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研討
時間:2022-11-21 03:37:21
導語:中小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世紀80年代在我國進行的中小學生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是我國最重要的教育改革決策之一。現如今,建立高效中小學內部管理體制是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本文對中小學教育管理體制中的不足和如何完善進行了探討,希望能為廣大讀者解惑。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改革;管理
中小學管理體制是對學校范圍內的財務、事情、人的管理。國內中小學生教育管理體制從以前的學校試點,實行到各個學校全面推廣,從歷經艱險到逐漸完善教育改革體制,經歷了一段漫長的過程。中小學教育體制改革不僅能優化團隊和提高師生積極性,而且還提高了教師待遇。但是,我國目前中小學教育體制改革仍存在著問題,這些問題有:農村與城鎮改革發展不平衡,某些學校缺乏對校長的管理,教職工人才資源在農村與城鎮之間不平衡、地方政府財力有限等。為實現教育目標,我們將深化體制改革。
一、中小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現狀
中小學學校管理制度主要有三方面改革,即領導體制改革、勞動人事制度改革及分配制度改革。首先,中小學領導制度改革是中小學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體現在堅持和完善校長管理制度、積極建立與完善以教職工為主的教職工代表大會,其實就是校長負責、教職工民主管理,學校主要聘請綜合素質和專業素質優秀的教學人才。學校領導者管理方式主要有三種,即獨裁型、自由型、放任型。獨裁型即領導者集權力于一身,實施、管理、獎懲全由一人完成。自由型即放任學校自由發展,往往下達任務,實施者完成即可。放任型即教職工間自己比拼,共同建立美好校園,中小學教育改革為我國建立中小學教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是中小學教育建設中的一項重要決策。其次,中小學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中在人事方面主要是實行教職工聘任制,所謂的教職工聘任制就是在教職工中間形成競爭性,不斷優化教職工能力。目前的教職工仍屬于國家干部編制,享受著國家干部的工資與待遇,教師資格審定須由有關部門決定與分配,實行教師聘任制主要有這些前提,即定編定崗、因事設人,任人唯賢、擇優聘任,合理組織、適人適位,地位平等。實行教師聘任制,極大地激發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二、中小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不足
首先,關于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政府的財政撥款雖然減輕了農村地區教育的負擔和保證了農村教師的工資,但似乎也沒有促進農村教育的發展。由于計劃生育改革后銳減的人口和農村教師專業素質不高,一些好教師大多會選擇教學設施好、在人們當中口碑好的學校,這樣就導致了農村教育與城鎮教育的極大落差。關于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聘任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有些地區聘任老師完全靠走過場,這就體現了教師聘任中有時候沒有按規章制度來進行聘任,這種落差導致一些有能力的教師沒有應聘到適當的崗位,在推行教師聘任制過程中沒有協調好政府、教師、學校領導者之間的關系,在關系方面,沒有統一規范,教師聘任應有規范性和統一性。其次,在人事管理方面,應該協調好教育部門、財政部門、人事部門間的關系,教師數量也應在地區統一、規范、協調。在縣級的教育管理中,教師編制人員不在教學崗位,而在教育行政部門。占據著教師編制名額,卻不做實事,這為教學崗位錯失了許多良才。當前,中小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是我國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是學校教育建設的必要條件。學校付工資一般都是按課時來算,將工資與授課質量結合在一起能有效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有效地利用教師資源也是學校教育管理的一項重要的決策,而影響教師資源利用的就是教育分配問題了。有些學校是獨裁型管理的,學校全由校長一人打理,這就造成了人事管理方面的不足。
三、深化教育管理制度
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學校辦學效益,在中小學教育管理體制中,首先應該解決的是領導管理體制問題,校長的選拔、校長與教職工間的關系都需要解決,以目前而言,校長主要是通過選舉、招聘、考核、任命四種選拔方式產生,無論采取何種選拔方式,校長必須是德才兼備和得到許多教職工認可的,所以,為達目的,可以建立考核組織在校長選拔時對競選人員進行考核。現代學校管理應重視教職工積極性,現代教育應實施素質教育與全面發展間的相結合。人事制度不應該只注重經濟的角度,要注重學校需要,應改善超編現狀。教育人事管理制度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環節和制度保障,是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基礎與前提,完善教育人事管理制度有利于中小學教育管理事業,把好教師這一關,為學生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優化教育人才聘用機制,深化技術職務聘用制度,推進各類人才。然后是建立對員工和領導者的激勵制度,對校長跟教職工的權利應有效制約,通過相關規章制度明確校長權利,建立否決權和彈劾權,教職工可以彈劾學校不遵從紀律和濫用私權的教職工與校長,教職工可以否決學校里一些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從而實現學校“三大支柱”間的管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社會行為活動,在學校主要管理者是校長、教師,教師是學校教育活動的主導者,校長是學校教育活動的領導者。學校管理方式應改變傳統的方式,遵循現代管理方式。在管理中,激發教師的積極性,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活躍的管理制度能改善學校氛圍,能培養一大批教學人才,提高教學質量。我國通過對中小學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學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作者:李小明 單位:甘肅省教育裝備辦公室
參考文獻:
[1]張惠娟.關于我國中小學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性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1(04)
[2]許勛恩.試論我國中小學管理模式的改革[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0(05)0
- 上一篇:人文關懷下現代高校教育管理探討
- 下一篇:高校音樂教育管理改革與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