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教育改革探討

時間:2022-08-26 03:05:27

導語:大學英語教育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教育改革探討

一、大學英語教育現狀

1.大學英語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高校英語課堂中,仍然是以大課堂教學為主,并且大學英語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在日常工作中,教師不僅需要教學、論文寫作還要評職稱、學校管理等等,教師的負荷比較大,工作壓力也比較大,很少有進修或者培訓的機會。在千變萬化的社會現狀下,大學教師綜合素質已經不能夠滿足學校發展的需要了,尤其對于三本獨立院校而言。在我國,三本獨立院校一般是民營院校,由于其學校發展資金得不到國家的支持,因此在教師選擇上,教師素質本身較重點院校等有一定差距。另外,在市場環境下,三本獨立院校為了獲得足夠的經濟效益,每位英語教師所要教授的課程就會增加,所要帶的學生也會增加,這樣使得每位學生接受的大學英語教學質量下降,影響了學生的英語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國仍有部分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規模仍然比較傳統,不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課堂上,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多采用滿堂灌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機械的記憶英語單詞以及英語語法,忽視了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也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于英語學習的作用,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明顯。這種教學模式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忽視了學生的興趣,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阻礙了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在我國部分三本獨立院校為了眼前利益,往往聘請一些在重點高等院校退休的教師,他們的思想落后,教學模式老舊,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因此三本獨立院校中的教學模式得不到改革。綜上,英語教師師資力量薄弱是三本獨立院校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2.大學英語教育學生素質參差不齊

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均在擴招,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等院校中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個別差異擴大,增加了大學英語教學的難度。英語教學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學習水平,與學生的個人素質密切相關。在大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被動的參與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主動性調動不起來,從而影響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掌握。三本獨立院校的學生相較重點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本身就偏弱,再加上教學方式的落后,進一步拉大了學生英語水平之間的差距。教學資金一直是影響我國三本獨立院校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當今時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已經逐漸的應用到各行各業,然而由于三本獨立院校經費不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硬件設施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也影響到了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在當前新形勢下,國內大學英語教育更加注重實用性教學,對于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教學方法落后,教學設備不足,學生英語水平過低等原因,使得我國三本獨立院校學生無法適應時代對于大學生英語水平的新要求。

3.大學英語教育地區發展不平衡

我國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復雜,不同的地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教育水平也不同,這種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使得不同地區學生的英語水平,英語特點有所不同,影響著大學英語的教學。例如,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國際之間的交流比較頻繁,因此學生的英語水平比較高,并且口語能力等也比較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我國西部內陸地區由于深處內陸,經濟發展比較落后,并且十分封閉,因此該地區的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偏低,并且口語能力很差,很難用英語與人進行正常的交流,不利于大學英語教育的開展。在我國三本獨立院校是面向全國進行招生的,因此,不同地區,不同地域的學生聚集到一起,學生的英語水平也有著顯著的差異。因此在進行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時候,就應該多提倡多元化、綜合化的教學方式,適應不同英語水平學生的發展要求,促進大學生英語水平的整體提高,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二、新形勢下大學英語教育改革措施

針對大學英語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對于提升大學英語教學水平,促進英語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也是促進大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舉措。

1.加強大學英語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大學英語師資隊伍建設首先便是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觀察學生的思想動態,掌握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表現出的困難,然后因勢利導,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也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英語教學都是根據一定的教材開展的,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師,注重備課,以及課堂設計,在教學過程中盡量使用英語表達,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社會是發展變化的,大學英語教師也要根據社會的發展不斷的進行學習、充電,適應社會需要。學校可以定期根據不同英語教師的具體情況開展相應的專業英語能力培訓以及綜合素質培訓,讓教師始終與社會發展相適應,促進三本獨立院校的健康發展。目前,三本獨立院校進行教師培訓主要采用舉辦各種教研活動的方式,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或者利用網絡等,進行遠程教育。這些方式不僅方便而且經濟,成為三本獨立院校進行教師培訓的主要方式。加強三本獨立學院英語教師的隊伍,還應該不斷的面向社會進行英語專業人才的招聘,提高英語教師隊伍水平。另外,在市場環境下,教師要根據社會發展要求,逐漸的轉變自己的角色,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在課堂上營造輕松的氛圍,促進學生自由地進行英語表達,這有助于提高學生英語學習中的自我效能感,促進學生的英語水平的提高。

2.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教學

不同學生有著不同英語基礎,不同的英語學習習慣,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將學生進行分層,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特點組織教學,這符合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有助于促進大學生英語水平的整體提高。三本獨立學院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較低,因此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英語教材內容的改革,適應學生的英語水平。素質教育成為當今社會的普遍共識,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改革教學內容,滿足不同層次大學生的英語需求。另外,在新媒體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多手段呈現教學內容,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促進大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例如,在學學英語二年級第一單元“InternationalRelationships”的時候,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話題,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放映英語電影,或者放映我國的外交視頻等,讓學生近距離的感受“國際關系”,從而使得國際關系更加形象,便于學生的理解。另外,英語電影等可以讓學生沉浸在英語的世界中,這有助于加深學生對于英語的理解,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動力等。

3.確立教學新模式,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三本獨立院校傳統教學模式一直制約著大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在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方式下,教師可以有效的掌握課堂內容,幫助教師完成相應的課堂教學任務,但是卻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利于學校英語教學目標的實現,也不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素質教育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應該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英語參與度,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不斷提高。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要積極啟發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提高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責任感,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僅只是傳授學生英語專業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傳授相關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發現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真正的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目前,比較流行的幾種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是互動式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模式以及啟發式教學模式等等。在當今社會,三本獨立院校由于是民營學校在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的運用上有著更多的機動性。因此根據市場發展需求,轉變教師思想觀念,多種模式綜合利用,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促進大學英語教育的順利開展。例如,在大學英語第二冊第三單元“MarriageAcrossofNa-tions.”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美國視頻,讓學生真實的感受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提高學生的興趣,然后引入當下社會現象“MarriageAcrossofNations”。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進行分組,讓學生自由進行探討。這種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興趣,促進學生英語的學習。

三、結束語

三本獨立院校作為我國民營高等院校在教學改革中有著獨特的優勢,因此面對著大學英語教師師資力量薄弱、學生差異、個性化顯著等,進行因材施教、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以及英語思維水平,從而促進大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作者:董月琳 單位: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