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影響

時間:2022-04-23 11:46:40

導語: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影響

一、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影響因素概念模型

大學生創業不僅能夠帶動就業,從而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時其也能鍛煉學生,減輕家庭負擔,使得學生真正能承擔起家庭與社會責任。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相互的,社會、學校、家庭和個人對大學生創業也會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因此筆者對這四個方面的影響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與解決辦法1.社會方面。大學生生活在整個社會之中,在創業過程中必定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如陳濺星、姚圣梅、汪行舟(2010)的研究指出實際中政府政策很多沒有落實到位而阻礙了大學生創業。沈超紅、彭巍(2010)認為創業環境是影響創業的核心要素之一。通過大量的文獻查閱可以看出,社會環境因素與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有緊密的相關性。2.學校方面。學生受校園環境以及學校氛圍影響較大。周紅霞(2008)提出,受過創業學學程教育的學生畢業后能夠熱愛他們的工作,能夠給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程鵬、尹浩華、劉嵐(2011)對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也有說明,他們認為完善創業教育體系不但可以培養人才,而且可以為社會創造就業機會,還對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發展有重要作用。3.家庭方面。同時,對于一個大學生而言,其主要還是一個消費者,其生活來源主要是依靠家庭,因而對于這些沒有自己經濟來源的學生而言,其要進行的有關創業所需要的一部分的主要性啟動資金則主要還是依靠其家庭支持楊德彬、耿白(2011)在他們的文章中提出,我國大多數大學生不管年齡處于什么階段,學習上處于什么階段,在經濟和心理上都擺脫不了對父母的依賴。因此,家庭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不容忽視。4.個人方面。個人所具備的性格特征和能力一樣的會影響到大學生創業,很多學者就這個方面也進行了研究,如彭晶(2011)就認為,大學生創業者年齡在30歲以下,處于這種年齡階段的人普遍心理承受能力不成熟。在這個過程中,對創業者的能力要求和心理品質要求都很高,大學生的經濟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有限,這些個人因素都會影響大學生自主創業。

二、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1.社會方面影響因素。(1)創業政策宣傳力度不大。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圖1),大概68%被調查的學生對政府部門、學校等有關部門支持大學生創業相關政策明確表示非常不太了解,這充分體現出學生對政策不了解,這就需要相關的部門將政策宣傳到位,使得學生真正了解政策,從而有利于促進更多學生開展創業。(2)市場競爭激烈。受調查地區大學生創業需要面對的市場是多元化的市場,各經濟主體都為了自身的物質利益所驅動。想創業的大學生對市場競爭有自己的看法,圖2顯示,受調查地區的大學生認為缺乏社會關系和創業機會對創業成功影響很大,占到了42%。(3)服務保障機構空缺。由于中國對創業的研究較晚,相對應的服務保障機構發展也不完善。受調查地區的大學生對政府的期望很大。在圖4-3當中,我們可以知道,大概有52%的受訪大學生認為,需要政府開辦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以此來扶持大學生創業、大概有29%的受訪大學生認為,需要政府開辦社會化專業化的服務指導機構以此來為整個學生來進行相關的服務性工作。(4)社會融資不夠。目前,創業的主要障礙就是在于我們缺乏創業啟動資金,從而就會迫使大學生所開展的相關創業項目就比較難以來進行啟動。如圖4所示,受調查地區的大學生的創業啟動資金大部分來自家庭(53%),而從社會中獲取的資金資助很少。2.學校方面影響因素。(1)學校創業教育體系不完整。就高等教育方法而言,目前我國在學校開展的相關創業教育還是處于一個起步性的階段,與此同時,現在大多數的一些主要性的高校在目前的情況之下還非常缺乏一個非常完整的整體性的創業教育體系。就當前進行被調查地區的主要的大學生而言,調查學生對于所處的主要學校所開展的創業教育體系成效問卷顯示(圖5),大概有39%的受訪者認為學校的創業中心應該提供創業幫助,大概有20%的受訪者則是認為大學要為他們提供定期創業教育講座,而大概有18%的受訪者則是認為,需要大學提供相關的實踐創業項目,以便能夠積累創業的經驗。(2)校園創業氛圍不濃厚。創業氛圍對激發學生的創業興趣很有幫助,高校應力求打造一種敢于冒險、敢于創新的校園創業氛圍。在相關的調查顯示,對于當前正在受到調查的一些主要的地區的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是普遍地認為到,目前大學生所處的學校的主要性的創業氛圍目前還是存在一個非常不夠濃厚的問題。(3)教育資源不齊全。在伴隨著整個社會的創業教育問題在持續穩步地升溫的時候,而整個創業教育就已經被認定整個大學生開展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在對本校缺乏的教育資源的調查中可看出,學生認為創業教材不全面的占23%,創業課程不成體系的占31%,教學老師不專業的占36%,教學設備不先進的占10%。3.家庭方面影響因素。(1)家人的支持態度。大學生創業具有風險,因此很多家長不長支持孩子創業。圖8中就是已經充分地顯示了整個家長要對整個孩子的主要性的創業呈現出支持的程度。(2)經濟條件不支持。前面就提到過大學生的創業啟動資金主要來自家庭(占53%),但并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擔負的起這樣的開支。對于一些主要畢業生而言,他們的家庭往往都是需要來不斷地來承擔到我們進行創業時候,其所需要的相關的資金的絕大部分。4.個人方面。(1)個人創業能力欠缺。創業能力主要包括大學生自己的整個經營管理能力問題、大學生自己生個專業技術能力的問題、大學生自己的整個人際溝通能力問題等方面。受調查地區高校云集,學生們有很好的平臺去展現自己,但調查結果顯示受調查地區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欠缺市場營銷能力的占18%,抗壓抗挫能力的占29%,創新創造能力的占19%,人際溝通能力的占21%,組織管理能力的占13%。(2)創業心理品質不健全。受調查地區的大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比較長,因此在對心理品質這一項做調查時就可以發現,學生的心理還不夠成熟,抗壓能力比較弱,很容易因為挫折而放棄創業的想法。如圖11所示,如果首次創業失敗,會選擇再繼續創業的大學生很少,僅占23%,大多(46%)大學生會猶豫不決。(3)實踐經驗不足。最終書本上的知識要運用到實際中才會產生價值,大學生創業也如此。根據受調查地區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調查地區的主要大學生已經被相關機關以及人員提供非常多的實踐性機會,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如果需要來進行相關的創業的話,就會存在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陷,就是有關的經驗存在相對不足的問題。圖12表明了大學生普遍認為自己在創業素質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創業經驗不足,達到了31%。

三、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優化路徑

1.社會方面的主要策略。第一就是需要制定相關政策,強化各個部門落實執行情況;第二就是需要不斷地降低大學生創業門檻,從而為其提供創業機會;第三就是要為大學生創業建立服務機構,加強保障體系;第四就是要完善金融體系,提供資金資助。2.學校方面的主要策略。第一就是需要來不斷地貫徹素質教育,開設創業課程;第二就是需要宣傳創業知識,營造創業氛圍;第三就是增強師資力量,提高老師水平。各地區高校在課程師資方面,應多采用具有創業經驗的師資進行教學。3.家庭方面的主要策略。第一就是解放傳統思想,弘揚創業精神。父輩們的思想受傳統思想影響較大,要讓他們改變不支持的態度讓他們多熟悉大學生創業的成功案例;第二就是擔起家庭責任,支持子女創業。家庭對自子女負有一定的責任,其中就包括經濟支持。4.個人方面的主要策略。第一就是要重視能力培養,提升自身素質。要求大學生要在學校里面尋找到相關機會來增強自己的管理能力、增加自己的知識面、提高人溝通交流能力;第二就是要接受新的挑戰,積極總結經驗;第三就是要參與社會實踐,積累社會經歷。創業不是紙上談兵,最終是要投入到現實社會中去的,各個地區的大學生面對的是社會中的競爭對手,因此要提前積累社會經驗。

作者:潘晨芬1,2肖靚2工作單位:1.成都理工大學2.婁底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