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與繼續教育研究

時間:2022-03-27 11:47:52

導語: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與繼續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與繼續教育研究

一、更新教育觀念,做好教育基礎

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過程中,首先,要對中小學教師進行思想教育,使其認識到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將繼續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促發中小學教師自發性接受教育,糾正和優化教師的發展觀與價值觀,進而發揮出思想教育作用,保證中小學教育中正確價值觀的輸出。由于農村經濟環境的局限性,在進行繼續教育中,要重視教師價值觀念的教育,幫助教師進行合理的自身發展定位,使得教師全身心投入到中小學教育事業中,強化崗位職責,重視廣大學生的教育利益。其次,要對繼續教育機構進行思想教育,以農村教育服務為辦學思想,不斷提高繼續教育機構的服務意識和農村發展意識,強化繼續教育機構的責任心,以整體發展為重,配合當地教育部門和相關政府部門,積極組織中小學教師培訓活動,為農村中小學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創造有利的發展條件。

二、創新教育內容,提高教育質量

在進行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過程中,作為一種職后教育,中小學繼續教育具有一定的階段性、開放性以及實用性,其教育內容也要圍繞教育用途進行開展。首先,教育內容要深入到實際教學中,結合農村中小學教育情況和工作需求,遵照學用結合原則,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內容進行創新,將統一教材和學校自編教材有效的聯系在一起,實現主體知識、實踐知識、延伸知識等知識類型融為一體,豐富中小學教師的知識儲備,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綜合素養。其次,要將計算機知識與輔助教學技能視為教育切入點,提高教師計算機應用能力和現代化輔助教學工具的使用能力,豐富教師獲取信息的渠道,學會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中小學教學水平,進而達到繼續教育的目的。最后,根據農村中小學教育目標,可以對教師開設教學藝術課程、教材分析課程、青少年心理指導等相關課程,不斷優化教師的知識結構,實現農村中小學教育水平與科研能力大幅度提升。

三、豐富教育方式,實現教育目的

(一)創新辦班模式

第一,建立骨干教師班,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緊密合作,選擇綜合素質相對較高的教師納入骨干教師班,對教師進行短期集訓,加快教育效果和教育質量。第二,相關政府要加大鄉鎮培訓機構建設,通過鼓勵措施和扶持政策鼓勵優秀教育機構到鄉鎮開設分院,降低教師教育開支,拓展繼續教育范圍。第三,農村中小學??梢月摵显谝黄?,共同創辦繼續教育機構,加強教師之間的互相學習,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綜合素養。第四,農村中小學校可以自行創辦本校的教師培訓班,利用本?,F有資源,開展教學方法、管理方法等教育活動,同時也可以邀請知名專家來校授課,做好教師培訓工作,實現辦班模式的創新和發展,實現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目的。

(二)構建多樣化教育體系

第一,系統指導法。在進行教師教育培訓過程中,要根據教育心理學知識和各個學科教學方式,針對典型課堂教學進行教學示范,并要求教師在參與培訓后進行反復練習實踐,使得教師可以將培訓中學到教學方法應用在實際教學中,提高其應用靈活性,以達到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目的。這種方式可以促發教師的自我學習和自我優化,實現農村中小學教師綜合素養的提升。第二,課題研究法。在進行中小學教師教育培訓中,要根據教師之間的差異性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實現因材施教,鼓勵和引導教師開展合作研究,圍繞一個教學課題,組織教師收集資料、調查訪問、交流討論,使得教師在參與研究討論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能力,達到教學指導的最終目的。第三,參與學習法。在教師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也承擔著相應的學習任務,結合繼續教育屬性,在實際培訓教育中,可以引進參與學習法,培訓人員要合理設置教學活動、教學任務,提高教師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發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自主學習,提高繼續教育效果。

四、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與繼續教育的研究,讓我們知道了中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對農村中小學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通過提高教師素質實現中小學教育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提出更新教育觀念,做好教育基礎、創新教育內容,提高教育質量、豐富教育方式,實現教育目的等有效措施,不斷優化和完善繼續教育的方式和內容,提高繼續教育效果,實現農村中小學教師綜合素養的提升。

作者:劉建國 單位:涼州區韓佐鄉頭畦小學

參考文獻:

[1]周瑞芳.貧困地區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模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6.

[2]黃艷惠.教師繼續教育研究視野下:云南農村地區中小學教師職后培訓模式的理論探討[D].云南師范大學,2015.

[3]方蘭然.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效果的深度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4,(10):71-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