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育管理行政化問題探討

時間:2022-10-24 03:44:30

導語:中小學教育管理行政化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學教育管理行政化問題探討

一、引言

行政化就是采用有效的行政手段去進行管理,并充分體現出行政特征。教育管理行政化就是不考慮教育、學術規律,一味地憑借行政權力,采取各種行政方式、手段和相應的機制來對教育實施管理。而作為社會管理的關鍵組成部分,教育管理涉及國家教育,以及學校內部管理。當前人們都比較注重高效教育管理存在的行政化問題,常常會忽視中小學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這類問題,嚴重制約著中小學教育事業的創新發展。

二、中小學教育管理中的行政化表現分析

第一,政府對學校的過分行政化干預。針對中小學的教育管理,各級政府都設立了相應的行政機關。學校的黨政領導通常都是由上級黨政機關直接任命的,而學校相關學科的設置,入學計劃的實施等內容都需要經過上級主管部門安排和審批。同時,學校的辦學經費大部分都來自于上級政府,其學校辦學水平、教學質量也都是由政府組織相關專業進行相關考核與評估得出的,特別是撥款權,政府只要是掌握了該項權利,也就掌握了管理權,學校也只能唯上是從[1]。第二,學校行政權利集中、官僚化明顯。一些中小學權力過于集中,政黨不分,官僚化明顯。很多書記、校長就像是企業老板一樣對學校大小事務進行管理,即便是一些細微的小事都要經過其定奪。[2]由于學校內部管理部門都是按照政府機關來設置的,機關干部也都是由學校直接任命的,其往往只聽從上級的安排。在教育管理行政權力泛化背景下,一些原本應該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學術事務,統統都納入了行政管理范圍,從而導致教職工既無行政權力,也失去了學術權力。這種行政化的教育管理方式嚴重制約了中國中小學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第三,學校根據行政機構設置管理部門。許多辦學規模較大的中小學都按照行政機構來進行管理部門的設置,其內部機構、干部也具有明顯的等級之分,從而導致學校逐漸演變成了行政機關。同時,教學研究權利也體現出嚴重的行政化。行政權力的實施對學校所有資源的分配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不論是學科確定、調整,還是教師招聘、職稱評定,簡單來講,就是不論教育研究事務,還是行政事務都由人社部門來決定。[3]

三、優化中小學教育管理的策略

第一,構建相對自由的政府管理。面對中國社會整體轉型變革的重要時期,對于政府和學校的關系應給予重新思考,應積極構建出一種有助于增強教育管理績效、促進學校自主發展,以及能夠為社會公平、公正、協調全面發展提供重要保障的政府與學校的關系,也是中國未來教育改革、創新發展中應考慮的首要問題。構建相對自由的政府管理,可以讓學校在政府安全管理下,又充滿活力,這就需要教育行政管理制度應注重創新改革,為此,政府不僅要真正做到簡政放權,轉變自身傳統的家長式角色,還要探索、承擔新的角色,充分發揮新的作用。具體來講,一方面,應做到政校劃分。政府要充分明確為學校教育的健康發展構建良好環境,認真落實國家各項教育方針,促進教育公平性、保障每位學生擁有平等受教育權,以及使學校、師生的合法權益的打有效維護是自身的主要職責。同時,學校也要時刻保持初心,始終堅守自身教書育人的本分,要正確認識到學校并非行政機構;另一方面,應積極轉變政府在學校教育管理中的角色。政府應逐漸從直接管理學校向間接管理轉變,也逐漸從以“管”為中心逐漸轉向以服務和監督為核心。第二,打造專業的學術與行政團隊。解決中小學教育管理中的行政化問題并非是要完全摒棄行政管理,而是要注重學校學術發展、行政管理在權力方面的平衡。對此,為了進一步提升中小學學術水平,也為了使學校行政管理能夠為學校教育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在聘用、管理學校領導干部過程中,應秉承公開公正,以及競爭上崗和擇優錄取的原則,并將打造專業化學術、行政團隊為主要目標。[4]在選聘干部過程中,應對行政人員的閱歷、專業知識,以及個人能力做出綜合考慮,并將其是否適合行政管理視為主要評判標準;其次,以校長為代表的學校領導人員的發展對學校教育的發展有著直接影響,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校長等領導的業務能力和工作熱情,應構建出完善的,能上能下的校長流動機制。此外,對于普通教育工作這來講,不論是專業教師還是行政人員,都應該樹立正確的終身從教、從政的職業理想,始終堅持政教分離。第三,提升中小學教師的崗位地位。結合相關研究理論分析可知,人的需求會隨著所處情景的改變而發生變化的,只有充分滿足其低層次的物質、生理與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才能夠產生尊重、自我實現的等高層次的精神需求。而對于中小學教師來講,其是否能夠走上專業化的教師道路,逐步上升到終身從教的精神境界,關鍵還是在于其各方面的基本需求是否得到滿足[5]。針對現階段的教師發展需求來看,中小學教師的地位還有待提升,而要想提升其地位,首先就要提升教師的工資水平。工資不僅可以為教師的生存、發展提供一定保障,也是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完善、穩定師資隊伍的重要管理手段。但中國中小學教師的工資當前仍處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因此,為了進一步激發教師的從教熱情,應適當的提升教師的工資水平,至少要達到中等偏上。。第四,積極構建民主教育管理機制。就目前來看,由于中國中小學的行政化力量過大,從而導致校代會形同虛設。這不僅對教師職業生涯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也關系這學生未來的學業發展。通常情況下,一個組織中多數人的利益對該組織的最高利益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而教育就是學校的最高利益,所以與其利益相關的人員,也就是師生、家長都應該參與到管理當中。對此,學校應構建多元化的監督機構,并積極借鑒日本、英國等國家在校級教育行政層次上的安排,科學設置董事會、家長會等機構,并將其納入學校事務管理監督當中。因此,中國中小學應結合自身情況,積極鼓勵家長、社會參與到學校教育管理當中,并以此來避免行政化問題的產生。第五,社會、家長參與教育管理。學校可以讓社會賢達、學生代表和家長代表等參與到學校的決策中,組建上文所提到的董事會,他們可以通過學校董事會會議來了解學校最近運營情況,并且了解學校的招生、基礎建設、財務和人事等情況,進而發表他們獨特的看法。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家長開展家長溝通大會,讓家長參與到家校互動和學校建設中。學校的一些選修課程可以聘用一些社會專業人士來進行教學。進而實現社會和學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學校的校服可以交由家長來設計選擇,教學評價也可以參考家長的建議。

四、結束語

總之,雖然現在很多中小學都存在較為嚴重的行政化問題,但是學校教育的發展還不能完全擺脫行政管理,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對中小學教育管理現狀進行深入、全面分析,引導行政部門正確認識到,其主要職能是要為師生提供相應服務的,而非相反情況。同時,在實施行政化管理措施中,應對教育、人才成長規律做出綜合考慮,并在此基礎上探究出更科學有效的管理策略。

作者:樊載明 單位:敦煌市教育局

參考文獻:

[1]遠小紅.談中小學教育管理行政化問題[J].赤子,2014(6):195-195.

[2]山東省事業單位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教育專家辦學,濰坊中小學校去行政化改革探索[J].中國機構改.革與管理,2014(7):38-39.

[3]劉月蘭,劉雅.對中小學管理行政化問題的反思[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6(3):48-50.

[4]王晶.烏海市中小學教師管理“以人為本”的探索與實踐[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5]徐林.作用制度改革對中小學校長的績效影響研究——以四川省南江縣為例[D].西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