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教學藝術分析
時間:2022-03-05 03:09:56
導語:如何提升教學藝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全面而充分的備課是成功的關鍵
陸游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欲講好課,必須先認真且充分備好課。備課應靠平時的日積月累,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授課時厚積薄發,如源頭活水。試想,為什么教師的觀摩教學課總是比平時的教學效果好?這難道不是備課充分的結果嗎?
1.1備教材
通過認真準備,吃透教材,把授課內容的內在聯系、邏輯關系甚至相應的醫學史均應十分熟悉;對授課內容的重點、難點、了解及應掌握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不僅如此,還應把教材上的內容融會貫通,用自己的、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只有這樣才能授學生以知識,打動學生。筆者認為,如果教師對教材內容熟練,能脫稿授課,站在學生的角度上來授課,就容易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根據學生的情況適時調整授課,使學生的思想緊跟教師,始終保持活躍的思維。
1.2備學生
由于學生是授課的對象,授課的質量要由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來反應,因此備學生是非常必要的。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來源、層次、相關學科知識及本學科現有知識的程度、學生的要求、可能的疑難問題等。這便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組織教學。
1.3備自己
由于教師是課堂“導演”,所以對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要做到心中有數。要認真設計如何開場、怎樣結尾、何處舉什么例、哪里提問什么問題、用哪些教具等;同時,教師尤其應該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能否正確認識、應用教師威信是教育水平高低的標志和衡量標準,也是評定教師教育質量的重要尺度[2]。這必須靠多講多練來鍛煉自己。
2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萬事開頭難,授課也是如此。有的老師第一次上課時,采用與學生“套近乎”“同學們,近來氣溫下降十分明顯,醫院里感冒的病人很多,希望大家在刻苦學習的同時,注意及時添加衣服,以免生病”,從而與學生建立友誼,使學生覺得老師可親可敬,產生好感,上課時愿意集中精力聽講;有的老師用表演的形式,生動地展示有關教學內容,以其特有的方式,精妙的語言或其他方式抓住學生的心,提高學生聽課的興趣。
3利用有利條件掌握課堂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掌握好課堂的節奏,同時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思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所以筆者認為可以利用各種藝術方法,遵循教學規律來實施教學。人們常用形象的肢體語言、幽默的藝術等鎖定課堂,抓住學生思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1巧用肢體語言
授課留下的記憶中,80%來自肢體語言,7%來自詞匯,余下的為其他方式。所以講“慌張步態”時,直接在講臺上或者教室里模擬行走;講“偏癱步態”時,就直接走幾步“畫圓規”的路;再比如小兒麻痹癥的走路、上樓梯姿勢等等,一邊講解一邊表演,非常生動、形象、學生印象較為深刻,容易記憶和理解等。當然,還應該注意教學態度,如與學生保持目光接觸,用眼睛說話,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要注視著全體學生,不應該東張西望,或者一直看著天花板、教案等。同時要有協調的手勢,正確的站姿等等,來增加課堂教學效果。
3.2展現語言的魅力
課堂語言一般應該準確、規范、通俗或幽默。準確性不僅表現在發音、語調,以及表達授課的思想和教學內容,而且表現在邏輯性、系統性方面。如為促使學生對專業課技能方面加強練習,老師講:以往有的同學上課認真聽講,理論成績較好,但技能成績總是不理想,經過深入了解,原來他成績不佳的“秘決”是——堅持不做技能練習。學生一陣笑聲過后十分樂意地接受了建議,從此以后在實驗室、寢室相互練習的人多了。
3.3合理利用幽默藝術
采用幽默藝術教學,也就是教師將有關內容用幽默的語方、幽默的聲音、幽默的故事、幽默的動作等方式來講解。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如將幽默藝術運用于教學以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期理論考試達到85分以上的學生占80%以上,技能操作訓練積極、技能考試90%以上為優或良。該幽默藝術還培養了學生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許多學生學會了仔細觀察癥狀和體征,并以此引導分析可能的診斷,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消除了死記硬背的習慣;該幽默藝術同時使原本枯燥的、純理論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了,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擴展了學生的視野。
3.4運用多媒體教學
由于感性知識比理性知識更容易接受,所以利用模擬人、幻燈片、投影像、多媒體等方式可以形象的展現有關教學內容,幫助學生認識與理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4回味無窮中結束
演講的結尾很重要,且較難,授課也是如此!有經驗的老師總是精心把結尾準備得很充分,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一般來說,結尾能進一步揭示主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結尾常常是對全篇內容的濃縮和提煉,使主題升華,結尾要發人深思,耐人尋味,激發學生新的思維火花。結尾也可把氣氛推向高潮,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等。
作者:張宇紅
- 上一篇:建筑節能分析論文(共6篇)
- 下一篇:采暖通風設計在建筑節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