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
時間:2022-08-26 03:07:51
導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機遇
1.拓寬教育空間
互聯網自身擁有海量信息,加上信息迅速的傳播速度,為學生充分快捷地查詢與運用互聯網中的各種信息與資源提供可能,從而方便學生更好地學習新知識與技能。學生合理運用這一新媒體,能享受到互聯網帶給自己的知識沖擊,更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某一知識,打破與老師面對面學習的教學傳統。
2.提高工作效率
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往往多元復雜,及時、準確、快速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傳遞有意義、有價值的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標。新媒體運用能更快捷地傳遞信息,促進教師提高工作效率。
3.輔助教育改革
在之前的電汽與工業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依靠師生面對面的教學,教育模式無非是傳授、討論等,單一而低效,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改變單一課程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模式提供了可能。
4.建立社會屬性
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群體,大學生正處于接受新事物、獲得新知識的黃金時期。在新媒體的引導下,高校學生能獲得課堂外的知識,了解大千世界,同時參與社會上的信息交流,逐漸養成思索問題、勇于懷疑的習慣。
二、挑戰
1.教育模式方面的挑戰
信息時代的到來混淆了現實與虛擬世界之間的界限,大學生的有效學習受到了極大挑戰。現在,不少學生做事側重于追隨大流,缺乏判斷力。這是值得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重視的問題,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判斷問題是非的能力,摒棄“滿堂灌”的教學傳統,利用互聯網教會學生區分虛擬與現實,將學生思想引向正確軌道。
2.對高校學生的挑戰
(1)改變學生的價值觀。互聯網中存在的信息是跨國界跨地域傳播的,文化傳播高效迅速,大部分信息參差不齊,一部分腐朽落后的思想不知不覺滲透到大學生頭腦中,導致學生產生錯誤的價值觀念。(2)新媒體創造的是虛擬空間,容易導致學生從中尋求精神刺激,使一部分遵紀守法的學生肆意妄為,沖破道德底線。
3.對教育工作者的挑戰
信息時代導致學生思想改變,對教育工作者有著極大的挑戰。一些學生容易沉浸于虛擬世界無法自拔,被不良信息左右。面對這樣的情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巨大,現在存在大量年齡大、觀念不夠先進的教師缺乏對新媒體的了解,很難適應以新媒體為依托的教育方式。所以,提高高校教師的素質任重道遠。
三、應對策略
1.提高學生素質
大學生隊伍是高校教育的主體、是社會的未來,提高大學生自身素質對學生自身與未來祖國發展起著重大作用,要求學生具備基本判斷力,對新事物做出正確選擇。在課堂教育中,教師需要擺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多角度、多思維地調動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分析問題找到答案。在這樣的訓練中,學生會逐步養成分析問題、大膽質疑的習慣,擁護自己的立場,形成自己的觀念。
2.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質
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高校教師能否將適時正確的觀念傳遞給學生,能否幫助學生學會思考對學生以后價值觀的樹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提高教師整體素質,讓教師融入社會潮流顯得格外重要。教育工作者只有與時俱進地充實教育經驗,豐富個人教學理論,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教育工作。
3.完善網絡建設
學校各項設施需符合時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完善學校相關網絡設備,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官方網站。網站在向外傳遞相關信息的同時,要加強自身學科建設。現如今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僅滿足于課堂與教材的結合,還應結合網絡,幫助學生進一步思考與學習。在這個平臺的幫助下,教師提出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組織學生參與交流。
4.凈化網絡環境
網絡信息參差不齊,充斥著不少不良信息。社會上有許多不良分子正利用網絡技術干擾人們的各項活動。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專業工作者要加強網絡監督,隨時掌控網絡利用情況,對發現的不法分子進行嚴厲打壓與制裁。同時,及時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宣傳防范措施是必要措施之一,通過這種方式,為學生網絡學習創造優良的環境。
5.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
隨著互聯網浪潮的襲來,不少傳統行業融入網絡環境中,紛紛通過新媒體宣傳自身技術,獲取更多人的認知。如此看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應當積極融入互聯網中,在數據大爆炸時代占據一定地位,從而更好地宣傳現代思想政治。當下高校工作者要更積極地運用互聯網技術,創建網民之間的互動平臺,更全面具體地涉及大學生密切關注的話題,充分利用網絡即時、平等、共享、社會化的優勢,發揚思想政治教育,在交流中達到優勢互補,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在時代信息化迅猛發展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改革是符合潮流的。二十一世紀,網絡的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是人們生活的潤滑劑,思想政治教育應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在大的時代背景下,結合學生關注訴求與自身學科特點,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因時制宜地創新學科工作方法。創新之路任重道遠,是每個學科工作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教育工作者要不斷開拓教學方法,分享教學成果,為培育學生正確的人生理念與世界觀不斷奮斗。
作者:曹楦淇 單位:吉林工程職業學院
- 上一篇:大學英語教育改革探討
- 下一篇:人大副主席踐行三嚴三實事跡材料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