、來華留學進程,發展彼此友好合作關系,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作者:劉 進 徐 麗 單位:北京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