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提升策略

時間:2022-11-05 10:40:10

導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提升策略

一、摒棄舊的教學理念,積極接受新思想

在教學改革的形勢下,教師如果不摒棄舊有的觀念,積極地接受先進的教學思想,就不可能建立一個新的課堂秩序。傳統教學中,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占據著主導地位,主宰著整個課堂教學,學生的主體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發揮;而新課程改革則要求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課程不僅僅是實施教育教學的結果,而且應該是一種過程———一種對受教育者的終身學習與發展有效的、動態的教育教學過程。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打破原有的意識和理念,把課堂構建成新型的、開放的、民主的施教平臺,要研究課程的實施技術,也要探索課程的教學藝術,要積極投入到課程資源的開發與設計中去,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以便更好地適應教育形勢的發展。

二、強化兩個能力建設,在實踐中提高素養

要想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教師必須具備兩方面能力:一是善于挖掘自身的“潛在資源”,二是合理利用外部資源。教師只有善于將兩方面資源綜合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才能稱得上是合格的語文教師。教師自身的“潛在資源”直接影響其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和行為。因此,如何使“自身資源”更加豐富,并將其投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之中,是教師擺脫傳統束縛、不斷提高素養、銳意創新改革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教師通過開展教學實踐,撰寫論文、教案,進行專題研究與反思等方式豐富自己的學識與經驗,使自身的“潛在資源”日益豐富,教學能力日益提高。此外,有效利用外部資源也是提高教師自身素養的重要途徑。如與同事同行進行合作探討,利用影視廣播、報刊資料、網絡技術資源開展課堂教學等,這些活動對于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師素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彰顯其人文性

語文學科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較強的學科。教育家陶行知的“千教萬教教人學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于漪老師的“教文育人,學語文學做人”等無不體現了語文教學對人的終極關懷。我認為,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其根本都離不開對人的關懷。只有當學生愿意主動探究語文知識,并將語文學科作為文化載體時,這個工具才會有生存的活力。過去的語文課堂突出的是為政治服務、為道德說教服務,而新課改后的語文課堂則十分重視文化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滲透,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服務。那么,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既要體現其工具性,又要彰顯其人文性,無疑是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探索的兩個著力點。而要做到“兩點統一”,就要給學生創設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發揮。例如,在教學《祝福》一課時,如果我們僅僅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學學字詞,掌握一些基礎知識,明確課文的主旨等),而不對文章進行人文角度的多元解讀,諸如從宏觀上探知祥林嫂的死因,從微觀上分析祥林嫂的悲劇性格,就無法展示課堂教學藝術的活力和魅力,也就無法在課堂上通過自由探討拉近文本與師生的情感距離。

四、樹立創新意識,不斷更新教學方式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有些教師缺少積極主動的創新意識,致使學生創新能力不足。筆者認為,課堂教學之所以稱之為藝術,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持恒久的創新意識,做到課課有創新,尤其是教學手段與方式的創新。新課標指出:教師要根據語文學科的內容和課堂知識結構的特點,合理而科學地安排師生占用時間的比例,從而為教師“教”的創新和學生的“學”的創新留足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因此,語文教師要在教學時間和教學環節的安排上下功夫,讓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能充分發揮實效。這樣就能有效地調控師生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為學生積極主動地創新學習提供有利的條件。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教師可以及時地進行角色轉換,變傳統的師生間單向交流為多向互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進取精神。

五、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適時進行激勵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密切關注學生的思維動向與過程,做到因勢利導,不斷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例如,教學《范進中舉》,學完基本知識內容后,教師可以問代講,引導學生思考:“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有學生回答“:主要告訴我們范進這個人的承受能力不強,自我控制力很差。”此時教師不要一味否定學生的回答,而要引導學生:“不錯,你說出了文章的內容。但為什么范進得知自己中舉后就瘋了呢?如果像你所說,是范進的承受能力較弱,那么范進在這之前要是受到什么小刺激的話不早就瘋了?”學生順勢思考“:可能是因為科舉考試很難的原因吧?”這時教師要及時肯定學生的想法:“你的思考方向對了!就是因為科舉這種毒害人的制度,使那時候很多人的思想認識都變得極端了。謝謝你的回答,為你鼓掌!”這種步步跟蹤學生思維動向、適時進行激勵的做法,有利于教學活動的深入展開,也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大的學習動力。總之,面對新課改,初中語文教師責任在肩。不僅要樹立牢固的創新意識,更要立足于課堂教學,不斷提高教學的藝術性,把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落到實處。

作者:裴慶霞 單位:北安市二井鎮自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