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創新教育方法和策略

時間:2022-06-29 10:06:23

導語:現代教育技術創新教育方法和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教育技術創新教育方法和策略

摘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創新是帶動一個城市、一個地區以及一個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源泉,而對于如何使得人們的創新能力提高,這便引起了現今很多學者的關注。教育是對知識的一種傳播手段,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知識與能力水平。所以,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之下,科學技術在不斷地發展,教育方面的技術也在發展,這便使得高校在運用高教育技術的同時,可以引導高校創新教育的發展,為其提供教育的方法策略[1]。本研究通過對現代教育技術及創新教育的概念進行界定,分析創新教育的現狀并發現問題,從而在現代教育技術的基礎上為高校的創新教育提供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創新教育;高校

一、現代教育技術與創新教育

(一)現代教育技術。現代教育技術,顧名思義就是指在現代教育思想與力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教育技術與方法,并將其運用于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使其可以對教育教學起到一定的作用與幫助。對于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解,從整體上來看,系統的科學方法在靈活的運用當中與將教育的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是進行教育技術的核心要點。在這方面,作為教育的工作者應該正確的認識到教育技術不僅是科學技術和工具的應用,而且是對先進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科學方向的參考[2]。同時,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不僅將原先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所存在局限進行了突破,而且將創新的發展理念融入到了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因而,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不僅只是為了將信息進行傳播,而且同時也是為了將教育教學的質量得以提高,并且為科學的教育教學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將傳統的教育教學技術所存在的局限進行突破。因此,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科學性運用是至關重要的,教學者必須要對其著重的重視并對其不斷的加強,從而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3]。(二)創新教育。創新是一種理念,在原有基礎上的對其理念、思想、方式的創新。創新教育便是對主體進行創新方面的教育,使其創新能力得以提高。在現代信息發達的環境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開始逐漸走向平等化,這就有便于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的便捷性。從理論層面出發,創新教育也需要教師在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基礎上,對課程進行設計、組織,不光從課本知識出發對學生進行教學,更重要的要將課堂與課下實踐相結合,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在實踐的過程中對事物進行清楚的認知,并對事物可以進行風險性、競爭性、市場環境等方面的分析,從而才可以作出一系列的創新性行為,這便是創新教育。所以,在創新教育的過程中,并不是對其進行知識的灌輸,更是要結合其實踐,推動創新教育的發展。而其存在的目的,也即創新教育主要實施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兩個問題:其一,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其二,提升教育教學的效益。其實,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是與現代教育技術相關的,只有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下,創新教育才可以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其真正的作用。而且,要科學、合理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于創新教育過程中,才可以逐漸將其形成一種理念,貫徹始終。

二、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創新教育現狀與問題

人工智能教育不斷地普及與應用,信息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在高校中,進行創新教育也不斷的加入新型的現代技術。互聯網、慕課、遠程課堂等都成為當前我國高校的重要教學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中簡單的教學,而是集中于多樣化的形式進行教學,也更加注重學生的思維開闊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目前,我國高校中很多的創新課堂中都積極引用現代教育技術,盡管帶來了很多便捷,為學生的思維開放提供了路徑,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很多的高校并沒有對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正確的應用與評價。許多高校都為響應國家的創新口號,積極引用現代的教學技術,從表面看出高校的創新之處。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并沒有進行全面深入的使用。現代教學技術引用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對于學習的環境、課堂能夠更加舒適,優化學生的學習的效果,但是,由于技術引用過度或是不恰當,使得當前很多的技術引用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沒有起到優化作用,反而起到了阻礙的作用。因而使得高校對于現代的教學技術與課堂的結合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與評價[]。另一方面,教師能力與現代教學技術不相適應,教師能力的相對欠缺。對于高校的創新教育來說,是否能夠真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最主要的是老師的有效引導以及對于教學內容的全面解析與把握,并且教師能夠有效的運用好教學工具,采取正確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行教學。但是當前很多的高校創新教育中,教師對于現代的教學技術不能進行很好的應用,或是使用過當,或是使用不到位,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同時教學效果也不太理想。

三、基于現代教育技術下高校創新教育的策略

(一)以人為本。在進行創新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地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產生對創新學習的熱情與激情。在進行創新教育的過程中,要時刻把握“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和考慮到學生的內心感受。比如在進行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通過電影、電視等豐富的畫面感,從其中獲得新的創意與靈感,在看電視、電影的過程中學會思考,而不是僅僅的在看視頻。通過與學生之間的有效、良好互動,來讓學生進步。此外,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與學習通常是通過感知狀態來進行的,因此,要讓學生有一個豐富的感知。在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應該多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利用現代的教學技術,讓學生有一個可以進行學習的情景氛圍,更方便于學生對于教學難點、重點的理解[4]。(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現代教學技術的引用,有一個極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將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效果及時的反饋給老師,讓教師能夠對學生有一個全局、系統的把握與認識。從當前世界的信息科技發展現狀來看,現代的教學技術,也引用了人工智能,逐漸體現出現代教學技術的智能化以及交互性的特點。這種智能化的特點,能夠有效地幫助教師關注到班中的每一位學生,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而交互性的特點,不僅能夠讓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被有效地激發,同時還能將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創新學習能力進一步的提高與擴展。在新型的技術中心,交互式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與自身的興趣愛好相結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的體現出教師對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5]。(三)正確的教學方式。在當前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的高校中,對教育也應該有新的認識以及新的方式,以此來適合當前時展的人才需要。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改善傳統的教學方式,積極與現代的教學技術相結合,優化教學方式,針對不同的課堂,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以此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四、結束語

通過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分析以及對現今高校創新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其所存在的幾點問題,運用現代教育的技術手段為發展高校的創新教育而提出科學性、合理性的方法與策略。高校中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引導者,對高校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的作用[6]。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運用現代教育教學中的先進技術,對其進行培養,發展學生潛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可以自主的、探究性的學習,使其創新能力得以提升,從而帶動整個地區創新能力的提高。因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對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教育,是現今教師教學的必要手段,對提高學生創新能力至關重要。

作者:李陽 于海燕 單位:牡丹江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