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形象雕塑技術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25 09:39:00

導語:家庭形象雕塑技術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庭形象雕塑技術管理論文

現在家庭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愿望上家長與教師是一致的。但對具體的學生家長、具體的事情而言,又有千差萬別。而教師在教學和德育教育中的確需要家長的配合,尤其是對后進生等特殊學生的教育,更需要家、校緊密配合。家庭形象雕塑技術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法,在中學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三教”整合教育模式中運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家庭形象雕塑技術是由波士頓家庭研究所開發出來的,在結構性家庭治療中有重要的作用。這一治療模式的重點放在家庭組織、關系、角色與權力的執行等結構上,使用各式各樣的具體方法來糾正家庭結構上的問題,促進家庭功能的改善。例如,家庭成員間的自我界限劃分不清,沒有各自的自主獨立的角色,猶如粘在一起的“混合體”,此時可用家庭形象雕塑技術幫助家人了解各自的權利、義務、角色,并把治療重心放在建立家庭成員間應有的界限上。假如家庭成員之間的角色扮演不妥當,甚至顛倒,包括夫妻、父母、親子或同胞間,則治療的重心應放在角色扮演的糾正上,成員間的溝通方式,權力的分配與執行,情感上的親近與否,都可以用家庭形象雕塑治療法來促進家庭功能改善。

在家庭形象雕塑療法中,心理教師要求家庭成員把人擺設在各種空間位置,以代表他在特定時間內所體察到成員彼此之間的關系。通過這種方式把系統理論譯成身體的形式,此時所有的語言都是多余的,因為固化的雕塑本身讓每個人令自己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都變得一目了然,從而被治療的學生在心理教師的積極指引下得到新的學習,對家庭關系有了一個完全嶄新的視角,這對幫助學生重新建立對生活方式的新概念有著很好的幫助。家庭雕塑療法可以幫助家庭直接跨越抗拒,以雕塑所體現的家庭成員的空間位置、身體律動所表達他們之間的關系,而把家庭面臨的問題暴露無疑,并最終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最近我班的一名學生離家出走,當家長和學校費盡周折將其找回,急切地想知道他離家出走的原因時,他卻對離家出走的原因避而不談。既然不能從他的口中得出原因那或許換個方式能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于是我想到家庭形象雕塑技術,并爭取到了他整個家庭的支持。

學生小杰(化名),男,初一學生,成績優異。父親是鄉鎮干部(繼父),母親是中學教師。他母親在其親生父親去世后嫁給了現在的丈夫,繼父有一對雙胞胎女兒,她們對小杰母親很友善,和小杰相處的很融洽,兩個大人的感情也非常好。總的來說這個重組的家庭是幸福的。再者,小杰的爺爺奶奶非常地疼愛他,依他的要求給他買了他喜愛的電腦游戲、無數的電影光碟以及一只寵物狗,還經常帶他去游樂園玩。大家都認為,雖然這是一個二婚的家庭,但小杰應該可以象其他的孩子一樣健康成長。然而,現實卻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2005年寒假剛過,正當全家在為小杰的新學期做準備時,卻發現小杰不見了。在報警二個星期后,終于從武漢找回了小杰。

為什么一個成績優異、生活幸福的孩子會離家出走呢?家長和老師都非常想知道小杰離家出走的原因,但是小杰卻以沉默擋回了一切的提問。是不是這個家庭看似幸福,實際上父母忽視了與孩子的情感交流呢?既然不能從小杰的口中得到答案,或許可以從他的行為中得到答案,于是我想到了家庭形象雕塑治療法。那一天,我邀請了小杰的一家到我的辦公室,我很和藹地對他說“我們來做個游戲吧!請大家配合一下。”小家伙一聽做游戲,兩眼忽地閃出興奮的光芒,童心一下被調高了。我不緊不慢地對他說:“現在你是家庭的整體設計師,現在姐姐、爸爸媽媽都不是真的人,他們是你用錢買來布置家庭的雕塑,你可以隨便地安排他們在家里的位置!”小杰有些不相信我的話,抬頭用征求的眼光看著大家,由于事先與他父母和姐姐聯系好了,大家都肯定地點點頭。

在我的指引下,小杰首先安排兩個姐姐在家庭的位置,她們被排在屋一角手拉著手,我問他:“她們的神情如何啊?”小杰聽了,認真想了想,要求兩個姐姐做出竊竊私語的樣子。然后,我讓他安排父母在家里的位置。在我的鼓勵下,小杰越來越自信,他把父母安排在屋中央,要求他們互相摟抱著,以顯示他們的親密。小杰似乎很滿意自己的安排,得意地看著我。這時,我又問:“如果你也是這群雕像中的一員,你會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小杰的臉色一下子暗了下來,認真地思索了一下后,把自己安排在離他們很遠的電腦前做打游戲的姿態,整個人縮在那里,顯得孤獨無比。

那一刻,我笑了,夸贊小杰的作品很成功,并宣布游戲暫時告一段落。我把他父母姐姐叫到身邊:“小杰媽媽和爸爸是新婚,看得出還沉浸在新婚的快樂中,這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小杰的關愛。兩個正處于青春期的女孩,因為男女有別,雖然對這個弟弟沒有敵意,但其實你們也在疏遠他,這讓他無法感覺你們的愛,你們也不理解他孤獨的感受。”小杰似乎很贊同我的話:“對!他們就是不在乎我。”接下來我又讓小杰做一個他心目中的理想家庭的雕像設計。這一次,他依然讓他父母保持剛才的姿勢,而把自己放在兩個姐姐那一個圈中,三人互相拉著手,父母和三個孩子的距離拉得很近,這一次,我沒有做出點評。但大家在無聲中都明白:小杰希望自己與兩個姐姐一起玩樂,與父母距離的拉近是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

游戲結束了,大家也明白了小杰離家出走的原因。兩個姐姐首先聲明以后一定讓弟弟融合到她們的圈子里,大家一起玩,我也提醒小杰的父母以后要注意和孩子的心靈交流。通過對學生小杰的幫助轉化,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會教書,更要在必要的時候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家長,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時時自我充電,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教育工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