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輔助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25 12:03:00
導語:多媒體輔助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媒體技術由來已久,一般的說法是將影像、聲音、圖形、圖像、文字等多種媒體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實現一定的功能,就稱之為多媒體。多媒體在教育領域中始終扮演著“興奮劑”的作用,脫離紙筆,步入電子媒體課堂,配合網絡的發展,依據學習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實現了多種感官的有機結合,從而使知識能多層次、多角度、直觀形象地展示于學生的面前,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教學方法上,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不拘一格的特點。運用多媒體計算機進行數學教學可以把多種教學方法,如直觀教學、啟發式教學、愉快教學和視聽強化教學等緊密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啟發學生主動思考,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學目的。
在教學形式上,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靈活多樣的特點,在運用多媒體計算機的同時,加上教師的精講與啟發,再結合學生的質疑、問難和討論,使學生通過身臨其境的直觀感受和仔細觀察,從而得出正確結論,改變了過去那種光靠教師“灌”,學生被動接受的形式,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體現了學生為主體。
一、創造愉快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皮亞杰說:“興趣是能量的調節者,它的加入便發動了儲存在內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來容易做,而且減少疲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探索真理的一種精神力量,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由厭學、苦學變為喜學、樂學,這必然激活和加速學生的認知活動。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情境不受時空的限制,再現于學生眼前,它集畫面、聲音等于一體,動態演示與靜態畫面相結合,能有效的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可利用《幾何畫板》這個軟件,設置動態效果,切割了三角形之后將其平移拼合成一個矩形,從而生動地顯示出求矩形面積和求平行四邊形面積之間的那種隱藏的關系(即用“割補法”)。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形象直觀的內容,很適合小學生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特點,還積極調動了耳、眼、腦等多種感官投入學習,把學生帶入新奇的境界之中,學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惑”,心生疑惑,起了學生的求知欲,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
小學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動、好奇,他們的認知活動多以興趣和好奇為載體,知識的積累與智能的發展,也多在無意識下完成,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學生處在直觀形象思維階段,創造學習數學的愉快情景尤為重要,所以,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多迎合學生這一特點,讓小學生覺得學習有興趣,從而愿學、樂學,做到在不知不覺中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多媒體計算機為我們提供了很好條件。
二、形象地呈現事物的現象,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計算機輔助教學具有形象直觀、動態演示等一些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功能,形象地呈現事物的現象,具體地表達事物發展的過程,生動地揭示事物變化的規律,使抽象的知識轉化為一定的物質形態,變得形象具體,生動活潑,能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例如:在語文第九冊的課文《科利亞的木匣》一文中,對于科利亞的步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大的常理許多學生心中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而已,我利用計算機設置了兩個動畫:兩個比例不同而模樣相同的人兒,同時在數軸上走動相同的步數,學生立即就可以從人兒的大小推出步伐的不同是科利亞找不到木匣的原因。又如:在分析“一列長300米的火車以每分900米的速度通過一座大橋,用了3分時間,這座橋長多少米?”這道題時,學生往往把火車行的路程與橋長等同起來,我們可以用計算機模擬火車通過大橋:一列火車在隆隆聲中到達橋頭,從火車頭到達大橋上開始,在橋的下面跟隨火車頭同步出示火車行的路線,直到火車尾離開大橋為止,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得出“大橋長度=火車3分行的路程—火車長度”這一數量關系式了。
這樣,利用計算機形象直觀的動態演示功能,形象地呈現事物的現象,具體地表達事物發展的過程,生動地揭示事物變化的規律,使抽象的知識轉化為一定的物質形態,變得形象具體,生動活潑,再加上教師的適時適度的講解,做到了把知識化難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學難點,使學生對應掌握的知識理解得更透徹。
三、深化課堂訓練,鞏固新知識,反饋信息,發展思維,利于因材施教。
練習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并發展智力的活動,利用計算機可以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也可以進行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既鞏固了新知識,又發展了思維,還反饋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并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例如:在《What’sTheWeather》中,我設了這樣的兩種練習:一種是根據單詞選圖片,如果不對的話,圖片會自動“逃離”,直到選擇正確為止;另一種呢是讓學生直接到平臺操作,在橫線上填上答案,只要正確,計算機就會給學生肯定的反饋,錯了就給予鼓勵。這樣,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在一定程度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發散思維,很好地進行因材施教,這光靠教師很難做到。
在練習中,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可以調節學生大腦興奮,減少疲勞,煥發精神,讓他們利用自己的無意注意愉快地接受知識。計算機的反饋再次激發他們的學習精神,保持其良好的學習心態,達到了擴展思維,提高練習效率的目的。利用計算機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難度和不同量的訓練,而且可以讓學生自我控制練習進度,做到每類同學都達到各自的教學目標。學生在不知不覺的練習與計算機的表揚和鼓勵中不斷進步。利用計算機因材施教,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得到發揮,讓各類學生都能“吃得飽”、“吃得好”。
四、大膽互動,利用網絡即時滲透學科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必須時時處處地滲透在學科教學中,配合著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脈絡而發展,因而它是“活”的,學生也渴望所學到的是“活”的知識,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多媒體課堂可以很好地體現出這個要求,教師先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到網上去搜尋資料,什么資料才是有用的,才能幫助自己最大效率地解決學習上的問題的,讓學生懂得網絡——是一種學習的手段,而不是單純地為了上網而上網。
實踐證明,認識研究和大膽使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搞好小學教學的一條有效途徑,遵循教學的基本原則,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靈活確定課堂教學的設計形式,不斷完善計算機軟件設計,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的有機組合,來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提高小學教學效率和效益。
- 上一篇: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論文
- 下一篇:情商營造和諧空間培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