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弊端行現代化政治教育道路

時間:2022-03-28 02:44:00

導語: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弊端行現代化政治教育道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弊端行現代化政治教育道路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已經無法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教師必須跨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為學生建立更加廣闊的教學視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培養其創新意識,使素質教育改革得到進一步的深化。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教學經驗,就素質教育過程中,如何進一步推進現代化教學,使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做了簡單的介紹。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模式;轉變;創新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使教育工作更加貼近現實的需要,更加關注學生主體。思想政治課程是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學生政治素養和思想道德修養的關鍵,有助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現階段的初中政治教學,體現了多元化、廣角度的整體趨勢,教學的內容更具有時代特色,教學的形式更加豐富,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學生凸顯出了自主性,不在是被動的接受,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浪潮,初中政治教學已顯現出了新氣象,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

一、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跨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著很多弊端,教師通常是采用一張嘴、一支粉筆這兩樣東西就完成了課堂教學。然而這種滿堂灌、說教式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現代教育應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采用啟發式、參與式、探究式、討論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一個開放的課堂環境下,進行互動教學,讓學生輕松有效的掌握知識。這種傳統教學方式的改變,需要教師順應時代的發展,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例如輔助多媒體制作內容新穎豐富的教學課件,充分發揮電視錄像或網絡教學的優勢等。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懂知識并運用知識。鼓勵學生不唯書、不唯師、不唯上、不迷信、不盲從,不滿足現成的方法和答案,鼓勵其去懷疑、去超越、去創新。

二、突破教材的束縛,建立廣闊的教學視域

初中政治課程不能局限于一本教材的視野,教師在備課階段不能緊盯教材,以教材為依托,因為任何教材的內容畢竟是有限的。照搬照抄教材的條條框框,不利于課堂積極活躍氛圍的構建,這節課必將死氣沉沉。因此,教師要改變過去以教材為主導的教學,建立更加廣闊的教學視野,與時俱進,積極地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將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層面的社會時事融入政治課堂。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兩會”報道,帶領學生們一同關注“兩會”動態,了解我國政治、經濟、法制領域的新動態,關注民生輿論的新特點。又比如近年來道德缺失、物欲橫流的事件層出不窮,在政治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引領學生認識“老字號南京冠生園倒閉事件”,“三聚氰胺問題奶粉”,“地溝油”,“有毒奶粉大頭娃娃事件”等侵害消費者權利的熱點問題。還比如,介紹08年我國舉辦的北京奧運會體現出的奧運精神,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體現的航天精神等,蘊含中華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相信這些問題一定可以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探究熱情,讓學生擺脫課堂上抽象的書本概念,從而活躍起來。當學生們置身于廣闊的學習視野中,他們也會主動地去觀察社會、關注民生,自覺不自覺的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和思想道德修養。

三、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傳統的政治教學只是教師講、學生聽,把傳授知識本身作為了教學的主要目的,把教學過程理解為了知識的積累過程。學生作為被傳授的對象,完全處于被動地位,缺乏主動的探究精神,缺乏積極的交往意識與行為。這樣的課堂其氣氛往往都比較嚴肅、呆板、沒有活力,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將會受到桎梏。當前,我們要培養的學生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這就需要教師摒棄陳舊的課堂教學方法,勇于創新和改革,創設能發揮學生主體學習的、民主的、科學的教學環境。因此,教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積極學習創新教育理論,研究課堂語言藝術,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對于學生提出的新穎的、具有亮點的觀點要給予積極的評價。在課堂中多運用“啟發式”、“導學型”、“自主型”教學方式,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積極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主動、自覺的掌握知識,從而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

四、提倡研究性學習,構建正確價值觀

開展研究性學習,在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鞏固書本知識,也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途徑。現階段的政治課主要是以學生為基礎,從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為主,進而培養其自覺性。如果教師一味的依照書本上的陳舊的枯燥的案例來講課,不僅不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倘若讓學生自己通過對書本的學習、網絡搜索、實地考察、調查訪問等途徑,讓學生以探索的目光去思考、去發現問題,進而切實理解課本知識的內涵,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認識世界,了解世界。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通過搜集資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這是培養學生歸納整理能力的很好的途徑,讓學生學會將已有的知識排列組合出新的知識,使其學以致用。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也塑造了健康的人格、科學的態度、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使學生受益終生。

五、總結

綜上所述,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在初中政治課的教學中,一定要把學生當成教學的出發點與落腳點,要將學生從被動學習的地位轉變成主動學習的地位,從“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的狀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開放的教學模式中放飛思想,學以致用,從而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其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