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教育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27 10:27:40
導語:輔導員教育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摸透情況,平穩過渡
(一)做足功課,班情熟知
新輔導員要提前與原輔導員、學院領導、學生的任課教師、學生干部等進行深入細致的溝通,了解班級的實際情況,掌握每一個學生的詳細信息,做到班情熟知,并做好學生信息登記表、學籍卡片、獎懲情況、活動資料等文件的交接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學生信息登記表上的照片大都是以前的,與學生現在的模樣可能有些不同,甚至相差甚遠。新輔導員可以讓班干部提供同學們的近照電子版,命名為本人的姓名,存在電腦里或者手機里,利用空余時間翻看,用最快的時間記住每個學生的樣貌,爭取在見到學生的第一眼時,就能準確地叫出他的名字。這樣會讓學生感到輔導員很用心、很負責,對自己很關心和重視,并在心底里對輔導員產生敬佩和信服之情。
(二)樹威信,立形象
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提出了首因效應,他指出,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會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并占據主導地位。因此,新輔導員應高度重視第一印象的作用,在與原輔導員的交接大會上,樹立自己的威信和形象,為人師表,把真誠、全面的自己展現給學生,既要肯定原輔導員的工作方法和業績,也要體現自己的思路和特色,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抓好兩頭,輻射中間
“兩頭”中的一頭是指學生骨干,如學生干部、學生黨員、品學兼優學生等,另一頭是指學業、家庭經濟、心理等方面有一定困難的特殊學生。對于學生干部,我們要本著“培養中使用,使用中培養”的原則,幫助其認清職責,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成為輔導員的得力助手。如果原先的學生干部認真負責,工作能力強,則可以繼續培養使用,如果他們在工作能力和方法上有欠缺,則要加強對他們的培訓指導,必要時可以進行調整更換,選用新任學生干部,滿足大多數學生渴望改變的心理需要。對于學生黨員,要發揮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引導他們在思想、學習、衛生、紀律、活動等各方面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積極配合、協助新輔導員的工作,做好其他同學的榜樣。對于品學兼優學生,輔導員要通過與他們談話,鼓勵他們再接再厲,保持優良成績,并積極參加班級的各項活動,發揮自己的榜樣引領作用和聰明才智,幫助、帶動其他同學提高學習成績,爭創先進班集體。對于在某一方面或多個方面有困難的特殊學生,新輔導員要對其進行一對一的談話,了解他們所面臨的具體問題和困難,引導他們通過自己和外界的力量來逐步解決。針對學業上有困難的學生,輔導員要幫助其找到學習成績差的原因,如學習方法不當、基礎差、自制力差等,并對癥下藥,督促其做好規劃,改變現狀。針對家庭困難學生,新輔導員要盡快熟悉他們的信息,盡可能地關心和幫助他們,并將各項資助信息、政策公開,引導家庭困難學生放下心理負擔,自立自強,勤奮學習,健康成長。針對心理上有問題的學生,新輔導員要建立動態分層的“特情學生庫”,做好危機預案及預警機制,做到心中有數。對于有一般心理問題的學生,可以通過與他們談心談話或引導他們到學校心理咨詢室接受專業心理咨詢的方式,幫助他們走出心理困惑;對于心理問題嚴重,有神經癥甚至精神分裂癥傾向的學生,輔導員要第一時間與學生家長聯系,告知他們這個學生的心理現狀和問題,必要時轉介到心理醫院接受診斷和治療。在抓好學生骨干和特殊學生這“兩頭”的基礎上,輔導員要逐漸將關注點輻射到中間學生身上,讓全體學生都感受到輔導員的關心和愛護。
二、以“情”感人,夯實基礎
輔導員的更換難免會引起學生對原輔導員與現任輔導員進行比較,因此,輔導員的個人作風和魅力在二手學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意義重大。在工作中,新輔導員要滿懷對學生的愛,用耐心、關心、細心、責任心來對待每一個學生,以真誠的情感來感染學生。當學生在生活、學習、情感等方面有問題和困惑的時候,如果輔導員能夠及時給予其解答和幫助,會大大增強學生的向師性,從而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目標。此外,輔導員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按照考研、就業等類別對學生進行分類,幫助其制定具體明確、可行性強的目標規劃,并為其提供個性化指導。如準備考研的學生在學習環境、考研方向選擇、學校選擇等方面會遇到困難,如果輔導員能夠為其爭取到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其明確選擇,堅定其考研信心等,會在學生的心中產生很大的影響,這會對輔導員以后的工作開展大有裨益。
三、“理”“法”結合,提升飛躍
無規矩不成方圓,教育管理必須建立在制度的基礎上,以法為則,以理服人。因此,輔導員對于二手學生的教育管理必須依靠完善的規章制度,用制度來約束、管理學生。在對問題的處理上,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無論是誰,照章辦事,規范班級的運行狀態,為班級良好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奠定基礎。此外,輔導員還要引導學生為自己的班級設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如爭創先進班集體、紅旗團支部等。無論哪個目標,只要是學生主動、愿意做的,輔導員都要給予其指導和鼓勵。當學生慢慢積累起信心,并認同輔導員的工作能力和作風時,班集體提升的目標也會逐步實現。
作者:張靜敏丁寧李慶林單位:承德醫學院
- 上一篇:統計局一季度工作總結
- 下一篇:誠信教育系統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