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中專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探究
時間:2022-06-20 09:50:21
導語:職業中專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生的教育管理工資是否成功直接關系到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素質的高低。職業中專要把學生教育和管理的要求融入到日常教學管理、班級建設、學生活動、學校文化建設之中,全面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職業成長、職業發展。
關鍵詞:職業中專;學生;教育;管理
隨著職業教育的普及,職業中專錄取分數逐年降低,生源質量明顯下降。選擇職業中專的學生大部分初中階段學習成績都不好,他們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厭學、叛逆和自暴自棄的心理,在學習、生活、自我管理和心理素質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由于家長過分溺愛,他們缺乏必要的生活經驗和自理能力,沒有經過任何生活上的磨難,受挫折能力很低,依賴性很強,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在與同學的交際過程中,只看重索取,不主動奉獻和合作,生活中容易沖動,畏懼困難,常常產生各種心理上的困惑和障礙。這些都給職業中專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那么,如何做好中專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呢?筆者認為職業中專要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出發,認真觀察學生,切實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積極探索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徑,以提高學生管理質量及教育教學質量。
一、全面加強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中專學生教育和管理的主角,是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學生思想教育和行為管理的中心力量,學校管理層要高度重視班主任隊伍管理和建設,切實加強班主任工作,發揮班主任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學校選拔和任用班主任,要制定標準和條件,挑選一些思想品德高尚、業務能力強、教學水平高、教育學及心理學知識豐富,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能夠傾聽學生意見,能與學生友好、和諧相處的教師來擔任班主任。其次,要為班主任工作創設寬松條件。熟悉中職教育的人都知道,職業中專班主任確實難當,面對的學生思想認識參差不齊,行為習慣千差萬別,且工作零亂繁雜,需要犧牲大量的休息時間,付出大量的勞動,所以學校要從根本上提高班主任工作在工作評價、年度考核、晉級晉職、評選先進等方面中的份量,還要嚴格落實班主任津貼,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切實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光榮感和使命感,激發班主任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在此,要加強班主任的培訓工作。通過定期召開班主任培訓交流活動,組織外出觀摩學習等方式,加強班主任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以班主任工作的不斷進步來促進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二、全面構建和諧的學校文化
學校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活動、學校環境、學校秩序和學校精神的集中體現,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它是職業中專發展的動力之源,集中體現了一個學校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加強職業中專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提高中專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促進中專學生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職業中專要本著貼近社會,貼近職業,貼近學生的原則,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結合專業培養目標、職業技能素質要求,以辦學目標、辦學理念、育人模式、制度管理、校風校紀、課程文化、環境文化等方面為切入點,全面建設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學校文化,并通過開展社團活動、文藝表演、體育競賽、學術講座、理論報告、社會實踐等形式,大力開展彰顯時代精神,體現行業理念和企業文化特征,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技能比賽、社會公益活動、志愿者活動、社會調查活動,把思想道德教育、行為準則教育等內容貫穿到職業中專文化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從而使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三、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作用
職業中專學生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對自己的學習信心不足、自我約束能力弱,光靠教師、學校職能部門的管理是不夠的,職業中專還要結合時展的趨勢,指導學生學會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提升他們的思想品質和行為能力,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職業中專學生自我管理主要體現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讓學生各自管理好自身的行為和思想,把上進和砥礪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需要,變被動接受管理為主動參與管理。從學生一進校,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明確中專學習的目標和動機,讓學生明白進入職業中專的目的就是學會技能,學會做事和做人。在正確認識和了解總的目標以后,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細化目標,進而實現學習目標的自我管理。在引導學生建立了正確的學習目標和動機之后,還要逐步開展學生各個方面的自我管理,主要包括:時間的自我管理、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行為的自我管理、情緒的自我管理、職業規劃的自我管理。實現中專學生自我管理關鍵要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學生干部隊伍,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作用,讓他們充分參與學生管理工作和各項活動,在各項活動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在學生行為監督與管理,在學風、班風形成和發展中發揮作用。二是班主任要充分信任與鼓勵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決定權利,逐步將學習、紀律、考勤、衛生、文體活動、主題班會、班級民主管理等班務和班級活動放手交給學生,讓學生組織安排,增強學生的主人翁精神,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三是充分發揮班委會、團委、學生會等學生組織在學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各管理機構要定期組織開展活動,在活動中潛移默化,端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態度,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形成良好的精神風貌。總之,職業中專必須以德育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和科學精神為基點,不斷創新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心理素質和行為能力。
作者:張永軍 單位:甘肅省民樂縣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參考文獻:
[1]梅國英.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初探[J].教育探索,2011(4).
[2]賈宗林.學生自主管理模式探究[J].教學與管理,2007(33).
- 上一篇:技工院校教育管理的創新方法
- 下一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