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領導的思想轉化與藝術思索
時間:2022-08-12 10:43:00
導語:校長領導的思想轉化與藝術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他的校長。
”可見,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校,校長是學校在社會公眾心目中的形象代表。校長的素質體現著校風校貌,決定著辦學的水平。為此,必須講究新領導方法,提高領導藝術,構建現代管理的新模式,以營造一個民主治校,情感管理的合作、和諧的管理環境。
1校長工作實踐中的角色分析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教育的偉大使命是讓人們從無知走向睿智,從幼稚走向成熟。校長應是學校教育的靈魂。學校是航船,校長無疑是舵手。校長每天都在處理事情,有小事,有大事,有階段性重要事情,校長們視輕重緩急,視遠近左右,都要把握度。校長是學校集體的組織者。校長是以學校集體為依托實施管理。校長要為學校集體制定發展目標,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最大限度地開發教育資源。校長是學校服務的角色。是師生員工和家長、社區的服務者。教育服務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學生是教育對象也是服務對象,學校應以學生為中心。第二,學生家長和社區也是服務對象。第三,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努力提高教育質量。
2校長領導的思想轉變
2.1改變思想觀念,樹立公仆意識
多少年來,“官本位”一直愚弄著人們的思想。那些達官顯貴一旦權力在手,烏紗蓋頂,便以“長官”自居。他們習慣于高高在上,把自己凌駕于群眾之上,甚至魚肉百姓。作為一個領導者都應該明白,職業不分高低貴賤,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我們敬愛的曾緊緊握著掏糞工人的手,以示平等。提出的“為人民服務”觀點明確指出,領導者要善于當好“班長”,要認真做好“公仆”,要善于深入群眾,從群眾中吸取營養。因此,一個好的領導干部,應沖破個人自我封閉的思想牢籠,要不斷開拓視野,銳意進取,與時俱進。只要領導者能樹立起為共產主義事業、為黨的教育事業獻身的堅強信念,確立起無私無畏、積極進取的精神,工作中總觀全局、立足當前、大膽創新、注意實行,養成系統的思維方式,敢于接受新事物,廉潔公正,善于眼睛向下,聯系群眾,實行民主治校。這樣的領導者既可以根基穩固,又能站得高、看得遠,更不會輕易被時代所拋棄。
2.2改善人際關系,體現人文關懷
現今學校中,仍存在一些家長式的管理現象,一些人仍熱衷于命令式領導,但由于教師具有較好的個人素質,有較好的知識修養,有較高的業務水平,有較強的工作能力,甚至有些本身就是一個已經具備了某種領導才能的人。因此在接受領導、管理的過程中,容易滋生一種對立逆反的心態,結果導致上下級關系緊張。作為校長,首先要堅持原則,在大事大非面前,寸步不讓;在抓綱定向的決策中,不容半點馬虎,這是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但在日常管理具體工業中,校長應把自己視作教職工的同志、朋友,對他們要關心愛護、尊重信任、體貼同情。校長還應該做到有寬容精神,善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一道工作,既堅持原則,又注重策略,掌握分寸,從而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政治環境。其次是要敢于承擔責任,與被領導者之間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心理交往,提高管理效能。再者要有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堅持從實際出發,客觀公正,勇于自我批評。一個單位、組織,領導集體人際關系如何,是整個事業成敗的重要因素,作為領導,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2.3發揮集體智慧,實行民主管理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職工的思想十分活躍,民主意識日漸增強,學校實行民主管理已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因此,第一,校長首先要以自己認識水平的有限性看實行民主治校的重要性。校長不可能無事不知,但又不能當“瞎指揮”,因此需要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博采現代社會的高訊息。第二,校長要從自己管理水平的有限性看實行民主治校的必要性。學校工作,千頭萬緒,校長總不可能事無大小,面面俱到,況且教職工的覺悟、水平千差萬別。實行雙向管理,有助于校長的管理工作,也利于被管理者自律、自理,從而達到“無為而治”的佳境。第三,校長要從自己知識水平的有限性看實行民主治校的可能性。對學生傳授文化知識的本身就是一項特殊的管理,現代社會需要學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識,而校長所涉獵的知識范圍畢竟有限,這就需要充分調動老師積極性,利用他們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3校長的領導藝術
校長是學校各種關系的核心。校長首先要善于校內協調,善于協調好學校的人際關系,使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教工之間、干群之間、班級之間、學科之間都協調一致,形成學校和諧融洽的氣氛。其次校長還要要善于校外協調,要協調好與上級行政部門的關系,協調好與社區的關系,協調好與家長的關系。
- 上一篇:經委統計執法述職述廉小結
- 下一篇:文化服務優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