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缺失與完善
時間:2022-02-24 04:00:52
導語: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缺失與完善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中國不斷地發展壯大,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政府與人民越來越重視對于中小學生教育水平的提高,尤其對于喚醒中小學生的感恩情懷的教育顯得越發的突出。中小學生對于家庭、學校、社會是否有一顆感恩的心;如何喚醒學生的感恩情懷;怎樣樹立正確的感恩意識,這些都是中小學生感恩教育需要注意的問題,而且還需要提出相應的對策。本文就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做出分析并提出些許建議,希望可以對中小學生的感恩教育培養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中小學生;感恩;教育
在我國,感恩是對提供幫助的人表示由衷的感謝,是人類善良本性的流露,更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自古以來,感恩就是人類歷史生活中一直都提倡的良好品德,一代又一代的人更是一直將這種品德傳承下來。“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知恩圖報,善莫大焉”……許多留傳下來的文字與語言都認為人要懂得感恩,并且永遠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關于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培養,一方面使學生懂得了感恩父母、老師,提高了中小學生自身的道德素質修養,學會處理并改善了他們的人際關系,能夠尊重他人并且獲得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也為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繼承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順應新時期和諧發展的理念,而且對我國未來的素質教育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一、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現狀及原因
作為新一代的中小學生,大多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在家里父母長輩寵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么也不用操心,也從來都不需要去吃什么苦;在學校里老師不敢對他們太過于嚴厲,往往更重視的是學生的學習水平,而忽略了他們的素質教育。長久下來,多數學生會形成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也很難接受別人的批評,而且以學習成績為標準來與他人交往,卻忽視了個人的道德培養。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也只會培養出一些以自我為中心,盲目自大,有著畸形的價值觀的學生,他們以分數論長短,將自身的利益作為任何事情的重要的考慮因素,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需要考慮的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不僅有家庭方面的因素,學校及社會也有不足的地方。1.好多家庭中的孩子為獨生子女或者兄弟姐妹很少,父母以及雙方的長輩都把他們當作自己心頭上的一塊肉,舍不得他們吃一點點的苦,總是想著辦法滿足孩子的需要,卻很少考慮這樣過度溺愛是否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往往導致孩子從小就有了只會替自己考慮,從不在乎別人感受的壞習慣。而且不少家庭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卻不注意對孩子進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正確引導,有的家庭由于自身家庭素養的限制,也忽視了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機會。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是不會替別人考慮的,也不會在乎別人的付出,那又怎么能有一顆感恩的心呢?2.學校往往也是只考慮學習成績,卻忽視了學生的素質教育。當前學校的教育通常帶有嚴重的功利性,只會教學生“治國平天下”,卻從來不向學生傳授如何“修身齊家”。由于學校的教學質量,老師的教學能力多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掛鉤,所以不管是學校還是老師,對于重視學生的道德教育遠遠不如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來的重要。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學到的只有一些空洞的理論知識,而他們的修養卻得不到足夠的培養,這樣使得學生沒有學會感恩他人,這也就是感恩教育的缺失。3.社會也缺乏對感恩教育的重視。在中小學生所能接觸的社會環境里,也就是一些媒體、網絡以及動畫片等公共媒介中,人們大多只重視它們的經濟利益,卻忽略了對孩子的基礎教育。
二、對中小學生感恩教育提出的相關建議
1.多方面的幫助中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感恩意識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樹立正確的感恩意識不僅需要家庭的努力,還需要來自學校以及社會的努力。家長作為孩子們的第一位人生導師,首先自身就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言傳身教,發揮一名好榜樣的作用。在懷有感恩之心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有一定的責任心,并能夠體諒父母的不容易,主動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對父母會有感激之情。這樣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會積極樂觀,對生活充滿敬畏與感激,了解別人的辛苦,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充分發揮教師在教育方面的作用,重視培養中小學生的感恩情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老師應該以身作則,在傳授知識的一點一滴中,向中小學生灌輸懂得感恩他人的思想,同時也應該注意個人平時的言行,做到言行一致,絕不口是心非,為中小學生建立一個知恩、感恩的楷模。學校也應該為中小學生建立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多開展有關感恩的活動,宣傳古今中外名人的關于感恩回報的一些事跡,積極組織中小學生參加一些感恩社會、回報社會的活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感恩教育,培養感恩意識,樹立感恩觀念。社會公共媒介也應該充分利用自身資源,比如一些動畫片、媒體、網絡向中小學生傳達感恩教育。將感恩教育融入中小學生的生活當中,使得他們在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下樹立感恩意識。2.正確對待感恩教育感恩,不是一味的報答和感謝,也不是庸俗的私情義氣,而是要在力所能及和社會法律道德范圍內報恩。不能因為報恩而失去自我人生的追求,也不能因為報恩而損害他人或社會的利益。知恩圖報不僅可以通過直接的方式,也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報答。
三、小結
俗話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感恩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具有的良好品德,中小學生從小接受感恩教育,才能使學生對家庭、學校、社會具有感恩之心,建立良好的感恩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社會、對國家做出杰出的貢獻,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作者:崔正 單位:會寧縣教學研究室
- 上一篇:幼兒感恩教育實踐論文
- 下一篇:幼兒園感恩教育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