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督導評估監測建設研究
時間:2022-12-20 11:04:47
導語:職業教育督導評估監測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建立與職業教育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監測體系是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新中國職業教育歷經70年發展,新時代要走向國際化,督導評估監測是職業教育發展質量的基礎保障。
[關鍵詞]新時代;職業教育;督導評估監測
2019年,國家先后重要文件《教育現代化2035》《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明確了職業教育是類型教育,具有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職業教育的定位和清晰的表述開啟了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紀元。推動高水平高質量建設國家職業教育、奮力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建設職業教育現代化,是當前時期職業教育發展的努力方向。同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監測體系,建立和完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制度,是保障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一、職業教育督導評估監測的歷史演進
我國教育督導的發展大概經歷了新中國成立階段、教育督導制度恢復階段(1977—1985)、教育督導制度的重建階段(1986—1991)、中國特色教育督導制度的初步形成階段(1992—2000)、全面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督導制度階段(2001年至今)五個重大歷史階段的發展,形成了督政、督學、評估監測三位一體的“督、監、導綜合型”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督導體系。在職業教育興起和發展階段,職業教育督導工作基本上依附于普通教育,沒有形成真正的職業教育督導制度和體系。真正意義上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始于2003年開始的全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水平評估試點工作,以教高2006(16號)文件為標志,職業教育督導評估進入了新時期。2006年4月,國家教育督導團《關于職業教育專項督導檢查公報》,是第一份針對職業教育的國家督導報告;2012年國務院頒布的《教育督導條例》提出“對法律、法規規定范圍的各級各類教育實施教育督導”,這是我國第一部關于教育督導的行政法規,職業教育正式納入督導對象之中;同年,教育部印發《中等職業教育督導評估辦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專門針對中等職業教育督導的文件;2015年,教育部下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職成教司公布“關于印發《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指導方案(試行)》啟動相關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5]168號),職業教育督導評估制度建設和內涵建設趨于規范和體系化。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第十七條“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和督導評估制度”,開啟了新時代職業教育督導評估的新紀元。
二、新時代職業教育督導評估監測工作的發力點
2014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深化教育督導改革轉變教育管理方式意見的通知》,在教育督導督政、督學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教育督導的另外一項工作內容————評估監測,要求建立教育督導部門歸口管理、專業機構提供服務、社會組織多方參與的專業化教育質量評估監測體系,對各級各類教育進行科學、系統、評估監測,為改進教育教學、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和支撐。2017年,國務院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辦法的通知》進一步提出了對于評估監測制度體系的完善。由此,教育評估監測作為教育督導的“一員”被政策文件定格于教育督導體系之中,成為教育督導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新時代職業教育督導評估監測工作要遵循關于“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重要論述,圍繞“兩個根本”,以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和歷史使命與責任為依據開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人才培養成效為根本標準,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服務于建設現代化經濟,服務于社會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是職業教育的歷史使命和責任。總的來說,是為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為督導工作提出了工作方向。《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學習者的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和就業質量,以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為核心,建立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完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辦法,建立職業教育定期督導評估和專項督導評估制度,落實督導報告、公報、約談、限期整改、獎懲等制度。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定期聽取職業教育督導評估情況匯報。”給出了職業教育督導工作的任務,依據這個任務,職業教育督導評估監測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發力。1.建立職業教育督導評估辦法。職業教育在明確作為類型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作為確定的教育類型,一定要有健全的教育制度體系。要從參照普通教育類型的督導評估踐行向專業的職業教育督導監測轉變。2012年國務院頒布的《教育督導條例》是對全部教育類型的督導辦法,分類建立職業教育督導評估辦法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要制度保障,是構建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支撐。2.建立健全職業教育督導工作隊伍。一支熟悉職業教育、熟悉職業教育規律的專兼結合、以專為主的督導隊伍是保障新時期職業教育督導工作監測開展的重要條件。建立隸屬關系清晰、職責任務明確的職業教育督導隊伍,形成國家、省級、市級、學校的四級職業教育督導隊伍,是新時期職業教育發展的迫切需求。3.整合現有督導評估項目,完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指標體系。中西部的一所職業院校一個時期內接受的評估評價項目一般要有職業院校辦學水平評估、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滿意度調查、中西部職業院校辦學水平檢測等,部分省市開展的各類諸如辦學水平、信息化教學、人才培養、畢業生就業質量等的評估評價。這些指標體系互有重復交叉、有的指標標準相互不統一,造成重復填報、數據相互驗證性較差。結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的職業教育新任務、新要求、新轉變,建立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體系、指標體系,是新時期職業教育發展走向現代化、國際化的必然要求。4.建設職業教育質量監測國家數據平臺。2011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要建立國家教育質量基本標準和監測制度。原有的中高職采集平臺歷經10余年的發展和完善,已是一個較為完善的單平臺數據中心。但由于頂層設計的缺乏,造成平臺發展出現較為明顯的瓶頸。一是平臺采用年度采集、年度分析,重點在年度增量的分析上,在基礎數據的跨年度綜合分析、動態采集、指導意義等方面存有較大的不足;二是各職業院校在采集過程中與學院原有數據中心數據對接率不足,數據偏差率較大。5.提升職業院校督導評估監測效用的發揮。督導評估監測是督導工作完成質量的進一步深化,高效地發揮督導評估的監測作用,一方面可以提升督導評估監測的權威性,使督導評估監測能科學準確地反映職業教育的發展狀況;另一方面將反作用于督導評估監測工作,提升督導評估監測工作本身的質量。職業教育在明確作為類型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職業教育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建立職業教育特點鮮明、科學系統的教育督導體系和指標體系,尤其是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督導評估監測的作用,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建立國家職業教育發展監測系統,促進新時代職業教育建立中國特色、中國標準、中國范式。建立由職業教育大國向職業教育強國跨越相適應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監測體系。
參考文獻
[1]楊文杰,范國睿.教育督導制度改革:1977-2020———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督導改革的回顧與展望[J].教育發展研究,2017(21):1-15.
[2]楊應崧.高職院校評估的現狀與前景[J].教育發展研究,2009(19):53-56.
[3]駢茂林.中央政府教育督導改革的經驗研究:2010—2017[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01(1):29-40.
[4]李璇,徐苗苗.職業教育督導方式研究[J].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9):70-72.
作者:王洪泉 單位: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中小學校教育督導結果現狀及展望
- 下一篇:人保局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