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10-30 02:42:00

導語: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的應用

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國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其中民間音樂是重要的文化表現形式,在落實素質教育、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許多老師積極利用我國的優秀文化傳統,不斷的豐富教學資源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其中高校鋼琴教學與民間音樂之間的緊密聯系能夠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進一步弘揚,提高鋼琴教學質量和水平,學術界和理論界在對鋼琴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時提出,我國的鋼琴音樂已經有了幾百年的發展歷史,在長期創作和實踐的過程之中誕生了許多優秀的鋼琴作品,但是在現代文明不斷發展的今天社會,公眾對我國鋼琴音樂的重要性還存在許多的模糊認知。

一、中國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現狀

從上文的相關分析不難發現,鋼琴音樂在我國實現快速的發展,其中高校鋼琴音樂教學與民間音樂之間的融合能夠更好的推動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同時民間音樂也為高校鋼琴教學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教學資源基礎。但是在對目前的高校鋼琴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時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高校還沒有意識到鋼琴教學的重要性,中國鋼琴作品在教材之中的比重相對偏低。(一)作品數量不多。中國鋼琴的發展歷史較久,誕生了許多豐富多彩的鋼琴作品,如果站在宏觀的角度對整個鋼琴作品進行分析,那么中國鋼琴作品的實質數量仍然偏低,難以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其次,結合具體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目前已經公布的鋼琴作品不到500首,高校在落實鋼琴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只有200首鋼琴作品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同時現有的鋼琴音樂作品之中主要以傳統民間音樂的改編為主體,比如《茉莉花》、《長江之歌》,這些作品與中國傳統思想存在較為緊密的聯系,音樂模式過于落后和機械,最終導致鋼琴在現有的音樂教學之中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和價值,實質的作品所占有的比重相對偏低,學生難以深入的理解中國鋼琴的核心內涵,個人選擇的范圍相對比較狹窄,難以更好的實現鋼琴音樂教學的目的和價值。(二)對民族音樂文化重視程度不高。高校在鋼琴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關注教材的合理選擇與應用,在選擇教學內容時主要由國外的鋼琴作品為主體,國內鋼琴作品與國外鋼琴作品所占有的比重嚴重失調,有一部分的音樂老師還沒有意識到中國鋼琴教學的重要性和價值,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往往以西方音樂為主導,忽略了中國鋼琴音樂的進一步分析和研究。這種錯誤的認知不僅難以更好的體現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實質作用和價值,還無法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嚴重阻礙了國家音樂文化與鋼琴教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和提升。

二、中國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針對上文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在落實高校鋼琴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不管是音樂老師還是學校管理者都必須要關注理論教學與實踐研究之間的緊密聯系和互動,了解新時代背景之下高校鋼琴教學的新內容,新背景和新要求,積極的實現教學內容和形式的有效改革,促進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一)強化民族意識,提高民族修養。在對學生進行鋼琴音樂教育的過程之中,高校鋼琴老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老師需要深入解讀鋼琴教學的核心內容及要求,明確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優勢,嚴格按照教育教學的現實條件,通過對教學大綱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來更好的體現后期教學的有效性和科學性。盡管素質教育明確強調學生才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但是對于鋼琴教學來說,老師的引導必不可少,老師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行為規范,因此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高校鋼琴老師必須要真正的意識到老師的責任和價值,充分的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素養修養水平。另外在與學生進行互動時,老師還需要在吸收西方鋼琴音樂精華的前提之上不斷弘揚我國優秀的鋼琴文化,體現中國鋼琴作品的作用及優勢,強化民族意識,明確不同教育教學環境的實際要求。在對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進行引導時高校鋼琴老師學醫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最終的目的,保證學生在主動參與和實踐是對音樂的節奏感有一個宏觀的認知,從而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樹立良好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更好的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引導,掌握鋼琴學習的技巧和精髓。(二)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材結構。作為整個教學實踐活動中的重點和核心,教學內容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教學質量,與外國的鋼琴音樂教材相比,我國的鋼琴音樂的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比較簡單,教材結構還有待完善,教學素材上的短缺嚴重制約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對此,我國首先需要關注不同音樂形式,音樂內容和音樂等級的實質條件,積極的實現鋼琴音樂作品的有效分配,更好的體現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合理性,保障中國鋼琴音樂教材能夠實現一體化、統一化的發展。其次老師還需要立足于目前的中國鋼琴音樂,加強與社會各界之間的聯系,更好的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鋼琴音樂家則需要關注不斷的創作和實踐,創造出更多優質的民間鋼琴音樂作品,構建完善的鋼琴音樂教材體系,為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指明道路和方向。(三)改變傳統的教學體系。傳統的教學體系嚴重制約了高校鋼琴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導致教學資源被浪費,為了更好的體現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作用和價值,提升作品的社會地位,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之中,老師必須要盡量避免簡單的傳授,而是需要引導學生了解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實質作用及價值,在選擇鋼琴音樂教材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升中國鋼琴作品的比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參與的過程中真正的意識到中國鋼琴的魅力和精髓。另外老師還可以采取知人論事的形式,通過情境的創設來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讓學生能夠對作曲家的整個創作過程有一個宏觀的認知,在完成主體理論教學實踐環節之后,老師還需要結合鋼琴演奏的要求,積極落實不同的教學實踐引導工作,鼓勵學生針對個人的學習情況,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之中對中國鋼琴音樂作品進行深入的感知和實踐。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老師需要將學生的自主實踐和演奏能力及質量作為考核的重要標準和指標,盡量避免直接以期末考試的最終成績為唯一標準而,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落到實處,了解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之中的綜合表現,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保障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意識到個人的不足和優勢,從而實現針對性的學習,老師只需要根據最終的評價結果來分析學生對個人教學方式的反饋。(四)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管是素質教育還是新課程改革都明確強調學生才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對此老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題,真正的實現民間音樂與高校鋼琴教學之間的緊密聯系和互動,充分發揮民間音樂的教學指導作用和價值,體現高校鋼琴教學的現代化發展要求。其中高校鋼琴教學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民間音樂與鋼琴教學之間的結合能夠在這種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之上實現學生演奏能力和音樂素養的提升,老師需要在鋼琴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的互動,站在學生的角度與學生做朋友,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著眼于學生的興趣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實踐活動。

三、結語

在高校鋼琴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民間音樂的應用尤為關鍵,老師需要抓住民間音樂的背景內容及要求,明確不同教育階段高校鋼琴教學的核心情況,更好的體現民族音樂的實際作用及優勢,積極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陸晨曦.我國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音樂時空,2014,24:138.

[2]吳亞丹.我國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通俗歌曲,2017:47.

[3]郭靜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青年時代,2016,27:123.

[4]曹暉.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贏未來,2017:8.

作者:李黎霞 單位:四川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