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計算機教育模式分析
時間:2022-12-23 10:16:03
導語:基于微信的計算機教育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為一個新生的移動學習開發平臺,微信為教育領域帶來了新的契機[1]。傳統的計算機教育屬于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人數多、授課教師少,因此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和個性化學習理論的指導下,結合使用微信的學生群體較大的實際情況,挖掘微信公眾平臺潛在的教育功能,形成一個混合學習模式,提高教師的計算機教育成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2]。
1微信發展及應用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專業適用于手機的溝通軟件,能夠發送語音短信、小視頻和圖片,支持多人進行群聊,并且可以搜索附件位置的人,建立逛街群、電影群、學習群、購物群、旅游群等,并且可以實時的在朋友圈中分享個人的近況信息等。據統計,截至2016年9月30日,微信用戶數量達到了4.85億,其中學生用戶群占據47%。目前,基于微信公眾號已經開發了許多的定制軟件,比如移動公司、手機銀行、廣告公司、政務平臺等,這些軟件均可以為用戶提供一個免費使用功能,因此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發學習系統,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3]。1)打破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教學模式。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無法適用于當前高度發達的網絡信息化平臺。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知識時需要具有創造性,期望與教師更加直接的進行交流,教師也期望能夠實時收到學生反饋信息,查看學生學習的效果。微信能夠為學生和教師之間建立一個暢通的溝通渠道,二者之間進行雙向互動,學習從填鴨式轉變為主動式,將課堂轉讓給了所有學習的參與者。2)建立完善教學體系。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地點和位置,但是課堂教學受限于時間、地點,無法與每一個學生提供溝通、交流,因此微信學習平臺可以利用圖片、動畫、視頻、語音等建立聊天室,隨時隨地為教師和學習提供交流,超越了時空限制。建立一個完善的教學體系,可以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碎片時間,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3)推廣個性化教育提高學習積極性。與傳統的紙質教案相比,智能設備是現代學生必備的交流工具,可以更加方便的獲取學習資源,并且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溝通交流渠道,提供一個個性化的教學方案,提高教師工作的效率和教學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減輕教師工作量,提高教學成效。與傳統的教授模式相比,微信可以從后臺提取教學量化考核數據,并且積極地反饋學習者的相關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方案,更好地適用于當前教育發展的方向。
2微信在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設計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開發一個新的計算機教育系統,可以為基于微信的計算機教育模式研究劉昆(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221008)用戶提供強大的學習功能,具體的微信公眾平臺在計算機教育應用設計中的內容如下所述。
2.1計算機教育平臺界面設計
基于微信的計算機教育平臺能夠為學生提供多種功能。這些功能包括課堂直播、在線交流、資源下載、問題回復等多個方面,并且可以設置好友群和關注號,好友群可以構建一個具有同樣愛好的小伙伴群或一個討論組,有助于推動計算機學習的協作化;關注學習公眾號,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學習支持功能。
2.2計算機教育平臺功能設計
微信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實現信息的訂閱、推送,同時提供一個計算機教學直播平臺,可以實現微信移動學習的交流互動、資源分享、資源檢索、資源和流媒體服務等功能,利用這些功能可以實現強大的計算機專業知識教與學活動。媒體直播服務。微信教學平臺可以為用戶提供直播服務,構建一個直播課堂,可以在線實時聽老師講授計算機知識。交流互動服務。微信本身最特別的功能就是社交服務,為用戶提供強大的溝通交流、互動答疑功能,這樣就可以將具有相同愛好的或相同課程的同學劃分到一個組,這些這些學生就可以利用微信群聊的功能探討計算機理論與知識。資源分享。微信中可以利用用戶群、朋友圈等功能分享計算機教學資源,基于微信開放的公眾號、訂閱號等平臺,還可以接入到其他的計算機學習資源。資源。微信公眾平臺可以為利用推送模式主動計算機學習資源,可以認真規劃和設計計算機教學資源內容,濾除質量較低的學習資源,限制相關的推送信息的發送量。在智能移動學習環境中,訂閱推送可以定期的發送計算機教學資源,這樣就可以學習內容和課程內容,如果教師相關的內容之后,就可以廣泛于計算機教學資源。資源檢索。微信可以利用拉式檢索模式為學習者提供一個檢索服務功能,用戶可以輸入關鍵詞或內容的編號,為用戶提供一個按需檢索服務功能,從服務器下載學習資源。資源檢索也可以為用戶提供一個信息導航與檢索服務功能,自動解答學習者常見的計算機應用知識,并且可以對相關的計算機理論與知識提供一個分類響應功能,精心設計相關的教學內容與呈現模式。
3結束語
基于微信的計算機教育模式可以利用強大的點對點、點對多點服務功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強大的課堂直播功能,還可以利用強大的微信溝通交流功能建立學習群,交流計算機專業理論與知識學習心得、互相推薦學習服務課程、互相推薦優秀課程、請教答疑等問題。
作者:劉昆 單位: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劍,于建芳,徐振國.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微學習模式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4):17-18.
[2]張凌志,薛晶心,張媛.微信模式下個體知識學習的特征和交流模式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5,38(7):67-71.
- 上一篇:就業視角下大學計算機教育改革初探
- 下一篇:城鄉規劃專業快速設計課程改革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