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和教育技術在信息技術教學的比較

時間:2022-07-01 10:39:28

導語:計算機和教育技術在信息技術教學的比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和教育技術在信息技術教學的比較

目前,中職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主要由師范院校的計算機專業或教育技術專業畢業的老師擔任,在講授課程時必然會側重于本專業的學科特點。為了靈活有效地完成中職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兩個不同學科的教師必須認識掌握計算機專業和教育技術專業的學科特點,從而取長補短,在教學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一、教育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學科特點

計算機技術(ComputerTechnology)專業是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相結合、面向系統、側重應用的寬口徑專業。它具有技術密集、知識密集、應用面廣、更新速度快等特點。對于中職的信息技術課程來說,計算機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工具,是中職信息技術課程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對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有一定能力的掌握和積累才能靈活的運用計算機這個工具,延伸到其它教學輔助媒體和輔助工具的使用,從而更好的提升信息素養。

二、教育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不同點比較

1.計算機專業和教育技術專業課程起源不同。計算機課程是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等發展的需要而開設的,其產生先于信息技術課程。中職學校信息技術課程是順應世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信息化社會發展的浪潮,由計算機課程轉化為信息技術課程,尤其是要測重學生的計算機技術的實用性,因此中職信息技術課程是在計算機課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教育技術專業是由電化教育專業轉型而來,其中仍然保留了教學攝錄編輯、教學設備使用與維護以及教學軟件開發等課程,并且新增現代教育技術下的教學設計、信息技術基礎(又稱計算機文化基礎)等學科。中職信息技術課程的講授相對計算機專業在技術、原理上更深入,后者在教法、手段層面更具優勢。2.計算機專業和教育技術專業的課程目標不同。計算機課程的課程目標是掌握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與其相比,教育技術課程的目標由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的培養轉變為信息素養的培養?!爸R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構成教育技術課程的目標,是對計算機課程目標的繼承、超越并合理揚棄的結果。提升中職學生的信息素養是在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前提下拓展開的,因此計算機專業的老師會在無形中側重培養學生的使用技能,而教育技術專業的老師則會誘導學生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和加工信息的手段,學生也更容易接受這些形式多樣的學習方法和策略。3.計算機專業和教育技術專業的課程內容不同。計算機課程的內容主要是學習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基礎知識、基本操作與使用、程序設計、工具軟件等等,它更注重與計算機本身相關的技術原理及探究。教育技術課程內容主要是學習一些教育技術原理、網絡基礎及其應用、數據庫管理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另外它不僅僅要求學生有計算機應用技術,更要有一定的教育方法論,這是計算機課程所沒有要求的。4.計算機專業和教育技術專業的教學方法不同。計算機課程基本是以技能訓練為主,教學主要采用傳統講練結合的方法;教育技術課程則是以研究性學習、協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方式,這是由于因為該課程的培養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5.計算機專業和教育技術專業的評價方法不同。計算機課程評價的功能是甄別與選拔,在評價內容上重視學生的邏輯推理思維、算法推理和計算機相關軟件的操作技巧,評價常常是量化的,老師是單一的評價主體,對評價結果的解釋與歸因也是單一的。教育技術課程的評價功能是激勵、診斷和促進教學,評價內容注重學生的應用能力和考察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注重學生信息素養的協調發展;量化評價與質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評價的主體是多元化的,以教師為主但還有學生自己、同伴、甚至家長;對于評價結果的解釋與歸因也是從多維歸因,注重學生信息素養的潛力。對中職學校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的評價更應該是多層次的,不應該只追求考試或測評的結果,而是要從方法與過程、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進行評價。6.計算機專業和教育技術專業的可利用的課程資源不同。計算機課程的資源來源于計算機、網絡及數學等方面的知識。教育技術課程的來源,包括數字化資源(如教學軟件、專業資源網站等)和非數字化資源(如報紙、書籍、期刊、錄像等),所以教育技術課程的資源要豐富,計算機和網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就課程資源而言教育技術所涵蓋的資源要更加廣泛,在中職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展平臺上獲取更加形式多樣的教育和學習資源是很有必要的。7.計算機專業和教育技術專業在使用計算機時的地位不同。計算機課程把計算機作為課程的學習對象來學習,而且是惟一的學習對象;而信息技術課程則把計算機作為課程的學習工具來學習,而且只是學習的工具之一。中職信息技術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從單一的計算機技能學習向多元化、多媒體化的方向發展,計算機在教學當中有重要的輔助教學作用,但這種輔助教學工具絕對不是唯一的。8.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范疇和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所包含的范疇也有不同。計算機輔助教學主要是教師使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也有時候是學生使用信息技術來輔助學習,計算機輔助教學和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相比較,范疇從計算機擴展為信息技術,從教學擴展到課程,從輔助擴展到整合。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實質上包含計算機輔助教學。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在計算機輔助教學基礎上發展起來,不但理念有所提升,而且范疇擴大。凡是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教學活動都可認為是屬于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教育技術課程與計算機課程的根本區別,或者說是分水嶺就在于如何看待計算機。計算機課程是把計算機作為課程的學習對象來學習,而且是唯一的學習對象;而教育技術課程則把計算機作為課程的學習工具來學習,并且只是學習的工具之一。

中職學校培養學生目標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信息技術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動態學科,它所涵蓋的知識面比較廣,主要包括計算機和網絡在內的多種通訊媒體、溝通渠道和溝通方式。中職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關鍵在于如何利用多樣化的信息環境改進學生獲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思想和方法,使中職學生能夠更好的利用多樣化的信息環境解決問題,因此沒有必要更沒有可能要求非常專業化的深度和廣度,也不是高校計算機課程的簡單下放,而是需要綜合反映信息技術領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側重學生在信息技術在應用方面的技術掌握及熟練的同時,培養學生對社會信息的獲取及篩選,為學生今后的信息素養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張強 單位:甘肅省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