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培養創新論文

時間:2022-05-25 10:43:00

導語:人格教育培養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格教育培養創新論文

3.多向求索,培養靈活性人格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科學的每一項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膽的幻想為出發點的”。對事物的大膽地幻想是創新的起點,從某種意義上講,科學史上的

許多事物的過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戈登?德萊頓說,“一個新的想法是老要素的新組合”。“最杰出的創意者總是專心于新的組合”。

由此可見,擁有豐富的信息,并且善于組合它們是創造者產生新思想的基礎,讓學生充分地嘗試各種各樣的新組合,激發其新思想的誕生。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引導學生對事物大膽進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標為導向,激勵學生改組、遷移、綜合、靈活運用掌握的知識,尋找各種將幻想目標化為現實的途徑,從而增進創新技能。

靈活性人格表現為反應敏捷,思維容量大,易于接受新的事物,善于隨機應變,具有較強的融會貫穿、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能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它是創新活動必要的人格因素,培養學生靈活性思維是靈活性人格的靈魂。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重視開發,培養學生的靈活性思維,一方面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另一面要重視一題多解、一題多思、一題多變,誘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思考和尋找答案,產生盡可能多,盡可能新,盡可能獨特的解題方法,其中開放題的設計、“開放性”提問對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深刻性,從而塑造靈活性人格尤為重要。

如教學圓的面積公式時,教師注意問題設計的“開放性”。課前教師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把硬紙圓片等分剪成8個、16個、32個……小扇形,讓學生拼成近似的長方形,通過尋找聯系、推導出公式,這時,教師別出心裁,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不拼成近似的長方形,你們還能拼成別的圖形,同樣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嗎?”這一問題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紛紛動手實驗,大膽求證,拼出了近似的平行四邊形、近似的三角形、近似的梯形等等,同樣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充分展現了公式的多種推導過程,克服了思維的單一性,培養了思維的靈活性,進而達到了對學生的靈活性人格的塑造。

4.展示個性,培養主動型人格。

主動型人格表現為有自己的主見,喜歡獨立地專做自己的事情,不肯接受他人支配,不被權威嚇倒,敢于獨立思考,主動開拓,提出質疑,并堅忍不拔地解決問題。敢于質疑問難是主動型人格最突出的表現。主動型人格是一種良好的創新人格的品質。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十分注重個性的培養。

首先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平等、自由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感受到愛和尊重、樂觀和自信;才能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觀點;才能爭辯質疑,標新立異;才能生動活潑,大膽探索,如在學習了“求平均數”時,在設疑以后,問學生:“你想知道關于平均數的哪些知識?”學生回答:“什么叫平均數?怎樣求平均數?學平均數有什么用?求平均數有技巧嗎?……”學習過程中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設計的問題之中,他們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時而高興,在和諧誠懇的交流中充分展示著自己的個性和才能,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創新活動,允許學生“越軌”或創新失敗,對有獨到見解的要大力表揚,對不完善的意見給以補充,對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異想、幼稚可笑的質疑問難要給以呵護,如在教學“比的意義”時,在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探索得出比的意義后,教師故意提出:“你認為比的后項可以是零嗎?為什么?”學生好勝心馬上被激發,展開爭論,一生說:“比的后項不能是零,因為根據比的意義,兩個數相除又叫兩個數的比,既然除數不能是零,所以比的后項也不能是零。”另一個學生馬上反駁道:“比的問題可以是零,我是體育迷,在電視的上看到記分牌上有2:0的?!闭n堂上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他們很快分成兩派,據理力爭,誰也不服誰,這時,教師順勢讓他們分組討論,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相互交流,直誠探討,終于明確其道理。

所以,平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學會學習,提出自己的見解,形成質疑爭辯之學風。如:在學生回答出解決新問題的方法時,教師要追問:“為什么?”“你是怎樣想的?”“他的方法正確嗎?”“誰還有不同的意見?”等語言教學生去思考,去討論,讓學生在質疑問難中,在奇思異想中形成主動型人格。

5.開發情商,培養癡迷型人格。

癡迷型人格的學生表現為對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他們對感興趣的事物有種癡迷的追求,不棄不離。他們能排除雜念,排除外界干擾,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學習效率高,這種人格品質往往彌補其智力上的不足,使智力平平的人成為創新力極強的人。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在《情感智商》一書中指出,在對一個人成功起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占20%,而情商則占80%。在人的創造活動中,這些情商因素能起到啟動、定向、引導、維持、強化、調節、補充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因此開發情商,對培養學生的癡迷型人格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上進心。這些都是培養學生癡迷型人格的動力源泉,如:充分運用數學自身的魅力。使學生感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數學有不盡的奧妙,引起學生的好奇和激情,使其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形成良好的心理動力。

其次,教師要多創設情境,讓學生了解一些數學家的故事:祖沖之、陳景潤、華羅庚……,從小讓他們學習數學家的品質,勇于探尋科學的奧秘。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重視情感教育,引起學生對學習的注意和需求,形成學生的學習的信念和追求。比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通過學生說數給教師判斷,引起學生的好奇:老師是用什么辦法判斷得又對又快的?從而激發學生認知的需求。通過師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從而達到情通理達,并使之內化為信念。不僅讓學生主動獲取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得到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的熏陶,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癡迷型人格之目的。

網址:/doc/29/9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