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思路

時間:2022-07-15 06:36:00

導語:漫談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漫談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思路

摘要:本科生導師制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分制的完善、培養個性化教育和推行素質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高校本科生導師制應該從專業指導、就業指導、生活指導和思想指導四個方面實施

關鍵詞: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思路

1我國高校實施本科生導師制總體思路

導師制最早起源于英國,由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率先實行。建立導師制的主導思想就是導師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指導學生從入校到畢業的學習和生活,真正地體現高校教師“教書”和“育人”的工作職責。我國的導師制最早應用于研究生教育,最近幾年導師制開始應用于本科生教育。2002年,由北京大學率先在本科生中試行導師制,童年浙江大學也開始試行,進而在全國開始推行。本科生導師制的推行適應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但在我國仍處于摸索發展階段。由于國外的教育體制不同于我國的高校教育體制,所以牛津和劍橋的現有模式不能生搬硬套的移植到我國的高校,必須要結合我國普通高校的教育和教學模式進行必要的改革。在改革中要充分考慮到教學型和科研型大學的不同特點、高校自身發展特色以及服務于區域(地方)經濟等因素,構建不同的本科生導師制。

2我國高校實施本科生導師制的必要性

2.1完善學分制教育體制的必然要求我國普通高等院校已經基本實行學分制,而學分制和到導師制是密不可分的整體的。學分制在逐漸推行過程中,優缺點都有所體現。優點是擴大了學生選課的自由度,學生可以根據專業和就業需要,以及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選修課程,但是由于學校提供的選修課范圍廣、種類多,也使部分學生在選課時出現一定的盲目性。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可以讓學生在導師的幫助和指導下,進行有針對性、目的性的選擇專業選修課和基礎選修課。導師制的實施能夠促進學分制的完善,促進高校教育改革的順利進行。

2.2實施個性化教育的前提保障我國高等教育長期以來一直是都比較重視共性的培養,統一的教學計劃、統一的考核方式、統一的教材,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重視不足,導致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受阻,妨礙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導師制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這種弊病,導師在指導過程中憑借對學生個性、特長和興趣愛好的充分了解,有針對性地進行個體輔導,有利于最大限度發掘學生的潛能,為社會輸送更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2.3教書與育人有機結合的紐帶長期以來,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都是專業教師只負責教學,不問學生思想狀況,而輔導員只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懂學生懸崖情況,導致學生的專業教育和思想教育被割裂開來,出現了脫節現象。而本科生導師制突破了這種思想教育和專業教育分離的局面,把教書和育人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一般來說,本科生導師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科研能力,比較豐富的人生閱歷以及成數理性的判斷和識別能力,能夠從專業角度和教學角度把學生的思想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

2.4推行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素質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越來越多高校的重視,而本科生導師制是有效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高等素質”,使現代社會的大學生即具有扎實的“專業素質”,同時還具有優秀的“非專業素質”,即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先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和敬業精神,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目前我國的大部分高等學校在專業素質的培養都已經比較健全,但是在學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質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培養還比較欠缺,通過導師制的建立可以為國家、為社會、為企業輸送更多合格的高素質人才。

3我國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指導內容

目前我國的各大高校都已經建立了輔導員制和班主任制度,而導師制作為傳統教育模式的有益補充,和輔導員制、班主任制一起構建成了本科生本科生培養體系的立體結構,把教師和學生之間分散、零碎、階段性的關系更加緊密的連接起來,變成明確、固定、連續的關系,成為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職能分工上,導師的指導內容要與輔導員和班主任有所區別,分工有所側重,指導的工作中心放在專業指導上,同時要輔助指導員進行就業指導,協助班主任進行生活指導和思想指導。

3.1專業指導入學后,導師要向學生詳細介紹專業課程體系,主干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專業細分方向和專業選修課,讓學生對本專業有充分的認識和理解,便于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根據自己的就業愿望和興趣愛好在學習中有所側重點。導師在專業方面的指導是全程式的,指導的時間橫跨本科學業的四年,貫穿所有學習過程,包括認識實習、課程設計、生產/畢業實習、畢業論文指導、參與導師的科研等。目前很多高校會為學生在課程設計、實習和畢業論文及格階段分別指定不同的導師,這種方式由于不同的導師對于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缺乏了解,不能針對學習的實際學習水平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而全程式的指導形式能夠讓導師和學生之間通過四年的時間進行充分的了解,以便導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和興趣愛好,幫助學生制定確實可行的專業學習計劃;根據學生的生產和畢業實習情況,指導學生選擇論文研究方向;根據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情況指導學生參加課題研究、專業競賽和專業實踐。

3.2就業指導從入學之初,由導師負責向所指導學生詳細介紹本專業畢業后就業方向、行業發展態勢,據此要求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通常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后,沒有了高中階段的緊張學習,極易產生過分放松心態,也會有一部分學生因為沒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專業而不愿意投入精力努力學習,針對這種情況,導師可以通過談話,詳細了解學生的個性、能力、興趣、理想,共同制訂職業生涯規劃,讓大一的學生從入學之初,就能明確今后四年的學習目標和方向,防止學生在入學后產生的松懈和懈怠情緒。

3.3生活指導大學生在步入大學校園之后,開始面對獨立的生活,部分學生會有不適應的感覺,也可能會有個別學生過度放縱個人生活,導師要輔助班主任的工作,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的集體生活,規范良好的生活習慣,制定系統的生活計劃,合理安排大學生活,防止個別學生沉迷網絡游戲、荒廢學業;同時還要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防止生活上的過度或奢侈消費。

3.4思想指導在思想指導工作上,導師的主要職責是輔助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誠信教育和文明法制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道德觀和價值觀,培養并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事業心,為社會輸送更多不僅專業知識扎實,而且道德品質高和意志堅強的合格人才。同時在思想工作中,導師還要認真觀察、分析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掌握學生心理變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學生因學業、家庭、愛情等因素而產生的心理障礙,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