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學品質教學戰略研究

時間:2022-03-28 03:18:00

導語:小議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學品質教學戰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學品質教學戰略研究

摘要:進行現代化教育改革,推動素質教育發展最終是為了建立與社會發展相匹配的新型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學科綜合能力。近些年來,初中思想政治素質化教育改革從教育思路、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都進行了改革。文章基于素質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對當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進行了總結性探討。

關鍵詞:初中生思想政治手段

當前形勢下,初中生受來自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因素,其思想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進行創新的教學模式探討不但是為了滿足教育改革,同時更重要的是跟進社會方向,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要跟進時展,與時俱進,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須立足于全面改革。促進當前教育格局由成績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功能體教育,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能力。

1應當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

必須以學生為本。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運用科學發展觀,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確立初中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獨立的人格、自身價值和思想感情,啟發引導其內在的思想政治道德需求,培育他們的主體意識、自主能力、創造才能等主體屬性;貼近學生實際,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努力通過啟發交流、參與互動、研究討論等形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貼近學生,克服角色偏差,既要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又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以情感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服力、感染力;貼近生活,積極創造條件,維護學生的正當權益,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和個性化的發展需要,同時要更多的關心和指導特殊群體的學生。既要重視經濟困難學生的扶貧幫困、又要做好心理障礙學生的釋疑解惑工作。

2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

所謂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新穎性和多樣性,并不是要求每個教師在每一節課都要創造出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而是要在揚棄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交叉使用啟發式、討論式、和諧式、自學式等新的教學方法,并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用靈活的教學手段。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學生總希望每一堂課都有新鮮感,每一堂課都能學到一些新的知識,能力得到新的提高。而學生的情感引發往往與一定的情景有關,創設情景才能滿足當代中學生求知求新的內在要求,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覺悟和素質。為此,我們要采取各種教學手段,善于帶領學生置身于教學內容相應的情景之中,使學生進入情感共鳴的境界。

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既有優點,也有不足,因而要全面實現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必須善于把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在使用各種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求新求活。一般來說,在教學實踐中,理論性強的內容要采用啟發式;感情色彩濃的內容宜采用和諧式;有爭議的知識在教學中應采用討論式;要求學生必須記住的知識點適合競賽式;簡單明了的教學內容最好組織學生自學。如在講授“正當防衛”一節時,首先利用多媒體將案例播放給學生,并提出討論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其次采用啟發式,通過對理論的闡述和案例分析,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然后引導學生自學,并進行輔導;最后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結合一些法律條文,讓學生把知識點記住。

3關注學生情感體驗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的意義

開展實踐活動,實施情感體驗,將學生的情感體驗作為教學實踐活動的一大目標來抓,這要求通過學生主體性的培養,強化他們對社會的認識,增強愛自己,愛家庭,愛社會的世界觀的形成。這就需要教師組織指導學生參加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實踐活動,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其次,應當加強興趣教學活動的開展。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樂趣。”著名的捷克教育家也指出,課堂“應當是快樂的場所”。因此,政治教師應當給沉悶的課堂增添樂趣,給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呢。教師應在有限的講授時間里充分發揮語言魅力,引起學生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有關的故事、名言、諺語;有關感興趣的問題;國內外發生的一些重大時事等等,都能引發學生注意焦點,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再次,應當注重情感和道德實踐。在中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要積極開展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成長。活動課的開展,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學生行為的正確性,使學生在活動中感悟道理,并內化為自己的信念和品質。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包括當地學校及教師自身條件和學生的特點,以及時事背景,選擇適當的活動方式和內容,這些活動實際是學生互動、交流、溝通、對話的平臺,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體驗中感悟,在交流對話中提高。

4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打破“應試化”評價模式的藩籬

應試化的評價模式不僅不能科學判斷學生的學習成果,反而會打壓學生的創新熱情,束縛學生的開拓性思維。在此情形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務必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用更科學化的指標來衡量學生成績,而不應將學生的思維禁錮在教材的框架之內。例如說,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最終成績中應包含平時成績、書面成績和課外活動參與情況。平時成績反映出學生的紀律遵守、作業完成水平以及課堂發言等情況。學生是否能夠積極探索課程知識,能否形成個性化的創新認識,是否積極參與課外活動,這些指標都應納入評價模式之中。科學化的評價機制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領學生遠離舊有思維的桎梏,從而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大膽設疑、科學推測、創新思考。

總之,中學思想政治教學途徑是多樣的。在政治教學中,只有教師圍繞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確立教學目標,不斷的通過教學實踐探索,提高自身教學素質,才能更好的服務于政治學科建設。

參考文獻:

[1]李培鳳.重新認識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思想政治—教學方法的幾點研究[J].華商,2008,(09).

[2]劉美忠.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策略[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7,(04).

[3]黃秀英.政治教學中應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J].科教文匯(下半月),2006,(03).